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要理顺的新发展思路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城市 推荐 城镇化 一体化 规划 工业 国家 空间 服务 新型城镇化 国土 融合 镇规划 生态 人口 发展战略 国际 单元 目标 产业 新技术 可持续 创新 平台 保护 管理 模式 健康 开发 布局 研究 公共服务 以人为本 低碳 系统 开放 区域 物联网 边界
🔊 提醒:这是一篇2014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同时也面临许多突出问题,需要进行重大的战略调整。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总结过去多年来我国推进城镇化的经验教训,立足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环境,对于我国城镇化战略进行继承、调整和优化,促进我国城镇化持续、健康、稳定和高效推进。

(一)新型城镇化的多项“协调”


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城镇化进程的现状特征和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性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协调”:

第一,协调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依托城镇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聚集产业和人口,缓解部分大城市由于人口膨胀和产业粗放带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压力,保障城镇化的质量、效益和福利,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推进。

第二,协调工业化和城镇化。引导工业化从粗放、速度型转向集聚、效益型,改革完善制约农民进城和流动的体制机制,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促进工业化引领城镇化、城镇化支撑工业化。

第三,协调大、中、小城市发展。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功能配套完善为原则,合理控制大城市过度扩张,加快健全中小城市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引导人口和产业集中集聚,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有序发展格局。

此外,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性还包括协调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就地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协调流出地和流入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等。

(二)新型城镇化的四个有利于


按照从近期到远期的顺序,推进新型城镇化至少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战略意义,可以简单概括为4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和瓶颈约束。过去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市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但同时付出了资源环境方面的巨大代价,在某种程度上推行的是粗放式、外延式和速度型城镇化进程。资源环境严峻的现实表明我国必须走集约化、紧凑型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二是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差别。传统的城镇化过于注重城市的开发建设和功能完善,忽视农村地区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改善,导致人口、资金和技术等要素主要流向城市,造成农村凋敝和“空心化”问题突出,城乡收入、生活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等差距明显扩大,尤其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城乡差距问题更为突出。因此,迫切需要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和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三是有利于控制地区差距扩大。由于地理区位、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近几年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东部地区,但总体上没有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态势。地区差距的扩大,对于加快实施以区域协调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提出了迫切需求。

四是有利于有效扩大内需。我国有13亿人口的巨大潜在市场,又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必然蕴含巨大的内需。这就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合理引导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投资需求,着力挖掘培育农民进城转为市民产生的消费需求,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供长远支撑和根本保障。

(三)新型城镇化的四个对策


新型城镇化是一项战略性系统工程,需要长时期、各方面共同努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切忌盲目求快,一哄而上,需要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分阶段制定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一是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倡导集约、绿色、循环、低碳等先进模式和技术,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保障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性;加强信息网络技术推广应用,着力加快“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重大技术突破,促进知识经济和技术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城镇化实现成本下降、效率提高、综合效益改善等多重目标兼顾并重。

二是明确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分工和空间布局。要促进生产功能配套、完善和高效,引导生产要素空间集中集聚,发挥生产领域的经济效益;促进生活功能安全、便捷和舒适,合理布局生活性设施和业态,发挥生活领域的社会效益;促进生态功能平衡、稳定和可持续,保障生态系统不同类型单元规模和边界,发挥生态领域的环境效益。

三是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创造的环境。要合理统筹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注重提供就业机会和打造创业平台,为提高收入和消费水平提供支撑;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开发和利用,发挥企业主体和政府引导扶持作用,促进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提升城镇化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意识;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培育自主品牌,促进创新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增强产业和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夯实实体经济对于推进城镇化的坚实基础。

四是实行精细化、人性化和国际化管理模式。随着技术进步和物质文化水平提高,需要加强精细化的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满足日益拓展和深化的城市功能和服务需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应对未来城镇化进程衍生出来的更多人性化需求;着眼经济全球化趋势潮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对接,提高对外开放度,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国际化水平。

原文来自: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高国力
原文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新型城镇化要理顺的新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