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街道设计导则:街道演变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自然资源 城市 住区 推荐 山东 大数据 导则 工业 规划 国家 用地 空间 方案 美国 建筑 文章 交通 青岛 设计 城市规划 南京 国际 如何 道路 目标 街区 规划设计 数据 活力 街道 保护 智慧 管理 公共空间 自由 德国 美丽 步行 居住 出行 展示 中共中央 布局 研究 街道设计导则 特色 以人为本 系统 铁路 研究院 开放 规划局 空间设计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青岛规划研究的文章,摘录如下:

街道,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是组织城市空间的基础骨架,更是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位市民共同的记忆,是人民获取城市印象、寄托城市情感的重要对象。街道,已经逐渐成为展示城市多元文化的重要窗口。

过去的几十年城市快速发展,“以车为本”城市道路建设片面注重机动车的通行,造成了道路过宽,步行空间大幅压缩,街区活力、出行安全面临着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要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在此背景下,“以人为本”的街道设计与建设逐渐成为中央与地方规划建设领域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青岛市街道空间丰富多元,有百年商业中心的中山路、繁华活跃的台东商业街、文艺范十足的大学路、极具特色的波螺油子、滨海风情的东海路……为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结合“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建设美丽青岛三年行动”,将街道设计作为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切入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青岛市街道设计导则》,由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建筑大学慕启鹏老师团队牵头编制,邀请清华大学龙瀛老师团队、中国海洋大学环科院团队参与导则的编制工作。

《导则》的编制突出本土特色,因地制宜,围绕“特色、活力、友好、安全、绿色、智慧”六大目标形成设计策略和导引,从“空间设计、交通设计、海绵设计”三方面提出详细的设计图则。《导则》重点从时空背景下探讨如何塑造街道特色,提出海绵低影响建设指引的绿色街道设计要点,应用大数据从建成年代、道路等级、功能类型、周边环境四个方面对1209条街道进行编码与分类,并对“变配电箱、公共座椅”等37项物质要素提出设计建议,促进街道人性化转变,使街道成为承载市民生活的公共空间。

本文在此重点介绍青岛街道演变,其他系列内容将有更多的文章继续跟进补充。

青岛的街道长什么样子?红瓦绿树、碧海蓝天?No No No,故事要从遥远的光绪帝讲起。

大清还没亡的那些年,青岛被朱批下旨作为军事海防重镇。那时的青岛还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建设,道路规划仅分为2级。受到古代里坊制的深刻影响,一级是经过规划的城市性干道或次干道,道路宽度为 4 米左右,主要是可通行骡马车的土路;另一级是居住区的生活性小巷,大多数在2 米左右,其布局更加致密。

后来,德国占领青岛,1897-1914 年可以看作是青岛在规划指导下作为一个现代城市的形成期。德占时期的青岛规划移植了代表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先进水平的现代城市规划的范本与蓝图,并对青岛进行了现代城市规划,青岛的城市雏形基本形成。这时期青岛的街道形态与各种功能区相对应:欧人区主要为壮丽风格 + 网格式;华人区主要为单一网格式;工业和港口城区以图形式为主。

1918年,日本殖民者首次占领青岛,在原规划建设的基础之上对青岛市区进行了扩张规划,新规划方案的市区沿胶济铁路和胶州湾东海岸线向北缓缓展开。日本殖民者在新建城市均采用网格道路系统,仅在德占时期曲线形道路的建成区周边、弯曲的岸线周边、受到铁路线走向影响的地区周边略作调整。

1922 年 12 月 10 日,北洋政府接管青岛,实施《青岛市暂行条例草案》。城市建设沿用原有规划,保持德日城市规划理念的连续性。南京政府介入之后,开始统筹规划。城市建设方面,推行了多种城市规划措施推动城市发展。在市区空地进行扩建,充实原市区。其中,八大关 - 太平角地区为青岛城市建设史中的经典之作,街道形态均为网格式,八大关接近当时美国联邦住宅管理局倡导的“自由式”道路形态特征,包含更多曲线形态街廓,太平角的街廓尺度更大,长短比的比例接近 1:1.5。齐东路 - 栖霞路 - 莱阳路一带的建筑均具有优美的山、海景观,构成了今天青岛老市区最具山地特色的城市街道,自由活泼的路网系统形成了青岛第一个自由式形态城市分区。

台西镇内部的街道系统十分尊重地形特点,将德占时期的网格式道路形态,改建为“同心圆 + 放射” 的道路形态,街道形态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在日本第一次撤出青岛后这段时间内,青岛的城市规划逐渐成熟,城市范围得以扩大,各地区街道形态也得到了相应的规划。

1937年,日本再次侵占青岛,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主要集中在市北区及台东镇,扩建了港口,及临港的工业企业,机场、公园、绿地等也有了初步规划。

1945年日本投降战败,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城市规划由于内战爆发而被搁浅。

新中国成立后,1958 建设部在青岛召开全国城市规划座谈会,使国家城市建设领域对青岛的城市形态风貌有了完整的认识,对青岛城市风貌保护开始重视起来。1987 年后我国总体上仍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受到城市用地的制约。但 1981 年规划中也曾尝试在城市整体尺度层面上调整城市形态,采取“带形城市 + 组团式布局”的城市形态。1989 年在原有 3 个组团的基础上增加了东、西 2 个组团,形成了城市中心东移的发展构想。

1995年之后青岛城市规模不断扩张,这段时期城市街道形态主要以“网格式”为主,城市道路等级分明,间距不断扩大,道路越来越宽。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尤其进入21世纪后,部分老街区和里院建筑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城市的形态由过去紧缩、致密、连续,逐渐变为粗放、松散和不连续。

青岛,这座有着多种文化交织、历史积淀丰富的城市,其大都市风貌正在徐徐展开,在新的时期,青岛的街道应该既安全又有效率;既尊重历史又面向未来;既富有活力,又美丽时尚,还不失青岛自己的个性和魅力;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到呢?


文章来自:青岛规划研究

您现在看到的是 Upnews (规划头条)博客文章,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青岛市街道设计导则:街道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