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展场】你也可以冲着筒仓来看空间艺术季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上海 城市 推荐 工业 空间 方案 服务 建筑 交通 设计 国际 如何 英国 产业 创意 活力 保护 管理 开放空间 特色 系统 艺术 开放 活动
🔊 提醒:这是一篇2017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上海规土的文章,摘录如下:



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展场选址在黄浦江东岸的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及周边开放空间。民生码头历史已逾百年,八万吨筒仓曾是亚洲容量最大的散粮筒仓,现在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建筑,重要的工业遗产。

这个筒仓伫立在江边,已沉寂多年。


而今,筒仓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空间艺术季的主展场为何选址于此?

它又将以怎样的面貌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


当它孤独地矗立在那时,就有一种冲动让它重生。

 ——SUSAS2017筒仓改造建筑师柳亦春

那种高挑空间和强烈的韵律令人震撼,让人崇拜。

 ——SUSAS2017主策展人李翔宁

估计今年去看展览的人,很多是冲着筒仓本身的。 

   ——SUSAS2017学委会委员张永和


小编第一次见到八万吨筒仓时,彻底被震撼了。30个大筒组成长140米、高55米连续而厚重的立面,气势磅礴。

左边为四万吨筒仓,右边为空间艺术季主展场八万吨筒仓


老旧孤独的仓储库房寂静守立江畔,没了当年的辉煌,却多了份历史的沉淀和沧桑。


残破的玻璃窗


斑驳的水泥砖墙


生锈废弃的铁门


有韵律感的圆形空间


令人震撼的工业之美


空荡荡的筒仓内,锈迹斑斑的漏斗、混凝土的质感,依旧有着呼之欲出的工业时代气息。


当黄浦江上的轮船汽笛长鸣时,顺势看去,与筒仓相连的传送带延绵到江边,小编仿佛时空错乱,重回辉煌的工业时代,机器轰鸣,工人往来穿梭。



似乎筒仓里的粮食装满了,又全部运走。倾泻而下的散粮,在时光的消逝中慢慢地、慢慢地变少,直到完全退出历史的舞台。


民生码头的岁月变迁

见证城市的发展历程

民生码头位于黄浦江下游南岸。东起洋泾港,西至民生路,岸线长约740米,是上海港散粮、散糖装卸专业码头。

各国占有上海港岸图


光绪三十四年:建造蓝烟囱码头

英商蓝烟囱轮船(blue funnel shipping line)公司购买该地块,委托英商太古洋行建造轮船码头并代为经营管理。该公司船队的烟囱统一漆成蓝色,“蓝烟囱”成为公司名称和建筑名称。


1908~1924年:陆续建造多个泊位

蓝烟囱轮船公司先在洋泾港与现民生路间的浦江岸线建造第一、第二号泊位。1920~1924年间陆续建成第三、第四号泊位。建筑用的钢筋、水泥均来自英国,码头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设钢轨,装有3台移动式吊车。码头全长2500英尺,可同时停靠4艘万吨级远洋轮。


1953年:码头回到中国怀抱,次年更名为民生码头


1975年:建成四万吨筒仓

上海港务局于民生码头建造容积5.1万立方米的大型圆筒仓,即四万吨筒仓,实现了散粮作业机械化。自此,由1973年5月开始,经过多次改造,民生码头成为上海地区唯一的散粮、散糖专业化码头,其装卸工艺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全国水路系统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专用码头。


1995年:民生码头新建八万吨筒仓

八万吨筒仓成为当时亚洲最大容量的散粮筒仓。然而,这栋气势辉煌的建筑仅服役十多年,就随着黄浦江岸线产业转型、工业外迁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民生码头历史照片


民生码头华丽重生

再次见证城市盛事

工业时代的繁华褪去,沉寂多年的民生码头,即将作为浦东滨江的重要节点,随着浦江两岸贯通而焕发新生。未来的民生码头将转型为艺术码头,围绕“艺术、日常、事件”三个关键词,让公共艺术为日常生活服务,让城市事件吸引人们来此参与各类活动。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将是民生码头重生的第一场大“事件”。


八万吨筒仓改造首秀

助推民生码头华丽转型

激发滨江活力的文化地标

强大的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

本届空间艺术季最重要的艺术作品


筒仓如同已苏醒一般,正蓄势待发


筒仓改造邀请著名建筑师柳亦春操刀,他曾设计过徐汇滨江龙美术馆,并使该馆成功跻身为上海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建筑之一。

柳亦春介绍,八万吨筒仓作为工业仓储建筑,其巨大尺度与我们熟悉的民用建筑非常不同,室内30个高达48米的筒仓组合在一起,给人造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虽然这些建筑的功能已不再适合这个时代,但当它们面临更新时,正是其自身价值显现的时候。


Q

建筑改造方案会面临什么样的艰难挑战?

作为市级文物,保护与更新有众多要求

八万吨筒仓因其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及完好程度,被列为文物建筑三类。建筑主要立面、主要结构体系、主要空间格局和有价值的建筑构件均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适当改变。特别是除一层以外的建筑外立面,以及一层筒仓锥体形成的特色空间序列均为重点保护部位。因此,改造方案必须在符合这些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恰如其分地增加创意,并满足转型后的功能需求。


需满足近期空间艺术季大型展览活动需求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是一个临时性的展览,展期为3个月。根据第一届空间艺术季的接待情况,主场馆将会吸引全国各地乃至众多国外的观展者,需要主展场建筑的改造不仅满足大型展览活动的空间需求,还要保障大量观展人群的交通疏散、消防安全、配套服务等要求。


改造或保留的设计元素均需符合远期功能定位

根据民生码头地区远期的功能定位,在尊重和保护建筑外观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新的设计元素,使之成为滨江新的艺术核心。远期还将结合未来功能进行永久性的设计改造。


有了这样一个令人期待的主展场

相信大家都会非常好奇

改造后的筒仓将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

本届艺术季的主策展人又将如何策划一场大型展览活动

来匹配这个独一无二的建筑?

敬请期待吧!



文章来自:上海规土

您现在看到的是 Upnews (规划头条)博客文章,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主展场】你也可以冲着筒仓来看空间艺术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