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香港怎样节水又防涝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城市更新 北京 上海 城市 广东 海绵城市 推荐 社区 导则 规划 广东省 城市治理 空间 用地 广西 生态保护 方案 建筑 交通 地下 文章 广州 设计 生态 城市规划 人口 街区 规划师论坛 创新 平台 主题 保护 佛山 模式 开放空间 开发 展示 地下空间 公众号 研究 空间治理 2019年 治理 南宁 系统 互联网 开放 供水 区域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规划师杂志的文章,摘录如下:



本文授权转自市政厅(ID:shi-zheng-ting),欢迎关注!

香港的水资源是一个悖论,既多又不多。


这座七百多万人口的城市,可饮用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香港没有大河和自然的湖泊。地下水稀少又难以汲取。香港的地形多山,也难以建设水库。在这样的困境之下,香港只能严重依赖广东省的供水。


另一方面,香港是亚洲最潮湿的城市之一。热带风暴和暴雨无数次拜访这座城市。山上的径流时常冲入人口密集的都市核心,造成填海而成的低地频繁发生洪水和内涝。


以上种种因素令香港的用水问题显得复杂。不过,香港人也创造了许多有趣的解决方案。比如,香港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采用了一种在世界各大城市中属特例的节水方案:香港的厕所单独采用一套特殊的冲水水管。


香港湾仔水厂的水泵供应专门的冲马桶用水。(Alok Gupta)


海水处理


香港没有把稀缺的淡水资源浪费在冲马桶上,而是利用海水。香港沿海的42家水处理厂通过一套巨型的管道网络,把处理过的海水输往商户和居民的马桶水箱。这套方案把香港的淡水消耗减少了20%。


在高层建筑林立的商业区湾仔,那里的水厂工程师Season Chan向我展示了系统的运作:四个巨无霸般的水泵从海中抽水。通过金属网过滤掉水生物、漂浮的塑料制品和其他垃圾。之后开始海水处理的流程——没有饮用水那样复杂的工序,消耗的成本很低。


直流电通过海水,开启电解产氯的化学反应,从中产生次氯酸盐,既能给水消毒,也可以消除海水的异味。Chan告诉我:“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试错,我们不但大大降低了海水冲厕的成本,也把这套系统推广到整个香港。”


暴雨给香港地势低凹的地区带来了频繁的内涝。(WingLuk/Wikimedia Commons/cc)


这套系统始于1957年,当年香港激增的人口让供水压力陡增,抢夺用水资源引发的骚乱司空见惯。于是,香港政府在当时新建的两个公屋地区引入了新的管道系统。那次尝试大获成功,城市规划者从此决心把这套系统推广到其他地区。


香港水务署的高级工程师Chung Man Tsang回忆:“当时已经别无选择了,当时的城市规划者开始决定把香港的弱势转化为强项。”


一些专家认为,香港的海水处理模式可以推广到世界其他条件合适的城市。不过,成本是巨大的障碍,这种方案要求城市建设一套独立的厕所冲水管道系统。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黄世霖认为:“香港的投入较早,如今开始收获。现在只需要把管道网络连入新的建筑群就行了。”


她研究了全球15个沿海城市使用这套系统的可行性,发现金奈、雅加达、卡拉奇、孟买和上海是最好的候选城市。它们的人口密度高,基础建设无法满足全部的人口——另一方面,建设这套系统的人力成本也较低。


相反,洛杉矶、迈阿密和悉尼等地正处于城市更新的阶段,循环利用已有淡水资源的方案比起利用海水冲厕成本更低。海水可以运用在某些新建筑上。黄世霖认为,“那些完全新建的沿海城市倒是能够很方便地铺设两套排水管道。”


不过,海水管道也有其弊端:海水管道更容易受到腐蚀,相比淡水管道更易爆裂。香港的解决方法是,利用水泥和环氧树脂材料来替换管道。有些地方使用PVC管道,但不如铁制管道坚韧。


水池的作用


香港的另一个问题是降水频繁——这也催生了另一套排水方案:在城市的山势趋缓地带,有大量运动场地,规划者在场地之下建造控制雨水流量的水池,然后再分流向繁忙的商业街和高楼地区。


