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快讯:“社区空间研究助力社区治理”研讨会顺利召开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空间规划 自然资源 城市 住区 推荐 城镇化 江苏 社区生活圈 乡村 社区 规划 生活圈 西安 国家 城乡规划 天津 空间 可持续发展 社区治理 深圳 建筑 苏州 美国 服务 方案 交通 社区规划 设计 历史文化 城市规划 行业 南京 评估 人口 协同 会议 如何 规划设计 目标 探索 研究方法 可持续 数据 创新 平台 理论 主题 江苏省 报告 保护 管理 现代化 健康 出行 高质量发展 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教育 治理 公共服务 文化保护 历史文化保护 政策 系统 专题 研究院 中国城市规划 多源数据 活动 指标 行为 区域 城中村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的文章,摘录如下:

2022年12月17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主办、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承办的“社区空间研究助力社区治理”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顺利召开,千余位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师生与同行通过腾讯会议和直播平台参会。本次会议同时列作东南大学规划学术月系列活动之一。会议围绕社区空间资源和空间品质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如何基于规划学科开阔的研究视野、专业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的研究思维,以切实推进社区治理目标精准化和治理体系优化。

开幕式与主题阐释环节由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委会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本次会议学术召集人王承慧主持。会议首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委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京祥致辞。张京祥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指出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下,中国城乡规划学科越来越重视规划和精细化治理的结合,其中社区治理涉及面非常广泛。在社区空间资源的优化、社区品质的持续提升方面的研究都和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密切相关,值得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陈晓东随后致辞。陈主任介绍,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长期以来十分重视社区相关的教育和研究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社区规划思维和能力,无论是在促进社区治理还是赋能基层社区、探索相关的实践教学方面都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希望本此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推动社区空间研究领域理论与实践的互促互进,并预祝本次专题研讨会圆满成功。

王承慧教授随后对会议主题进行了阐释。中国已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的第一要素就是人,社区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与社区空间有关的规划与治理是分不开的。脱离治理,规划将变成新的墙上挂挂;脱离规划,治理的目标就会模糊,缺乏与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的衔接统筹。而要促进更科学的空间规划和更持续而长效的治理,需要研究去做支撑,也需要与实践工作不断互动反馈。众多在新常态、新时代谋发展的优秀中青年学者对社区有着独到的敏感性,研究成果值得关注。

会议上半场聚焦“社区人口动态与治理”,由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委会副秘书长、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于涛主持,三个学术报告分别从宏观人口动态、保障房社区人口动态和美国应对人口收缩和衰败的政策等不同维度进行了探讨。

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委会青年委员、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陈浩作了题为《从“人户分离”变迁看特大城市人口发展与空间重组》的学术报告。“人户分离”是公民面对经济社会地理环境所做出的理性决策,可深层次地反映城市与区域发展构造。陈老师解析了南京市“人户分离”变迁,以新的角度认识城市人口发展及空间重组趋势。面对“超级流动社会”的来临,对老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人户分离趋势的研究,将有助于城市做出更精确合理的城市空间和社区发展决策。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苏州大学社区人居环境研究所所长张玲玲作了题为《基于人口密度实时监测的保障性大型社区发展状况研究》的学术报告。研究通过城市多源数据获取全国范围内五大城市保障性大型社区的人口密度与建成环境实时数据,探讨当前各个社区发展之间的差异和规律,总结保障房社区人口变化的若干类型,并以此为基础探寻实时监测社区发展的可行途径,为今后量大面广的保障性大型社区的社区治理和社区更新提供政策依据。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讲师、至善青年学者高舒琦作了题为《如何应对城市的衰败:美国社区规划的经验与挑战》的学术报告。报告以美国俄亥俄州扬斯敦市为例,关注其近年来为了应对城市衰败而颁布的社区规划以及实施情况。通过剖析社区规划的编制过程,实施中采用的两种政策性工具——税收止赎与法规实施,以及规划实施和监测评估的运行机制,总结美国的社区规划在应对城市衰败上的经验与挑战,并为我国开展社区规划和社区治理提供相关的启示。

