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世界建筑设计公司100强出炉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城市设计 中国 北京 上海 城市 推荐 杭州 规划 国家 西安 新加坡 天津 调查 方案 美国 深圳 建筑 修复 行业 设计 国际 如何 目标 英国 基础设施 探索 数据 创新 保护 建筑设计 平台 管理 模式 教育 特色 指标 欧洲 办公
🔊 提醒:这是一篇2016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近日,英国的老牌建筑刊物BuildingDesign(BD)公布了他们的2015世界建筑设计公司100强的统计结果(WorldArchitecture100)。当然,你可能好奇,世界500强听得多了,建筑100强怎么排?再说,2014年刚刚才过,怎么2015年的排名已经都出来了?

提问+回答

别急,首先要说明的是,BD的这个WA100排名,已经连续做了22年,在欧美获得了广泛的公信力,不少企业都把登上排行榜作为一件值得自豪的事。它排名的依据,不是谁做的设计有多好,或者咱们一般习惯的产值有多高,而是各设计机构从事生产(也就是挣钱)的建筑师人数的多少有多少。而这个“人数”,则来自向全世界1400家设计机构发放的调查问卷的答案。

至于为什么是2015,不是2014呢?也许BD希望它能对2015年有一定的“前瞻性”?总之,既然统计基于截至2014年底的数据,我们可以将此理解为对2014的总结。

在肯定其价值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这个排名让人疑惑之处:

1、怎么好多公司都没听说过?

2、按人头算,咱中国那些动辄好几千人的大设计院、大公司怎么没见到?排名中那些打着“CHINA”旗号的怎么好像没听说过?

3、为什么没看到那些明星建筑师的阵容?除了福斯特,没有一个所谓的“建筑大师”,就算是众所公认的大公司,比如HOK、KPF、NBBJ、RTKL,排名也多居于20开外?

当然,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统计以雇佣的建筑师人数为准,这和其他行业通常以收入定名次的方法不同,应该说充分尊重了设计行业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但也对结果造成不小影响:

1、数据自愿填报,出于自身的不同考虑,有的公司热情填报,有的可能不闻不问。而对雇佣人数的理解各家也有所不同,RTKL在2009年就曾因“统计错误”一度从12名跌到40名。在这点上,同样享有高度认可的美国ENR排名以营收为标准,相对稳定得多。

同时,随着近年国际资本运作对建设行业的不断渗透,大鱼吃小鱼,建设公司吃掉设计公司的比比皆是,大型工程集团凭借整体优势名列前茅的现象,比如总人数超过10万的AECOM,尽管建筑师只占员工2%,仍然占据了头把交椅,而传统以设计为主的公司则日益远离前排。

2、可能是固执的英国佬,每年调查的公司范围比较固定,仍然局限于传统英美国家,不仅榜上英国、美国公司居多,它设定的“中国”公司,也总是凯达(Aedas,第5)、巴马丹拿(P+TArchitects&Engineers,第9)、利安(Leigh&Orange,第36)、吕元祥事务所(RonaldLu&Partners,第51)和王董(WongTung&&Partners,第57)这几家出身香港的老面孔。也许他们对没有欧美背景或并非私人经营的企业还陌生得很?而中国的设计机构也还需要时间获得世界的了解和尊重。

3、明星建筑师虽然有商业成功的可能,但毕竟时间不长,以人数定英雄难免吃亏。英美具有较为成功的大型商业设计机构传统,相较之下,欧洲大陆则更为推崇以小规模的保持设计创造性的作坊模式,更促成了名师难觅的状况。好在今年OMA和UNStudio还是占据在50~100位范围里占据了一席之地,据说BIG也是接近入榜。Zaha、DavidChippefield等明星建筑师只在前几年出现一两回就不再露面,也影响了榜上机构的知名度。



好在,调查者也发现了“人多”并不代表“水平高”,除了把建筑设计单纯当成一门生意,看规模,看产值,他们也引入了“口碑”效应判断质量——让受访的建筑师说出自己心目中的好公司,于是又多了一个“最受尊敬的”排名。



福斯特事务所毫无悬念地当选,虽然他们总是号称亏损、欠债、濒临破产。而奇怪的是BIG位列其中,却没有OMA,当真是后生可畏?