香港的跑马场游乐场有11块运动场地、1个慢跑跑道和1个赛马跑道。这是香港最大的开放空间之一,受到各个年龄段人群的欢迎。在一个下午,我看到一群幼童正在一场橄榄球赛前做热身运动,一群年轻人在另一块场地踢足球,而老年人们则绕着游乐场慢跑。


香港的运动场地之下是巨大的台风贮水水池。(Alok Gupta)


在这些场地之下,是巨大的地下贮存水库。在暴雨时节,水池会吸纳从山上涌下的径流,暂时贮留,以防止洪水淹没下方的城市。这座水池可以贮存60000立方米水量,相当于24个奥运会的标准泳池。


香港渠务署的高级工程师Ellen Nga See Cheng,领我进入水池一探究竟:这座水池像是一个巨大的地下停车空间,有5个足球场的长度。灰色混凝土墙壁和一望无尽的混凝土柱子支撑起3米高的天花板。当时地面湿滑,散落着一些垃圾,是台风“苗柏”带来的残留物。


Cheng把这座水池比作海绵。“海绵城市”是指利用一系列综合方案控制都市区域的洪涝:通过浅凹绿地和透水路面,让雨水加快渗入地下是一种方案;而游乐场这类,采用的则是更偏向工程学的方案。


Cheng告诉我:“我们没有多余的空间贮存山上涌向城里的洪水。40%的香港土地属于不可开发的生态保护地区,其他地方都已经造满了。利用地下空间是唯一的方法。跑马场游乐场就成了自然的选择。”


这个贮水项目耗资17亿港元,在2017年3月全面竣工。但这不是香港第一个水池,首个这类项目在2004年建成,在一座足球场兼橄榄球场之下,能贮存二倍的水量。不过,跑马场游乐场的贮水池在技术上更加先进。


这座水池可以贮存相当于24个奥运会标准泳池的水量。(Alok Gupta)


贮水池的系统由计算机操作,直接和香港天文台连接。当系统监测到将有强降水,水池就开始启动。随着雨势的减弱,水池会自动排水,安全地释放进相应的管道。


有批评者认为,系统并没有充分利用台风降水。目前,日均只有10立方米的水量用于养护郊野绿地的草地和休闲空间的树木。虽然不久之后赛道也能利用降水,但大多数的降水还是流进了大海。Cheng告诉我,随着未来成本的降低,他们会在适当的时候引入收集台风降水的技术。


另一方面,这座贮水水池似乎还能有效地控制洪水。渠务署的工程师认为,2017年6月的“苗柏”台风过境时,系统的运行符合了他们的预期;2017年10月的台风,系统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Cheng说:“多山地形、土地紧张和降水频繁,一并促成了严重的城市洪涝。我们需要地下贮水系统来充当城市的海绵。”


(本文由徐东东编译自citiscope)


来源:市政厅

新媒体编辑:肖莉

审读:刘芳

声明:本文来源:授权转自市政厅(ID:shi-zheng-ting),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规划师》杂志社微信公众订阅号(ID:)为非盈利新媒体平台,所有转发的非原创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新媒体渠道,如果所转发图文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

《规划师》杂志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蓝字可打开链接

【规划师论坛6】面向城市治理的北京朝阳区街区设计导则编制

33岁的《规划师》杂志改版:打造“全领域”规划类期刊

《规划师》2019年“规划师论坛”栏目主题新鲜出炉

【规划师论坛5】城市更新治理视角下的土地增值利益再分配 —— 广州交通设施用地再开发利用实践思考

【规划师论坛4】城市治理价值塑型导向下的佛山近期建设规划创新

【规划师论坛3】城市非正规性及其规划治理的中外研究比较评述

【规划师论坛2】后增长主义时期社区社企合作空间治理 模式的思考

【规划师论坛1】新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我国治理型城市更新模式 —— 空间利益主体角色及合作伙伴关系重构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文章来自:规划师杂志

您现在看到的是 Upnews (规划头条)博客文章,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公共服务|香港怎样节水又防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