在上半场的嘉宾讨论环节中,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委会委员、江苏省城巿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校外导师赵毅,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委会秘书长、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罗小龙教授,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委会委员、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康等3位嘉宾围绕学术报告的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赵毅院长指出关注人的发展、空间高质量发展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本场学术报告的关注要素,也是后续现代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任务。罗小龙教授总结,前两位报告人分别从宏观、中观层面展开对人口动态的探讨对社区发展至关重要,第三位报告人对美国应对社区衰败的政策工具梳理也有很重要的启发,对于我国乡村地区和二三线城市地区都有一定应用价值。吴康教授表示对多元数据的科学应用和对数据结果的精准解读是三个报告的亮点,既为相关社区治理打下扎实的基础,也拓展了未来城乡治理领域的研究内容。

会议下半场以“日常生活空间特征与治理”为主题展开,由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委会委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主任许熙巍主持。三个学术报告分别从小学住教环境、青年归属感与社区更新、社区生活圈视角下的空间特征与价值等不同维度探讨了日常生活空间特征、影响机制,继而结合治理思维提出进一步发展策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王侠作了题为《通学出行视角下城区小学住教环境研究》的学术报告。王老师指出家庭日常通学行为在住区与城区小学之间建立了“住教”时空联系,基于时间地理学探讨了城区小学与其周边住区空间组织的规律,分析主客观制约机制,为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和精准优化城区小学住教环境提供新的思路,进而从动态耦合、系统规划、高效复合三个维度提出治理建议。

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委会青年委员、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研究员陈宏胜作了题为《基于青年归属感的社区更新与治理探讨: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的学术报告。报告以深圳市南头古城为例,从青年归属感视角分析超大城市社区更新和治理的过程及其影响,探索社区更新后“社区-城市”两个层面青年归属感的变化和内在关系,基于青年归属感视角提出关于城中村改造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平衡、历史文化保护与城中村治理平衡的思考。

王承慧教授作了题为《社区生活圈视角下社区空间特征和价值再认知》的学术报告。报告首先解析了社区生活圈发展理念在基础保障、品质提升乃至促进内循环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社区生活圈本质上是人触及公共服务要素的空间网络,基于南京研究指出人的实际生活圈的差异以及影响机制。在以南京河西新城社区中心和城南历史城区为例的细致研究基础上,指出必须结合空间特征和价值研究才能采取合适的优化社区生活圈的治理策略。

在下半场的嘉宾讨论环节中,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详规处处长苏玲,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委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系副主任刘玉亭教授,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委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主任毕凌岚教授等3位嘉宾针对本场学术报告的内容进行精彩点评。苏玲处长指出城乡规划作为一个学科、解决方案和规划政策的结合体,非常有必要开展从治理视角出发的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并希望规划从业者承担起“桥梁、“熔炉”、“大厨”的角色。刘玉亭教授总结,报告人关注日常生活空间特征以及治理的关系,非常切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方向和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特征,认为“社区研究大有可为”。毕凌岚教授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希望规划从业者多多思考现实与理想中间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关注贯穿城乡规划的规划研究、规划设计、规划治理的全过程。

最后由王承慧教授作会议总结。王承慧教授首先对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对本次研讨会的高度重视再次特别致谢,同时也对线上线下参会的各位专家、同行和师生们表示衷心感谢。王教授表示,与社区有关的空间规划与治理实践相结合,应该建立在业界、管理界和学界内部和之间的交流基础上,只有大家协同支撑,才能携手推进我国社区健康发展。社区空间研究和社区治理大有可为,考虑到未来治理的长效性和目标的长远性,规划学科在注重跨界交叉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开阔的研究视野、专业的研究方法来支撑社区治理实践,希望此次会议能够启发更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为学科、行业以及我国社区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来自: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会议快讯:“社区空间研究助力社区治理”研讨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