但从另一方面讲,排名的目的并不在人数本身,而在于其反映的企业规模和相应的经营能力,而经过长期统计的数据及对全球设计企业的调查广度,我们可以通过这份表单若干年来的变化,细加品味国际建筑设计行业变迁的生动图景,下面我们就试着分析一二。

乍暖还寒——后危机时代

从BD近几年的榜单来看,2009年是国际建筑市场的分水岭。就在2008年,BD还曾略带得意地认为,他们的排名显示了相当大的稳定性,排在前面总是那么几个老面孔:Gensler、HOK、Aedas(凯达)、BDP和SOM。不仅如此,大多数进入世界100强的企业,排名都相当稳定,且实力稳中有升:2005年的统计中第100名的人数是70人,2008年上升到103人。

发端于2008年末的金融危机没来得及对2009年初的数据产生太多影响,这一年的数据反映了繁荣达到顶点的平稳现象,但一个小小的预示是,第100名雇佣的建筑师降到了92人。随后,衰退迅速蔓延,欧美企业纷纷裁员,有的裁员1/3,有的甚至到1/2。2010年的第100名人数又回到了70人,全部上榜企业雇佣建筑师总数为27364人,而2008年的数字为30613人,下降超过16%。

随后每年的榜单分析,都声称感受到了严冬后的温暖,但倒春寒一波接一波,他们也总是承认市场远未让人乐观。直到今年,第100名雇佣人数仍徘徊在93人,好在亚洲的持续推动和近来美国的复苏,且有大公司的强劲并购,100强的建筑师总数已经达到了34915人。

在衰退和修复期,各家机构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如HOK,曾一跌再跌,从鼎盛时的1022人(第1)到894人再到427人(体育部门被收购成立了Populous),再从谷底的422人(第26)到今年维持在706人,呈现了典型的U形反弹。SOM壮士断腕的姿态更为决绝,第一年就裁员超过半数,从880人减到403人,然后再缓慢回升,去年涨回619人(今年无数据)。

Gensler显得更为成功,它在短暂下降后,通过扩张业务和开办海外办公室规模不断攀升,同时也保持了较高的营收(今年为8.8亿美元),按人均计算远高于和名次相近的其他公司。“巨无霸”则在乱世中嗅到了成功的味道,AECOM横空出世,日建(NikkenSekkei)紧跟其后,都靠兼并大大扩充了规模。

几年的苦熬后,“天下大乱”的格局逐渐回归平稳,至少79%的企业表示他们要增加人手了。但此时的排名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很多老牌公司让位给了新鲜血液——大型工程集团和亚洲面孔,成为“乱拳打死老师傅”的两类主力。但调查整体展现的,仍像凯里森(Callison)的CEO所说,“我们正在回到曾经的状态,但还远未到达我们原来应有的地位,我们还是后退了。”——衰退的氛围仍未真正消失。

美国复苏,亚洲崛起,欧洲前途渺茫

作为英国杂志,危机前的BD排行榜上完全就是英美的天下,占据半数以上。比如在2009年的统计中,有34家美国公司,20家英国公司,18家欧洲大陆公司和17家亚洲公司。到了2013榜单,美国公司减少为21家,英国18家,欧洲16家,亚洲有25家。而在2015的榜单上,美国公司回到了26家,英国减少到11家,欧洲19家,亚洲的,则增长到了31家。

美国的U形复苏,欧洲的停滞,亚洲的大步前进,不仅反映在数量上,也反映在排名上。2009年美国公司的平均排名为53名,英国公司为48名,亚洲公司则为54名;到了2015年,虽然美国公司的数量减少了,但平均排名升至34名,而英国公司不但数量减少,平均排名也降为58名,亚洲公司则上升到44名。

的确,不仅巴马丹拿和新加坡的DP都从第二梯队上升到前十名,几家韩国公司的异军突起更是引人注目,仅在前20名内就占据了3席,且在多个分类收入中排名前列,证明其强大的盈利能力。

应该说,全球化贸易、计算机辅助绘图、网络传播……都让前所未有地缩小了各国建筑师在眼界视野和技术上的差异,有大量实践机会的支撑,也许真正代表亚洲的大型设计企业(以往只有日本一枝独秀)的到来,已并不遥远了。

