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短文:杨保军的 "城市规划的前世今生"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城市 推荐 规划 城乡规划 建筑 文章 行业 城市规划 活力 规范 管理 研究 互联网 政策 规划局 同济大学
🔊 提醒:这是一篇2014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会员投稿:今天读了一篇短文,来自《T+城市》杂志第一期创刊号,杨保军老师撰写的“城市规划的前世今生”。

开读,杨老师从一副对联说开去,这幅对联是某规划局的对联:“端持规矩,慎画方圆”,这种规划局挂对联倒是少见,虽然不知道是哪个城市的规划局,但感觉能够用此对联进行自身的定位与自我的监督,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也是规划局内部管理所缺少的,对业内、对业外树立一种规划师群体的普遍的价值认同。

杨老师以对联为题,重点强调了规矩、方圆对规划行业的重要性,认为这种思想溯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伏羲女娲。因为伏羲和女娲是中华文明的始祖,同时从学者的研究中看出,他们的形象中,手中分别拿着准绳和规矩,这或许就是中国自古以来,对规则的重视的渊源。



杨老师认为,想象中的古代规划师,一定是手持规、矩、准、绳四样工具,心怀社稷江山的人。而正是由此,古之帝王对规划重视程度极高,杨老师列举了萧何兴建未央宫、乾隆修建清漪园,官员莫不将规划作为大事而“亲力亲为”。

在从规划的技术思维向政策思维转变的过程中,规划的规则、规划的重要性,这两点基础思维是一脉相承,传递至今。回到文首的“端持规矩,慎画方圆”,对今天的规划师来说,正是中国文化传递下来的价值认同。

读完,我们能够感受到两点,其一是规划师的心怀天下,与决策者的亲力亲为,这之间的协调是非常重要的,若非古之匠人的“术”被决策者重视,则学而无用。而如果出现因为“术”有所偏,决策者的“道”不正,这类规划师也无需推脱自己的责任,正所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以无须更多辩驳。

其二所感是中国古代一脉相承下的规制文化,一直到今天的法律体系,文本和规制的重要性变成了议事基础,而缺乏了那么一点点的人文精神,其实就是缺少与时俱进的一种活力。从规划业内可以看出,城乡规划法实施后,部分规范,仍旧是采取老的版本,不免落后,同时规划的编制和管理,过于重视文本控制,缺乏市民的参与,人性的回归。

感想,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庭,墙面上有一幅较大的"双睛图",二目相联,一黑眸子,内置圆方六十四卦图。一蓝眸子,内置达芬奇人体图:



上写:“东方重理,西方重人。交融互渗,文化昌兴”,从中国古代严控的规制,到今日以互联网为推动的民众觉醒,对规划师的要求将是“文理兼修”。

正如杨老师文中所言:不负使命,内外兼修,“心怀兴邦济世之志”,“身具经天纬地之才”。

杨老师文章来自杂志:T+城市 July 2014。上文是个人随想。



以上文字来自国匠城会员 "匠大"的投稿。

近期我们会发布一些会员的原创文章。我们欢迎您发布原创稿件,那些不那么学术,更加生活化一点的文字,请不要吝惜和胆怯,发给我们吧 :)

如果您不想透露您的信息,我们会隐藏,如果您想透露您的信息,我们会帮您宣传扩散,如果您对文字还有些不确定,我们也可以协助一起修改。

希望对城市和规划有兴趣的朋友投稿给我们,大声说出你的观点。国匠城也是一个互联网实验,实验内容未知,我们只是想看看,能发生些什么。

投稿信箱:admin@caup.net 注明微信投稿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读短文:杨保军的 "城市规划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