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观点: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生活圈规划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城市更新 中国 北京 上海 城市 5分钟生活圈 重庆 住区 多规合一 推荐 城镇化 规划编制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大数据 社区生活圈 社区 导则 规划 工业 公共服务设施 生活圈 国家 城乡规划 北京市 年会 空间 用地 规划管理 调查 建筑 服务 新区 老旧小区 交通 历史文化 存量 设计 评估 城市规划 轨道交通 人口 协同 长沙 如何 15分钟生活圈 单元 道路 中心城区 目标 街区 规划设计 探索 数据 街道 智慧 规范 创新 理论 规划技术 平台 公共空间 保护 一张图 社区建设 模式 管理 开放空间 步行 健康 美丽 开发 出行 宜居 居住 公众号 布局 研究 小区 教育 治理 2019年 公共服务 以人为本 微改造 特色 指标 系统 政策 研究院 共享 规划局 开放 中国城市规划 土地出让 活动 居住区规划 北京大学 规划方法 区域 同济大学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之“学术对话:学术对话二十一: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生活圈规划””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北京大学城市和环境学院联合承办,与会专家观点如下:

对话主席:柴彦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经济建设,我国基本实现了一个“经济大国”的建设目标。“十二五”规划开局以后,我们国家的发展重点从经济走向社会;从传统的城镇化走向新兴的城镇化建设;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也从过去重视量的增长走向如今重视质的提升。

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我们国家正在发生转型,规划工作者需要用一些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来研究城市,从居住区规划向社区生活圈规划的转变,就是城市规划转型的重大创新方向之一。尽管社区生活圈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已经开始,但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概念体系、理论方法、操作模式以及管理办法,机制的转变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还需要深入思考和完善。

学术召集人:于一凡,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生活圈规划》


社区生活圈是居住生活的空间载体。在居民步行可达范围内提供满足其日常生活需求的服务,是2018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核心内容。居住区规划结合了15分钟、10分钟、5分钟生活圈和居住街坊等理念,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居住空间组织的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社区生活圈不仅具有地理空间的属性,也是社会生活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单元。因此,在规划管理和编制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需要反思传统的千人指标和服务半径的技术局限。此外,社区生活圈还是居民建立社区感知、形成社区归属感的认知空间,不同人群的日常生活活动具有不同的特征,希望在社区获得的支持也不尽相同,这些都值得深入探讨。

社区生活圈的理论框架和工作方法不仅为新建居住区提供了灵活的技术支持,也为城市更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及时的技术指导,正因为如此,社区生活圈规划应该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

王慧芳,长沙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


《基于系统性治理的长沙生活圈实践》


长沙的生活圈实践分为三个阶段:

一、规划进社区宣传;

二、儿童友好社区及社区微更新;

三、“一圈两场三道”建设,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把社区建设和老城改造结合起来”。“一圈两场三道”中的“圈”即生活圈,生活圈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社区为居民提供的服务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

生活圈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一、描精现状“底图”。通过对580个社区的现状进行调查,形成了全市现状设施的一张图、一张表。

二、开展《长沙市宜居社区整体状况评估》。从社区生活圈宜居性的五个维度,即宜“居住”、宜“就业”、宜“出行”、宜“生活”、宜“游憩”五方面,开展评估。

三、制度明确“标准”。《长沙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定(试行)》和正在编制的《长沙市15分钟生活圈规划导则》(草案)为生活圈推进提供了依据。

四、城区无缝“画圈”。到2019年全市重点打造约400个15分钟步行生活圈,每个生活圈平均规模为3平方公里左右,并建立了统一的编码。

五、“条块”协同推进。以“15分钟生活圈”为主体,加入其他惠民设施,比如:“两场”,即停车场、农贸市场;“三道”:即人行道、自行车道、历史文化步道。

六、“智慧平台”支持。以“多规合一”平台为支撑,开通“一圈两场三道”的专项建设计划,便于定期考核。

综合来看,生活圈工作体现了四个系统性:“一核多中心”系统性的组织方式;基于城市“复杂性”的系统性技术方法;系统性的工作内容:“落圈”、“织网”;以及系统性的实施策略:条块结合,共谋共建共享。