自2011年中国成为世界建筑量头号大国后,几乎所有知名公司都以在中国拿到项目为荣。Gensler每年都要吹嘘他们在上海的中国第一高,各大公司不仅纷纷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开设办公室和分公司,也将进攻范围扩张到天津、西安、杭州、沈阳等二线城市。有些公司甚至设计了中文版网站,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凯达(Aedas),从当年的英国公司,逐渐变国籍为“英/美/中”、“中/英”,直到今天成为直接成为一家“中国”公司。尽管近两年经济走弱让他们有所担心,但毕竟从10%跌到7%的增长率仍是最吸引人的,欧美公司大多仍看好中国。

“到东方去”是欧美企业摆脱困境的法宝之一,距离近些的中东是欧洲公司的主要方向,美国公司则中东、远东兼顾。2008年开设迪拜办公室风靡一时,但2009年底的迪拜危机让SOM和RTKL等公司雪上加霜,大家又开始把业务扩展到利雅得、巴林、开罗甚至的黎波里,没成想中东剧变带来的威胁更难预测。好在,随着迪拜的恢复和局势走稳,大家又普遍对中东的形势持乐观态度了。

在欧美行情普遍疲软的情况下,澳大利亚公司一度借助和欧美相当的实力以及对亚太市场的熟悉得到发展,但随着竞争对手的纷纷涌入,在市场回暖的背景下,他们从2010年的9家入围减少到6家,排名也大多下降。正如HBO+EMTB的负责人所说:“越来越多的来自欧美的竞争,让我们的亚太业务变得日益艰难。”一道外出猎食的同伴尚且担忧,何况我们这些身处亚洲本土的设计企业?在新兴国家逐渐站上世界舞台的同时,设计行业的竞争反而愈发残酷,更需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应战了。

工程巨无霸的涌入

近几年建筑设计业最不可忽视的企业,大概就是几年来总是出现在前三名的AECOM了。从20年前5个脱离石油公司的工程设计公司组成的联盟,发展到今天年营业额近200亿美元,员工10万人,覆盖工程设计各专业的大型综合技术集团,AECOM兼并的企业多如牛毛,尤其是在2014年收购了财富五百强中第248位的URSCorporation等企业,一年里建筑师人数就增长了690人。而国人最为熟知的,可能是它在2005年兼并了知名景观公司易道,以及城脉于2007年被收购,2014年又出走的八卦。

另一个屡屡进入前排的凯达,也是靠合并壮大的,国籍从“英国”到“英国/美国/香港”再到“中国”的变迁,佐证了它复杂的血统来源和如今的市场定位。

排名第6、8、13、26的HDR、IBI、Sweco和Stantec,也都是“大公司,小建筑”的企业。虽然建筑只是集团中的一小部分,但集团整体的雄厚背景,也给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有人担心在这样的模式会让建筑设计成为工程业务的附庸,“至少这儿不会,集团的管理者都是设计出身,这让我们仍然是个设计集团。”AECOM这样解释。

并购是迅速成长的良药,但并购后难免种种牵绊,大多要经历人均收入上的滑坡。日建今年从1053人增长到1672人,可收入几乎没增长。值得学习的是Gensler,不管是裁员还是扩张,它的总收入持续增长,很好地诠释了“最大”之外另一个必备的条件——“最优”,在几乎所有的设计类型中都名列前茅(建筑、施工管理、基础设施、工程、环境、室内设计、规划)。

术业有专攻与不能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

这又牵涉到企业发展的一对典型选择,做专还是做广?俗话说“术业有专攻”,这在建筑设计行业尤其正确,做什么门类的建筑都要有业绩,建筑风格也最好有自身的特色,突出品牌,突出专业性,才能更有效地吸引客户,许多知名公司,也都有自己的长项:SOM和KPF的办公,RTKL的零售,Populous的体育(前HOK体育部),都是他们的立身之本。GMP也是凭着近几年在南非、巴西和深圳的几个体育场,收入翻倍,名次逐渐跃升的。

