会议快讯:新时期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特点和趋势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都市圈 地图 城市更新 中国 北京 城市 自然资源 国土空间 推荐 城镇化 规划 社区 武汉 一体化 长三角 产业发展 深圳 空间 湖北 都市圈规划 一带一路 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 年会 建筑 广州 北京市 交通 设计 疫情 国家 城市群 城市规划 新区 服务 行业 发展战略 规划设计 人口 2020年 中心城区 协同 湾区 单元 生态 会议 国土 产业 国际 协同发展 基础设施 如何 智慧 热点 可持续 目标 自由 探索 活力 十四五 创新 平台 融合 报告 高质量发展 理论 主题 现代化 模式 总规 创意 以人为本 布局 数字化 研究 教育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政策 居住 治理 综合体 系统 开放 低碳 中国城市规划 专题 研究院 特色 城镇化建设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中国城市规划的文章,摘录如下: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于2022年12月17日以线上会议形式举办了2022年年会暨“新时期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特点和趋势”研讨会,邀请业界专家们共同探讨新时期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发展关键问题。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水平对于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为响应我国政策要求、回应城市与区域发展客观规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于2022年12月17日以线上会议形式举办了2022年年会暨“新时期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特点和趋势”研讨会,邀请业界专家们共同探讨新时期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发展关键问题。

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王凯和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陈明共同主持。

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是近年来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国家“十四五”规划、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指出,要充分重视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韧性水平及创新发展。中科院地理所等团队在多年深入研究基础上,认为产业链发展的不均衡和资源要素的空间不匹配,是影响当前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的主要问题。因此,我国需要建立国家创新型地域生产综合体,搭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创新型重大生产力布局体系,推动基础创新和技术革新互动,推动知识创新和产业融合的创新地域综合体形成。

张文忠副理事长认为,本次会议邀请的报告专家,长期关注和持续研究长三角、中部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发展,都有扎实的学术研究和实践积累。会议主题契合国家的重点需求和现实需要,会议召开具有前沿性,而且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十四五”研发重点方向


丁烈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

丁烈云院士认为国际语境下的可持续发展涵盖社会、经济及生态领域。对于我国而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如社会可持续方面要求“以人为本”,经济可持续方面要求高质量发展,生态可持续方面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等等。因此,需要将可持续发展与城镇化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国家城镇化发展也应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协调。落实到城镇化的科技规划领域,具体包括集约高效、功能提升、低碳生态、文脉传承、智能智慧和安全韧性六个方面的内涵。

丁烈云院士指出,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的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与体系建设还有待加强,因此国家“十四五”城镇化科技规划从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维度出发,设置了六大任务板块:

一是空间优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国土空间优化、城市群及都市圈规划设计的创新理论、方法、技术体系以及应用示范平台;

二是品质提升,突破基于建筑-社区-市政公用设施-城市的多维多目标城市更新理论、技术与装备,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服务城市更新行动;

三是智慧运维,建立面向城市中不同尺度对象不同场景需求的智慧运维技术体系,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四是绿色赋能,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围绕源头绿色、产品提效、提质延寿和“以人为本”四个方面,研发新时期高品质绿色建筑工程产品,提升百姓获得感;

五是智能建造,推动智能建造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转化与应用;

六是低碳转型,围绕能源清洁、建筑低碳、资源循环和减碳增汇四方面,研发技术与装备,推动城市低碳转型。

国家“十四五”期间仍会加大这些领域的财政和研发投入,希望行业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奋发努力,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做出更大贡献。

疫情以来长三角产业链的新变化


周伟林,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

周伟林教授首先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指出2010年以后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受到发展阶段转化、中美关系变化以及新冠疫情冲击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新冠疫情对于包括出境游在内的生活方式以及产品出口等生产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对当下长三角地区产业链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产业链本身受到规模经济的以及分工深化的影响,具有横向、纵向和网络的结构特征。当前我国产业链主要特征是门类齐全但大而不强、产业链高位但价值链低位,完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任重道远;同时在单品类内部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中间品加工主导的现实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还面临着制造业增加值在国内经济占比过早下降的问题。这对于中高端的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链来说更加明显,并列举了长三角地区的C919客机以及特斯拉生产链作为例证。

最后周伟林教授指出,长三角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集聚优化、全球化、市场化、数字化和法制化的趋势,它们同时也是影响产业链空间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升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水平需要打通生产、消费、流通、分配等所有环节,打破阻碍循环的垄断,打破阻碍循环的内外、地区、行业及层级壁垒,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建设统一、竞争、有序、开放的大市场。

