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35 | 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擦亮古都金名片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北京 城市 推荐 总体规划 工业 社区 国家 规划 空间 京津冀 村落 服务 修复 国土 建筑 生态廊道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 生态 如何 设计 国际 道路 园林 目标 城市规划 街区 创意 基础设施 产业 保护 中心城区 管理 活力 创新 规划设计 公共空间 建筑设计 街道 美丽 居住 历史文化街区 传统村落 现代化 总规 开放空间 展示 布局 研究 特色 公众号 铁路 系统 博物馆 开放 风景 区域 文化遗产 环境
🔊 提醒:这是一篇2017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北京规划国土的文章,摘录如下:


导 读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加强老城、中心城区、市域和京津冀四个空间层次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出了两大重点区域、三条文化带、九个方面,并将“旧城保护”调整为“老城保护”。如何理解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要点,本期,规划国土小编给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


北京是见证历史沧桑变迁的千年古都,也是不断展现国家发展新面貌的现代化城市,更是东西方文明相遇和交融的国际化大都市。北京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是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根基,要精心保护好这张金名片,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


【要点1】

全覆盖、更完善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四个层次:加强老城、中心城区、市域和京津冀四个空间层次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两大重点区域:加强老城和三山五园地区两大重点区域的整体保护。


三条文化带: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保护利用。


九个方面:加强世界遗产和文物、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和特色地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风景名胜区、历史河湖水系和水文化遗产、山水格局和城址遗存、古树名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九个方面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

市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结构规划示意图


专家点评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单霁翔 (故宫博物院院长):

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这次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篇幅最大、着墨最多,做了一个非常宏阔的规划。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整体的保护上升到文化自觉的高度,也是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这次规划视野更宽,从北京的老城、中心城区、扩大到16410平方公里的市域,再放眼到京津冀这样一个格局,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确立了更大范围可以落实的重要支点。保护的要素也很丰富,让我们感受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是立体的、鲜活的,我们身边就有文化遗产、有历史文化名城要素的存在,这样就会极大地激发人们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要点2】

老城整体保护十重点,

老城内不再拆除胡同四合院


 1  保护传统中轴线

 2  保护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

 3  整体保护明清皇城

 4  保护和恢复重要历史水系

形成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华的宜人景观,为市民提供有历史感和文化魅力的滨水开敞空间。

 5  保护老城原有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保护传统地名

保护1000余条现存胡同及胡同名称。让街巷胡同成为有绿荫处、有鸟鸣声、有老北京味的清净、舒适的公共空间。

 6  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传统建筑形态

历史文化街区占核心区总面积的比重由现状22%提高到26%左右。

将13片具有突出历史和文化价值的重点地段作为文化精华区,挖掘有文化底蕴、有活力的历史场所,重新唤起对老北京的文化记忆,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延续性。

 7  分区域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保持老城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

 8  保护重要景观视廊和街道对景

 9  保护老城传统建筑色彩和形态特征

 10  保护古树名木及大树

老城传统空间格局保护示意图


专家点评


 吴唯佳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我觉得这个“老”字改得好。对于城市来说,发展是一个文化的积累,是一个世世代代文化的传承,如果用“旧”这个字来表达,确实不是太恰当。在中文的语境里面来看,老是好的、老当益壮,越老越香醇,就是许多地方可以品味,可以体会历史的沧桑和韵味。因此,一字之差,体现了本次总规把老城进行保护、让老城新生作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重点。


 单霁翔 (故宫博物院院长):

我特别注意到这次总体规划中强调不拆了,加强胡同四合院的保护。1000余处这样的胡同、街巷要保护,强调微循环的有机更新的、不采取大拆大建的改造,而是提升人们居住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居住在四合院里的居民也能够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这些是保护四合院根本的途径。


 王世仁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顾问):

恢复河湖水系是好事情,但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因为北京是非常缺水的。要选择重点地段恢复河湖水系,已经有的河湖水系要清瘀、畅通,不一定把全部水系都通了。


老城要复兴,历史文化要复兴,有些街区要恢复,就要有高手做规划设计。目前当务之急是培养一批既懂规划设计、又懂文物保护的历史文化人才。


【要点3】

加强三山五园地区保护


三山五园是对位于北京西北郊、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各历史时期文化遗产的统称。三山指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指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



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加大文物和遗址保护力度,进一步挖掘应纳入保护对象的文化遗产,保护历史风貌和重要历史文化节点,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恢复山水田园的自然历史风貌。保护西山山脉生态环境,恢复大尺度绿色空间。逐步恢复历史水系,加强生态廊道连通,结合南水北调调蓄池营造优美环境。


开展综合整治和功能提升。保护三山五园地区山水格局与传统风貌,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建筑高度,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要点4】

建设三条文化带


大运河文化带:以元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为保护重点,以元代白浮泉引水沿线、通惠河、坝河和白河(今北运河)为保护主线,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为契机,推动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利用,加强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全面展示大运河文化魅力。



长城文化带:有计划推进重点长城段落维护修缮,加强未开放长城的管理。对长城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城乡建设实施严格监管。以优化生态环境、展示长城文化为重点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展现长城作为拱卫都城重要军事防御系统的历史文化及景观价值。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依托三山五园地区、八大处地区、永定河沿岸、大房山地区等历史文化资源密集地区,加强琉璃河等大遗址保护,修复永定河生态功能,恢复重要文化景观,整理商道、香道、铁路等历史古道,形成文化线路。


【要点5】

塑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

交相辉映的城市特色风貌

市域风貌分区示意图


建立特色风貌分区,更好地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加强建筑高度、城市天际线、城市第五立面与城市色彩管控。


塑造高品质、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建筑设计要把控基调,体现多样性,避免贪大、媚洋、求怪。



通过精心规划设计和保护提升,使北京拥有富有文化魅力的历史建筑、令人赏心悦目的现代建筑、舒适整洁的街道、清新怡人的绿色开放空间和美观清澈的河流,建设令人愉悦的美丽城市。


专家点评


 崔愷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次城市总体规划当中提出一系列城市公共空间、道路、社区环境的整治要求,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城市的体验、舒适度以及综合评价,这些都来自于人在这个城市当中的体验。举例来讲,就是希望让街道成为老百姓可以享受生活的地方,很多生活性街道、商业性街道,大家可以在街边坐下来感受生活。北京的城市建设在人性化方面还有很多工作,是值得我们今后逐渐去完善的。


【要点6】

提升文化软实力


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建设国际一流的高品质文化设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首都文明建设,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涵盖各区、辐射京津冀、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文化中心发展格局。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北京向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文脉标志的目标迈进。


专家点评


 王世仁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顾问):

将北京定位为文化中心,我的体会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历史遗迹最丰富。在中国七大古都里,北京的历史遗迹数量最多、类型最全、文化含量最高。二是有一流的大学文化团体。不只是大学文化团体,研究机构、文艺团体也都是最好的。三是北京现有的公共文化质量最多、最好、人均最高。各种大小博物馆加起来大概有100多个,这是全国唯一的。还有不少街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等。四是文化创新项目最多。主要表现在品质高、科技文化的含量高且新。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文章来自:北京规划国土

您现在看到的是 Upnews (规划头条)博客文章,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北京2035 | 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擦亮古都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