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城市更新 中国 北京 上海 城市 住区 推荐 工业 社区 国家 规划 用地 空间 调查 案例 土地利用 服务 建筑 交通 住房 农业 生态 人口 设计 热点 城市规划 城市居住社区 街区 中心城区 数据 规划设计 理论 模式 宜居 居住 布局 研究 居住社区 特色 研究院 政策 活动 行为 区域 环境
🔊 提醒:这是一篇2016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不同居住区域类型的空间组合形态, 它同时具有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双重属性(廖邦固,2008)。城市居住空间的变迁和重构的研究对于研究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城市物质空间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城市发展的过程和变化机制研究城市居住空间的变迁,能从功能和形态角度识别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居住空间变化特征,并进一步了解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变化的规律。


居住空间是一个以社会成员为元素,社会活动为内容,社会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空间,是个体参与城市、国家、社会活动的载体(张京祥,1998)。城市居住空间研究的主要学派有生态学派、新古典学派、行为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学派等(刘旺,等,2004)。



图:城市居住空间研究的主要学派(刘旺,等,2004)




1国内研究重点

居住分异(Residential Differentiation)是指具有特定特征和文化的人群在城市中居住在一起从而形成特色邻里的倾向,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对城市空间资源的占用状况(彭敏学,2005)。

国内研究的重点是居住区布局与规划的研究;居住空间结构及其分异研究;住宅郊区化研究等。针对城市发展中的土地资源集约化、住宅宜居发展等,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侧重居住空间的社会视角研究(如,空间的分异、隔离及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的住宅问题)、住宅郊区化与土地资源问题、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微观机制等(刘旺,等,2004)。




2上海居住空间形态

近年来,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社会空间和居住空间的研究成为了热点。廖邦固等基于1947-2000年的9个时期上海土地利用遥感调查GIS数据集,对上海中心城区的居住空间演变进行的细致的研究(2008)。他们认为居住区类型数与混合居住区类型数的波动变化一致。单一居住区与混合居住区共同反映居住区内土地利用的均质程度-单一居住区内土地利用呈均质性,混合居住区内土地利用呈异质性。

上海中心城区的居住结构演变的由简单的组团结构向复杂的扇形、圈层和组团综合模式演变(廖邦固,2008),1988年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对城市空间格局有重要影响。经过分析居住区内部用地构成,得知工业用地和市政商服用地在街区尺度上影响并主导了居住区类型的变化。



图:1947-2000年上海中心城区居住区类型分布图(廖邦固,2008)



图:居住区空间格局演变模式(廖邦固,2008)


 


宣国富等(2006)结合人口普查数据对上海进行了社会区分析,得知上海城区社会区可划分成 6 种类型: 老年人口集中的旧城区、高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单位公房居住带、人口导入的新建住宅区、外来人口聚居区、农业人口散居区。城市社会空间在整体的同心圆结构基础上呈现出与扇形、多核心结构的综合。



图:上海中心城社会区空间结构模式图(宣国富,等,2006)


 


为了深入研究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分异的演变,廖邦固等采用了4中分异度测度模型,对上海中心城区1947-2007年11个时期的各类居住用地进行了分异程度的计算。结果显示,1949年前空间分异严重,计划经济时期有所降低,转型期则又明显上升。基于居住用地类型的视角进行不同时期居住用地空间分异的研究发现,居住分异的直接原因是新式住宅的建设和旧城的改造,深层次原因则是土地使用制度的变迁和城市空间组织模式的转变(廖邦固,等,2012)。



图:1947-2007年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用地面积比例变化(廖邦固,等,2012)



图:1947-2007年不同时期居住用地类型与分异度之间的关系(廖邦固,等,2012)


备注:高等级居住用地:花园洋房/别墅(R1)和解放前的高层公寓 (1947年的R2);中等居住用地:1947-1979年的里弄住宅(R3)、工人新村(1947年以后的R2)和商品住宅(R2N);低等级居住用地:棚户简屋(R4)、1979年以后的里弄住宅(R3)。




3居住分异的影响机制

大城市居住空间向外围扩展是城市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主要的建设模式有交通引导发展(TOD模式)、服务引导发展(SOD模式)和生态环境引导发展(EOD模式)三种(邹卓君,2003)。她认为总的来看,居住空间扩展方式与居住空间拓展战略及居住区建设模式直接相关。


图:TOD模式图、SOD模式图、EOD模式图(邹卓君,2003)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机制受到市场宏观控制和个体择居行为机制两方面的影响(吴启焰,等,2002)。目前上海城市社区的六个变化趋势是:社区分层与隔离的加剧;社区内部异质性的加深;社区脱离单位控制、市民利益社区化;现代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淡化趋势;社会老龄化在部分社区中凸现;城市更新过程社区弱势特征的延续(王颖,2002)。




4居住分异的解决途径

城市居住分异现象在我国越来越明显,社会居住的分异对社会和谐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需要进行有效控制。苏振民等认为混合居住是一种解决社会空间分异的重要途径,包括中间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混合居住、中间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的混合居住(苏振民,等,2007)。此外,还需要从物业税、公共投资和社会住房保障方面实施相关的政策,推进混合居住的发展。

刘冰等(2002)从规划角度对居住水平差异、社会阶层分化、居住价值取向等方面研究城市居住空间分析,并针对公共设施、外部环境、社区文化、交往空间、住区更新、综合服务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廖邦固, 徐建刚, 梅安新.1947-2007年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分异变化——基于居住用地类型视角[J]. 地理学报,2012,31(6):1089-1102.


[2]廖邦固, 徐建刚,宣国富,等.1947-2000年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J]. 地理学报,2008, 63(2):195-206.


[3]刘冰, 张晋庆.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规划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2002,26(12):82-89.


[4]刘旺,张文忠.国内外城市居住空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4,19(3):6-11.


[5]彭敏学. 大都市中心区居住空间的变迁与重构——基于上海市静安区的案例分析[J].华中建筑,2005,23(2):96-99.


[6]苏振民,林炳耀.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控制:居住模式与公共政策[J].城市规划,2007,31(2):45-49.


[7]王颖. 上海城市社区实证研究——社区类型、区位结构及变化趋势[J].城市规划汇刊,2002,(6):33-40.


[8]吴启焰,张京祥,朱喜钢,等. 现代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机制的理论研究[J].人文地理,2002,17(3):26-31.


[9]宣国富,徐建刚,赵静. 上海市中心城社会区分析[J].地理研究,2006,25(3):526-537.


[10]张京详.国外城市居住社区的理论与实践评述[J].国外城市规划,1998,(2):43-46.


[11]邹卓君.大城市居住空间扩展研究[J].规划师, 2003, (11): 108-110.


 


本文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展研究中心陈星供稿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上海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