新发展格局下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路径


黄 斌,国研经济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研究员

黄斌研究员认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的目的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其路径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是安全。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发挥着重要作用,产业升级需要通过进口替代和改革实现,而产业转移则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短期应对措施,也是长期发展战略,更是我国大国优势的体现:通过区域协调发展,依托各地比较优势,实现产业梯度分工,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进而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

在对产业链发展的认识基础上,黄斌研究员总结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四项具体措施,一是以产业转移为抓手推动中西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我国“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二是推动产业数字化,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治理,加快产业迭代创新,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三是推动创新自主化,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四是深化分工区域化,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地区性产业合作,有助于当前全球化遭遇困境背景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

医药产业链的新进展


程志刚,湖北亨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的重要结合。程志刚教授首先介绍了目前医药产业的现状,受医药产业政策变化、人口老龄化及医保制度完善等因素影响,我国医药产业迅速发展,但目前也存在着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与制度创新下,医药产业整体还是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程志刚教授分析了目前医药产业链的发展趋势:一是创新推动医药产业发展,创新研发投入的比重逐渐加大;二是强调分工合作的合同开发生产服务CDMO(医药生产外包)业务快速发展;三是原料药加制剂的一体化发展进而构建化工全流程。

最后程志刚教授对未来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展望,未来的医药产业将更加强调全领域创新并受到更多的投资关注,同时质优价廉的仿制药将得到更好的发展,最终实现越来越多的国产企业走向世界。

成长型都市圈“产业链创新链”空间特征及生产性空间耦合规律


黄亚平,学会常务理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

黄亚平教授首先介绍了武汉和长株潭两个都市圈的产业链和创新链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成长型都市圈的“双链”空间特征:一是双链在核心城市高度集聚;二是同功能供应商区位共聚;三是“双链”的完整性与城市规模等级密切相关,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独立分散、单核心、多核心和网络化四种“双链”空间组织模式。

黄亚平教授接着分析了两大都市圈的生产性空间布局特征,其中武汉都市圈整体以武汉为核心沿交通轴线向外围扩散,在核心区内则呈现点-轴式发展、园区化集聚的特征。长株潭都市圈的生产性空间整体呈点-轴分布,并呈现沿交通干线向近郊扩散的特征。

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黄亚平教授探讨了“双链”与生产空间的耦合机理与规律。“双链”与空间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方面,一是产业链对空间系统具有驱动和扩张效应,创新链具有叠加效应,二是生产空间与支撑体系又对产业链具有载体与保障效应。在耦合规律上,二者则呈现区域层面集聚、核心城市强中心集聚的特征以及“核心+廊道+节点”的典型空间耦合模式。最后指出“双链”及生产性空间的空间分布及耦合特征受都市圈发展阶段以及类型的影响,多尺度的“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网络以及生产性空间组织还有待深化认识。

从世界工厂到创新湾区


袁奇峰,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袁奇峰教授表示,在全球四次产业转移、全球价值链和生产网络重构、我国内循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及人口红利消失等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下,珠三角地区的创新转型势在必行。他总结了珠三角创新发展的历程,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2000年,东亚生产体系转移,珠三角承接台、港产业转移与投资,其创新呈现围绕科研机构、大学以及外资大企业的点状分布特征;2000-2010年,珠三角产业整体繁荣,本地创新活跃,且开始对接全球,与腹地、长三角的创新联系也开始增强;2010-2020年,珠三角区域创新嵌入全球体系,在全球-地方(政府-市场)力量互动下,凭借制度、地缘优势成为全球、全国创新策源地,从“世界工厂”走向“创新湾区”。

他将珠三角的创新空间划分为“三型五类”,其中“三型”包括大企业集聚的“产-人-城”模型、大学研究院所的“学-研-人-城”模型以及中小企业创业的“人-产-城”模型;“五类”包括早期以500强跨国企业为代表的卫星平台式产业区、以华为和比亚迪等为代表的围绕大企业的“轮轴式”产业区、以广州开发区为代表的(新)马歇尔式产业区、以广州天河五山科教创新区和深圳的大学与大学城为代表的政府力量依赖式产业区以及上述不同类型产业区混合或多种模式叠加的复合型产业区。他认为,自由的环境是创新的土壤,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中部地区创新链产业链空间特征与空间资源优化配置