但是企业大到一定规模,一两个领域的市场肯定不能满足它的发展需要。尤其是在经济风云突变的当下,投资者的名言“别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又凸显了价值。除了转换地域范围,大公司广泛采用的另一个法宝是拓展业务范围。Gensler和日建大概都是其中的主要代表,几乎涉及所有建筑类型,且在各类型中均名列前茅。

综观多年变迁,能够保持长期增长或稳定的企业,大多擅长医疗、教育、文化和基础设施,而集中于办公、商业、零售的企业则需要承受过山车般的波动。社会福利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场红火的年景里不是最挣钱的,在低迷时期却因能得到最可靠的金主——政府的保障。不少以此为强项的公司,不仅没有倒下,反而获得了更高的效益。

随着市场的复苏,那些遭受重创的建筑类型正在快速反弹。最大的设计市场,办公建筑今年前10名收入已达12亿美元,比2009年危机之初增长了30%。零售建筑的收入也达到了5.2亿美元,是2009年的1.8倍。如果复苏需要寻找标志,这应该是很显著的了。

可以确定的是,除了巩固已有的优势,大多数设计机构也都试图在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城市设计、绿色建筑、既有建筑改造、BIM技术应用乃至遗产保护,都已经成为他们共同关注的新领域。

人均收入:发达与发展中的真实差异

如果说以人数排名的方式有所缺陷,那么年收入,尤其是人均收入,是体现企业实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毕竟,企业存在的最终目标是赚取利润。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SOM,它不惜在两年内裁员过半,以此保持较高的人均收入,可谓壮士断腕,随后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壮大。其他几大名企HOK、RTKL、NBBJ也几乎都是如此。

因此,虽然美英公司在榜单上的数量和人数都在减少,它们的人均收入仍位居前列(维持在200~250万人民币/人),相比之下,新兴国家乃至欧洲其他国家企业的人均收入就显得有些可怜了,除了日本,亚洲国家多在百万上下,菲律宾的Aidea(第62名,173人)连续多年上榜,可总收入只有500~900万美元,印度的Sikka(第89名,105人)甚至不到500万美元,还不如我们国内市场的平均水平。新兴国家事务所在人数上的优势,此时反而成了劣势——咱真不能再打人海战术了。

为了维持原有较高的人员成本和收益,在不景气的前提下,欧美公司提出要“抓住一切新兴市场”(Aedas语)。而西方大公司的方案设计费,抵得上国内设计院一直画到施工图的价格,决定价格杠杆的因素,无外乎洋设计的知名品牌和先进理念。

设计行业的特殊性,造成新进人员的产值普遍低于老员工,如果一直满足于数量上的扩张,那么一旦进入市规模增长的平台期,难免陷入低收入的泥沼。人数,是个双刃剑,看你怎么用好了。

如何做个大公司?

经营一个大型跨国设计机构,肯定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不过按图索骥,以上述分析和数据,我们也可以归纳一些简单的规则——要想做个世界100强,甚至10强、5强的建筑设计机构,且经受住市场风云变幻的洗礼,需要具备几个特质:

1、业务规模大。这既指人员规模,也指公司分支机构的分布,通过并购或在各地开设新的分支机构来实现。环顾上榜的100强,几乎都是跨国企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事务所也多有国际背景或在多国开展业务。

2、广泛的涉猎范围,即多样化。可以像AECOM和Aedas成为全专业覆盖的大型工程集团,也可以像日建和Gensler那样拥有多种值得自傲的品牌特色。也就是说,既要术业有专攻,又不能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而掌握这一平衡,需要极高的技巧。

3、保持较高的人均收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飞跃,虽然其他各国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已有建树,但市场收入的前列仍然被美、英、日公司把持,这也间接说明了其雄厚的实力背景。

4、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除了巩固原有强项,大部分公司都不忘开拓市场前端领域,绿色设计、城市设计、建筑改造和BIM,都是他们积极探索的方向。毕竟,谁抓住了先机,就可能抓住了下一次发展的机会。

本文基于英国BuildingDesign杂志发布的2009~2015历年WA100统计结果分析和扩展思考得出,可能有所疏漏或不确切之处,欢迎指正及进一步讨论。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2015世界建筑设计公司100强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