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日报67:城市规划:如何从“高大上”到“接地气”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城市 推荐 城镇化 总体规划 规划 用地 空间 可持续发展 建筑 交通 人口 城市规划 如何 英国 产业 可持续 活力 街道 管理 自由 健康 居住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布局 以人为本 特色 系统 政策 中国城市规划 艺术 活动 通勤 区域
🔊 提醒:这是一篇2016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 城市规划:如何从“高大上”到“接地气”


By:商文芳 城市怎么办

一、为什么需要城市规划?

“筑城卫君,造郭守民”,城市规划古已有之。“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就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基础。

建设一座城市,必须有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才能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区域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创业、学习、交通、休息以及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简单地说,城市规划是为了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使城市合理有序地发展,更适宜人们工作生活。

二、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公众政策导向

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由众多的子系统构成,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城市规划的任务是协调各系统在发展中,妥善处理用地、空间组织、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同时,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预见和安排,总体规划期限一般是20年,远景规划考虑的更长远。这就要求城市规划应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前瞻性,自然而然,城市规划成为规划部门一家之事、城市管理者一家之言,与普通老百姓毫无关系。

然而,盲目“摊大饼”式城市建设、“一任领导一套规划”现实背后,凸显的恰恰是这种规划体制下,城市规划的不科学性和盲目性。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曾写道:“城市是人创造的,城市给人最精彩的感觉应该是‘起源于艺术,发展于需求’”。城市规划应更多关注老百姓的规划需求。

通过考察国内外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城市规划演变轨迹无一例外地向公共政策转变。国外城市规划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从“关注物质空间”向“关注社会经济”再向“作为公共政策”的转化过程,并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基于公共政策的城市规划体制。

可以说,城市规划关系到城市各行各业,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体现其政策性。尤其是涉及城市性质、布局、产业配置、用地安排,都不是单纯的技术和经济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城镇化推进等一系列的公共政策。

城市规划,本质上还是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改进。因此,城市规划应该从极少数的社会精英参与的“精英游戏”转变为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一项工作,这样,才能充分地“接地气”,唯有“接地气”的城市规划才能顺利实施,避免“翻烧饼”困境。

三、城市规划如何才能接地气

量力而为,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鬼城、空城频繁出现,曾经的“大手笔”规划,如今变成“大败笔”建筑,城市规划一旦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注定成为烂尾工程。应该说,城市规划不是一哄而起、大干快上,其用意不在于单纯描绘美好愿景,而是要从地方实际情况出发,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城市经济结构的前提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真正把每一份资源用在钢仞上,用在为民、便民的实效工程中,拉动区域经济,造福地方人民。可以说,没有考虑现实资源限制,再大规模的规划都是纸上谈兵,即使项目启动,往往也只能半途而废,造成极大浪费。

因地制宜,留住城市特有的“基因”

城市特色的缺失戳中了城市发展的痛处,实际上,背后反映的则是城市规划片面看重城市功能属性,缺乏文化视野。城市规划一开始就应该树立这样的价值观:城市就像人一样,理应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品位。各个城市存在地域、经济、规模等差异,不能按照同一种标准去规划、一味追求“高大上”。因地制宜是城市规划的灵魂,因此要挖掘城市特色元素,处理好各种特色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宜人的景观环境,减少随意性、盲目性,从崇尚‘大洋怪’转向凸显地域文化特色。

决策民主,广泛征询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城市规划中长官意志独大,透视出一些城市脱离实际、急躁冒进、罔顾民声等问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说,新时期的城市规划必须凸显以人为本,要从百姓的需求出发,让城市被每个市民所认同,成为每个市民的精神归属。“市民的需求是城市规划的开始,好的城市规划是公众参与出来的”。应改变自上而下的思维,用自下而上的民主参与方式来做城市规划决策,这样,城镇化才是“人的城镇化”。

█ 大都市中的小街巷 ——记伦敦那些有趣的街道


By:郭君君 中国青年规划师联盟

如果要来谈谈伦敦这座城市的魅力,大概花上好几个晚上也说不完。游走于这座城,伦敦的古老与优雅,时尚与嬉皮,来自于对她每个街角的细细品味。

伦敦的街总是那么有故事,贝克街221号,二楼窗口边似乎还能看得到那张冷峻的侧脸;伦敦的街总是那么给人惊喜,刚刚走过一段维多利亚的古典,转过街角,又遇到现代主义的锋芒;伦敦的街总能给人安慰,心情不好时出门走走,被匆忙的人流包围,静静地看一段街头艺术家的表演,阳光落在肩上,就好像一切都没发生过。走在这座城市的街上,你能听到这座城市的脉动,领会到这座城市的脾气。

一个城市有多生动就有多令人着迷,古典的,现代的,刻板的,叛逆的,沉静的,跳跃的,每一面都如此不同,却又如此集中地出现在每条街上。

1.SOHO这里是伦敦夜晚的心脏。





2.CAMDENTOWN“HiStranger”这里是伦敦著名的朋克区,是英国朋克文化的发源地。





3.COVENTGARDEN这里是艺术家的实验场。





4.WESTEND这里比百老汇还古老,这里是英国戏剧界的代称。



5.NOTTINGHILL这儿是一条浪漫的街。



如果说城市是文化的载体,那么街道则是文化的界面,走在街上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触媒。交融与碰撞才让一座城市有了生机与活力。街道存在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单纯的通勤太多太多。关乎一座城市的记忆,不应只是奔涌的车流与简单复制的单调楼房。高筑的围墙封闭了院子也封闭着自由的心。回头看看我们的城市似乎少了些有关街道的温暖记忆。这是一个坏的时代,也是一个好的时代。在这个春天,一场“街道复兴运动”的到来让人无比期待,能让我们的街道,有更多好故事可以诉说。

点击查看全部日报》》》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规划日报67:城市规划:如何从“高大上”到“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