罗 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部分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罗彦副院长从国家和区域两个尺度分析了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中部地区创新链产业链的总体特征。在创新链方面,中部地区创新发展和投入相比东部地区有差距,但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产业方面,中部地区产业门类齐全,与东部三大城市群联系密切,在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潜力。

他详细分析了中部地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空间特征。总体来说,中部地区内部创新链与产业链组织单元以省域为主,跨省联系强度较弱;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的区域要素流动性较差,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单中心格局显著;省会城市集聚总部、科研、服务职能,其他城市更多承担生产制造职能。

最后,他针对中部地区创新链产业链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依托国家战略,加强区域产业与创新空间的协同联动发展;二是以都市圈与城市群为核心载体,推动中部协同与市场一体化;三是着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体系,提升创新链产业链的发展动力。

北京创新空间和创新功能的新探索


石晓冬,学会常务理事、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石晓冬院长首先强调了创新对于国家和城市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与经济的意义。在转型发展的需求与压力下,北京市出台“五新”政策,拓展创新激励的内涵,这些创新业态覆盖了9大类、47个创新领域、116项代表性新业态,具有强市场创新、强数字基因以及强需求导向等特征。

通过绘制百米级像元的创新业态空间集群地图,总结出北京创新业态集聚的5个特征,分别为全市向心集聚、中心城区边缘崛起、活力中心东移北偏、向功能区圈外溢出以及流量与成本博弈平衡。在此基础上,结合调研,明确创新主体的不同空间需求特征,创新企业选址更加灵活遍在,节约成本、靠近人才成为优先动机,而创新从业人员更加强调“空间即服务”,关注空间的成本、便利与品质。因此,面对“小实体,大网络”的创新空间组织趋势,需要提供更加灵活的空间供给制度。

最后,他从规划视角提出了三点促进和引导创新行为的建议,一是在城市更新中利用好遍在的低成本创新空间;二是加大“可负担的工作和居住空间”供给,降低城市生计成本;三是拓展分布式创新空间,推出一批“创意+品质”俱佳的创新示范区。

粤港澳大湾区双循环与全球供应链的演变趋势


王缉宪,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研究总监,博士

王缉宪教授认为,全球供应链关注的内容应是供应过程的组织。从全球供应链组织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几个特点,一是产业集聚明显,二是同产业的集聚和敏捷转产能力,三是强大的海空港外联能力及本地输运网络,四是“中国+1”产业链的一部分,五是强大的物流服务能力,六是潜大且成长迅速的B2C市场。同时他指出,在供应链存在局部可替代性的特征下,粤港澳大湾区发达的门户和枢纽型运输设施是其巨大优势,不过在新的形势下,基建投资也并不能回应诸如新冠、地缘政治等因素所带来的的问题与挑战。

他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存在的3个巨大差异,一是城市的差异,不同城市产业特征、发展程度以及对外交流内容都不相同;二是比较环境的差异,包括制度、法律环境以及政府作用等方面;三是企业的差异,大型(跨国)供应链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优势与角色都不相同。

最后,他提出了6个方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更好顺应世界趋势:一是尽量缩短和简化供应链;二是增加对供应链的纵向控制的同时形成开放型规模组合;三是提高智能化水平;四是在东盟等RCEP国家完成关键市场覆盖;五是增加“大湾区+1”“珠三角+1”的机会,让更多的企业可以跨境发展,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环境”;六是提高多式联运能力,让向内陆省份转移的企业与大湾区企业有低碳排放的衔接。

总结


王 凯,学会副理事长,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王凯主任委员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后疫情时期快速恢复经济活力作为近期工作重点,这对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协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聚焦新时期我国“三链”演化的特点和趋势,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区域空间发展的规律。

第一,本次会议与会嘉宾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三链”,对演化规律、发展趋势、不同地域的空间特征做了深入分析。各位专家学者对长三角、粤港澳和中部地区长期的深入研究分析和分析观察,对我们认识和分析城市和区域发展规律大有裨益。

第二,关于创新的软硬环境的剖析方面,各位专家和委员基于创新制度环境的分析、基于北京创新生态、创新业态的研究,以及对创新的产业链的分析,都是非常深刻和令人深思的。这也要求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更好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

第三,区域学委会将持续组织上述领域的专题性的研讨,如针对创新制度环境、创新空间特征等这些国家和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希望围绕着这些主题的研讨,能够为国家在后疫情时代快速恢复和发展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


文章来自:中国城市规划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会议快讯:新时期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特点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