吕海虹,北京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所长


《北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工作与思考》


社区生活圈是以服务居民社区生活为目标的公共服务配置方式,通过采取适当集中、有机混合的方式组织公共服务设施,有利于形成地缘中心、社会服务中心、公共活动中心复合的城市组织单元核。社区生活圈的营造,需要从设施规模达标、半径覆盖等基础性要求,转向更加高品质、高服务的能力,给居民提供更高幸福感的公共服务产品。

北京在社区生活圈的营造中,不仅在街道层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规划设计领域也在积极探索创新,一些具体的便民设施的实践工作,如菜市场、社区活动中心等都在积极筹备。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以生产生活单元为城市本底,通过12个民生共享中心和36个美丽家园(街区)中心,以及多级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构建“5-15-30”分钟社区公共服务圈。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在改革中创新机制,加强统筹,推动社区生活更加宜居。

程蓉,上海市规划编审中心技审室主任


《上海15分钟生活圈规划和实施情况》


上海15分钟生活圈规划和实施可以总结为两个关键词:统一性、差异化。统一性指的是统一的规划目标、理念和行动原则指导下进行;差异化则指规划需要根据社区所处区位以及开发情况的不同,在具体规划编制和实施任务的深度、主体、方式方法以及相关政策上体现出差异性。统一性和差异化的要求,适应了上海目前在城市发展中扩张和更新兼具的建设特征。

打造生活圈的基本前提包括:

一、适宜的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一方面支撑着设施的使用,另一方面从综合的居住环境的角度来看,人口密度与采光、风貌以及道路交通都有相互影响,因此需要选择适宜的人口规模圈作为建设基础。

二、开放的道路格局。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的舒适、便捷以及可达性,与道路网格局有着重要关系。基于这两个前提条件,我们需要关注空间要素,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生活方式。

上海15分钟生活圈实践包括三种类型:新建地区、已建地区,以及存量社区的更新完善。新建地区以落实生活圈规划理念为重点任务,主要解决空间结构、用地布局和地块指标等问题。已建地区中由现有物业权利人开发的地块,适用城市更新办法;需土地出让的地块,则要依托土地出让前的评估,落实生活圈的规划要求。对于存量社区,则以微更新和开放附属空间等方式提升空间服务品质。如静安区通过教育部门管理机制的改善,实现58所学校体育场地的开放,极大地缓和了本地设施不足的问题,成为助力本地生活圈品质提升的关键。

王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规划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大数据助力社区生活圈规划》/



用大数据的方式看社区生活圈,是从人的视角看社区生活圈,主要的方法是利用手机所记录人的出行数据,研究居民生活圈的活动覆盖率。研究分为两个步骤,首先研究居民的出行范围,然后提取居民与日常生活出行相关的数据,研究生活活动的空间集中情况。该研究把包含居民50%周末活动的最小面积区域作为核心圈;包含居民80%周末活动的最小面积区域(除核心区)作为次核心圈。核心圈和次核心圈的数据研究,可用来描述周末出行的空间集聚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评价地区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及建成环境成熟度。之后,再通过测算15分钟圈内居民日常出行活动的覆盖率(即15分钟内生活出行活动量除以总生活出行活动量),对社区生活圈的成熟度进行诊断。

研究发现,居民日常生活出行都呈现紧密的圈层结构,但居民生活总体活动空间呈现丰富的多样性,例如,不同区位、不同住区类型的居民活动空间差异性巨大。利用大数据的记录可以发现,人口密度3万人以上的中心城区,居民日常生活设施基本位于15分钟圈内,因此只要实施局部微改造提升即可。人口密度1-3万人郊区,仍有较多不能满足15分钟圈要求的住区,可通过规划建设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低于1万人/平方公里的远郊,现状存在较大差距,且要实现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成本过高,建议降低标准,因地制宜创建15-30分钟社区生活圈。

