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杨浦滨江为何这么美,听建筑师章明细细道来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上海 城市 推荐 工业 规划 用地 空间 新区 建筑 文章 交通 生态 设计 片区 城市规划 国际 如何 目标 智慧 公共空间 建筑设计 模式 开放空间 展示 设计师 研究 特色 研究院 艺术 开放 区域 同济大学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上海规土的文章,摘录如下:

黄浦江滨江贯通后你去打卡了吗?即将于10月31日举办的2018“世界城市日-上海论坛”已定题为“卓越城市 魅力水岸”。

杨浦滨江:宗史时用,向史而新


建筑师:章明
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主持建筑师,文章基于章明教授采访口述内容整理成篇。

杨浦滨江,曾经“工业用地,闲人莫入”。

杨树浦路曾经是黄浦江堤,1869年,公共租界当局在原黄浦江堤上修筑杨树浦路,拉开了杨浦百年工业文明的序幕,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杨浦工业区在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中国工业历史上众多工业之最。

人们一直说,在杨浦,临江不见江。虽然住在黄浦江边,但是你其实没有机会看到黄浦江,或者说仅仅有机会通过轮渡码头的那个小小的空间看到黄浦江。因为整个滨江都是工业用地,大量地写着“工业用地,闲人莫入”,所以长期以来,这些工业的厂区,就形成了一道隔离带,几乎是没有可达性的。

无论是杨浦、虹口、黄浦、徐汇,还是浦东新区,每个区的滨江到底会有些什么特色呢?杨浦滨江本身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如若有别于其他区段,杨浦滨江有着怎样的自身特色呢?

我们当时提出来第一个就是场地挖掘、第二个是空间梳理、第三个是场所精神的延续和传承。

经过对杨浦滨江从历史到现存状态的了解,我们制定了一个目标:要打造5.5公里,连续不间断的工业博览带,以工业为核,打造一个生活化、生态型的、智慧型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公共开放空间岸线。

我们需要把这种场所精神和脉络延续下去,所以我们的一些设计元素,包括像杨浦滨江很有特色的水管灯、栏杆,雨水花园上的廊架,纺车廊架等,我们实际上用了很多工业上常用的要素,重新进行组织,按照我们设计师的理解,或者说本身美学的追求,重新解构之后重新建构,共同营造出杨浦滨江的特质和风貌。

宗史时用 ,向史而新

我们当时提出了这个关键词,“宗史时用,向史而新”,“宗史时用”是梁思成先生曾经写在信笺上面的四个字,我们提出的一个理念是“向史而新”,这个词是我们自己造的,字典里面没有的。“向史而新”的核心理念是说,区域的未来取决于我们看待区域过去的态度,你如何看待这个区域的过去,可能就映射了这个区域未来会向何处去。我们想要做的就是把过去向当下和未来去演绎。目前做的当下和未来不是无本无源的,我们并不希望去创造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模式化的滨水岸线,也不希望打造一个无本无源的滨水岸线,而是希望它是从过去走到现在,再投射到未来。

将老码头上遗留的工业构筑物、刮痕、肌理作为最真实、最生动、最敏感的映射的记忆进行保留,也就是我们所强调的记忆的空间化和物质化。站在老码头上,倚靠着曾经的拴船桩,遥望黄浦江对岸陆家嘴CBD的场景,城市文化在这样的时间厚度中得以延续。

锚固与游离

在策略中,我们提出一个词叫“锚固与游离”。锚固,就是指现场当中这些特征要素的留存,刚才我谈到,记忆是需要空间化和物质化的,而锚固就是把这些场所当中已有的物质化的物件,有选择的保存和保留下来,而后加以转化和利用。锚固与游离,使得杨浦的滨水公共空间多了一个时间的维度,也自然有了自己的特色,这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努力方向。

雨水花园的灯,是结合廊架本身做的专项设计。根据结构柱的高高低低在顶部设置了一些见光不见灯的一些小的灯具。因为它高高低低,到了晚上,在池林当中,就感觉像是萤火虫在充满野趣的湿地中飞舞,形成一种诗意的呈现。这也是“锚固和游离”中的一种诗意的表达。

有限度的介入

在杨浦滨江,我们希望每一个点的设计,都是到位的。所谓的点的设计的到位,并不是说越多越好,而设计师实际上做到一定程度,它其实是叫有限度的介入和有克制的设计。

无处不在的设计

设计真的是无处不在,它要形成一种整体的氛围。城市家具,其实就像家里的家具一样,是体现主人品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滨江的定位,是国际化水准的。我们不仅仅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而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它是一个文化景观,是一种文化的表达,而文化的表达是无处不在的。这对于以工业文化景观为特色的杨浦滨江而言,也是对“向史而新”一脉相承的解读。

