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到德、意、法看什么?行家带你边走边想⑤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上海 城市 推荐 规划 年会 建筑 城市规划 规范 自由 德国 居住 展示 艺术 欧洲 行为 同济大学 环境
🔊 提醒:这是一篇2016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上海规土的文章,摘录如下:


摘要:更“深”、更“广”的社会制度需要时间来构建,而细节化、广泛化也许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注重社会制度的细节化、广泛化


水瓶线  作者: 沈若屿


当真正身处日常德国,德国人极致恪守规则的行为每每令人侧目:十字路口等候行人先行的车辆、不会被他人占用的残障人停车位以及严格遵守的垃圾分类制度。然而在另一面,个性的极度张扬和疯狂娱乐的状态也同样让人惊讶。


装置作品《水瓶线》,以此表达德国人个性与共性的并置。极度的冷静和极度的狂热同时并存,在千差万别的外表之下,总有一些不可动摇的社会规范被所有人共同遵守。


例如欧洲排名第一的德国垃圾回收利用率,源于其严谨的垃圾分类制度。当代德国的垃圾分类法已经实行了近40年,内容极其繁复,被中国网友评论为“普通人难以完全掌握”。早在1904年,德国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1991年联邦德国政府更立法通过了《包装条例》,对各类包装废弃物实行“谁生产谁回收”的原则。而具体的垃圾分类细则,并不是自上而下地泛泛制定,而是对应于每个州不同的垃圾处理厂家的不同处理能力。往往初到一个地区居住,人们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当地的垃圾分类细则。德国居民每年会收到一份垃圾日历,规定了不同种类的垃圾处理回收日期,以减少回收工作的人力成本。

德国街头的垃圾分类装置


此外,惩罚机制确保了制度的有效实施。违反条例者不但要被严厉的垃圾回收工人斥责,还需要支付数额高昂的罚款。在严格的制度环境下,德国人人都是“垃圾分类监督员”。由于这种“监督”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如今,人们已经主要靠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由政府环卫部门把关。


对比德国,上海的垃圾分类制度还有很大差距。更“深”、更“广”的社会制度需要时间来构建,而细节化、广泛化也许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当每一个社会群体能在其中愉悦生存、自由发展,它就能成就爱上海的下一个理由。

 

(作品来源: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西行三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5海外艺术实践项目展”,图片编辑:周寅杰  编辑邮箱:shgcggkj@126.com)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文章来自:上海规土

您现在看到的是 Upnews (规划头条)博客文章,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他山之石】到德、意、法看什么?行家带你边走边想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