王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社区生活圈的健康视角:健康社区理念与设计实践探索》


社区生活圈需要关注居民健康。健康社区理念是:在社区中提供个体追求健康的激励;保护地方特色,保障多样化服务;促进社区个体与公共资源的紧密联系,并关注社区发展的整体健康性。

在规划实践中,主要可采取四项措施打造健康社区:

一、以邻里中心为核心,提升土地混合使用,打造健康空间单元;

二、提升公共交通使用率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

三、营造公共开放空间,在街区内部发展网络化的慢行系统;

四、有机更新,通过“微绿网、微渗透、微体验”,提升社区的韧性和健康性。

一个好的社区生活圈,应该是一个健康的社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社区生活圈规划需要考虑到社区内个体的健康和社区整体的健康;

二、社区生活圈规划需要明确生活圈内的健康风险;

三、社区生活圈规划需要提升生活圈内的健康要素和资源。

黄瓴,重庆大学教授


《城市社区生活圈五问》


城市社区生活圈是一个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综合的、复杂的社会空间。围绕“社区生活圈理念怎么落地?”这一核心目标,形成五个问题的思考:

一、社区生活圈概念如何在地性转译?由于社区的在地性特征反映出不同地方的生活价值观。社区生活圈理念的落地应充分考虑社区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性。

二、谁的生活圈?这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反映出不同的社区人对社区不同的依赖度。需要细化不同的人群需求,从不同的空间尺度和设施供给制定精准策略。

三、新建地区与存量地区有何不同?由于城市新建地区与存量地区的区位环境与社会空间形态差异巨大,相应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应有不同策略。新建区可以依据新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2018)落实社区生活圈理念,存量地区在参照标准的同时,应当整合存量资源条件和需求,遵循共享原则,制定与环境适宜的规划策略。

四、社区生活圈规划如何与当下规划(空间)、市政(设施)、民政(服务)等的衔接与整合?需要从政策机制上搭建协作规划平台,通过不断沟通协调达成共识,坚持弹性与创新并重。

五、规划师的角色与作用?规划师通常以规范、标准等法定文件为依据的规划方法亟待转型。社区生活圈规划需要更详尽和精准的实地调查和预期,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目标与策略;同时需要具备长期跟踪和适时调整工作态度与应变能力,将社区生活圈规划看成是一个过程规划。

武凤文,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轨道+动态社区生活圈》


轨道交通是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是很多社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轨道+动态社区生活圈”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什么人——动态的生活圈的缘起。按居住人群特征,社区生活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成熟型社区,是分布在老城或旧城的老旧小区,社区内50%~60%是老年家庭,大部分“先有社区,后有轨道交通”;第二类是成长型社区,由年轻家庭或老年家庭+年轻家庭组成,具有“先有轨道交通,后有社区”的特色,大部分位于远郊与新区。

二、做什么——生活圈的主要内容,我们根据所在区域人的不同需求,进行不同生活圈的设置。

三、如何做——生活圈的不同人群需求。

主要工作包括三个方面:

一、政策影响。例如二胎政策,对家庭人员构成影响很大,同时也影响生活圈的设施配置。

二、网点布局。如何画生活圈?是相切?还是相交?相邻社区里的同类服务设施如何布局,既节约用地又满足服务需求。

三、量的测算。服务设施的量是动态的,永续的。

四、社区生活圈的未来。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动态的、永续的,社区生活圈的布局、空间、类型以及圈层也是动态的,要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康的、共享的、友好的、安全的社区生活圈是我们永续的目标。

整理人:刘旭辉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年会观点 | 学术对话二十一: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生活圈规划
来自微信公众号:同济规划TJUPDI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年会观点: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生活圈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