很多人去了以后,或许并不一定能说出来为什么杨浦滨江跟其他的滨江段不一样,或者并不能说出那种很细节设计的特点,但是能感受整体的氛围和气息,这就是我们设计师能够做到的。很多的场所,对于一些非专业人员来讲,或者对一些使用者来讲,就是去感知,能够感知得到这个场所带给他的体验,这就够了。

雨水花园

这个雨水湿地它之前就是一个低洼的积水潭,周边杂草丛生,但是反而也很有野趣,所以我们当时就把它设计成为一个雨水花园。

在里面种了很多的池杉,然后旁边种了好多芦苇,在这个雨水花园之上,我们很轻巧地架设了一个廊桥。当然这片区域的设计也有一些技术含量,我们通过用这个渗、净、蓄、用、排的技术做了一套雨水的循环体系,现在这个雨水洼地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雨水洼地了。

浮桥

我们在水厂外的防撞柱、拦污网和拦油网,上轻轻地架了一座535米的浮桥。浮桥不仅打通了杨浦滨江南段最大的断点,成为最具特色的、独一无二的滨江景致,同时提供了一种别样的在江上行走的体验,而且这种体验能够更好地把这座建于1883年的水厂老建筑充分地展现在沿着栈桥行走和观光游览的人们面前,既很好地呈现了优秀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的魅力,又实现了全面的贯通。

水管灯

这也是一款“杨浦仅有”的有趣的灯。我们去现场看到有很多的管道,里面流淌着大量的液体,我们希望通过改造,让里面流淌的是光,这个光又照亮了新的公共空间岸线。从流淌水到流淌各种工业液体最后到流淌光,照亮新的滨江,我觉得它是有一种传承的意义的。

水管灯的下面都有一个编号,比如杨浦001号灯杆、杨浦002号灯杆……或许不久的将来,它们还会成为一个识别点或定位点。比如某一天,你和某人约会时,可能会说“我们在杨浦16号灯杆见”。约会当天,你走着走着发现自己到了32号灯杆旁,于是你知道,往哪个的方向再走10几个灯杆就可以到约定地点了。是不是挺有意思呢?

垃圾桶

垃圾桶是我们再常见不过的“城市家具”,然而有型有款的垃圾桶却不是很常见。由于没有能在成品的垃圾桶里选到合适的、能够跟杨浦滨江的气质相匹配的垃圾桶,我们萌生了自己设计的想法,所以你现在看到的垃圾桶是这样的:

非常粗的管道,后面有门可以打开,两边有孔洞可以进入,顶部还有一个烟灰缸,亦有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分类收集。功能一样,但气场完全两样。

纺车廊架

建一个纺车廊架的想法,主要为了解决高桩码头和跨越防汛墙高差的交通问题,恰巧该场地原来是怡和纱厂,我们选择就地做文章,重新演绎一遍纺织厂的日常。源自纺织机上柱和线的关系,廊架便由柱搭接、由线索(这里是钢索)拉接而成,并且在前方制作了两个纺织女工,形成一个抽象又形象的纺织场景。它同时包涵了休息座椅、展示、灯光等功能,也是一个多功能廊架,外面攀爬的植物又增添了生趣。

悬浮的钢桥

杨浦滨江有各种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桥梁,有趣的是几乎都有不一样的行走体验。一座钢桥悬浮其上,两边是高高的芦苇,走在上面,有一种穿越芦苇丛的感觉。当秋天的时候,芦苇整个变黄,夕阳余晖斜映,那个场景美得感人至极。

工业之舟

工业之舟,它由几个轮子承载于轨道之上,里面汇合了植栽、休息座、灯等功能,是个多功能的座椅,也是杨浦滨江的艺术装置点缀。

小品构件

工业区在整改拆迁过程中,留存了不少拆除下来的构件,设计师从景观美学的角度,有选择地留下一些,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于公众视野。

这些或大或小、或重要或不那么重要的老物件,都在下意识地提醒这个场所的过往,不那么刻意,也不那么满,在适当的地方点缀一些,为整个景观的氛围增加一道亮色。

你如何看待这个区域的过去,可能就映射了这个区域未来会向何处去。时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下了痕迹,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如何把蒙在这个历史信息上的那些浮尘掸去,让历史的信息能够呈现出来。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当下的建筑师对历史的一种认知,让时间的厚度慢慢地在城市当中呈现出来。

建筑师简介

建筑师:章明

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主持建筑师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主任、教授、博导;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曾获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上海青年建筑师新秀奖,“中国 100 位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 AD100 中国最具影响力建筑设计精英”等。


文章来自:上海规土

您现在看到的是 Upnews (规划头条)博客文章,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上海杨浦滨江为何这么美,听建筑师章明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