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强:中国的碳中和道路不是直线而是曲线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碳达峰 城市设计 中国 上海 碳中和 城市 国土空间 推荐 城镇化 江苏 大数据 规划 工业 国家 空间 年会 建筑 方案 新区 设计 国土 生态 片区 2020年 如何 规划设计 道路 产业 目标 数据 智慧 创新 平台 主题 报告 展示 空间治理 布局 研究 数据库 治理 政策 特色 联合国 气候 同济大学 区域

本文根据吴志强院士2021年10月16日主题报告整理。“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治理”研讨会暨2021中国土地经济学年会、2021年江苏科技论坛分论坛。

长期以来始终坚持在绿色生态领域的研究,早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举办全球屋顶绿化大会,集聚并展示了大量绿色技术。

在全球碳中和时代,各国都要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的贡献。2006年联合国大会上,瑞典宣布将成为全球第一个country beyond oil 。

而国家想要不用石油,城市就要先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我们组织了瑞典三所大学以及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六所学校学生共同探讨“城市如何超越石油”。

“碳中和”雄心下,瑞典通过国家立法设定2045年达到碳中和,大部分国家通过政策承诺或政策立法手段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明确宣布3060两大目标。

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也是必然要达到的目标。

碳达峰但不是一条两点之间的简单直线,而是精准的曲线选择,这是中国特色、地方特点、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如何选择一条绿色的、智慧的、创新的发展路径,是出给各个城市的、考验城市文明高度的智慧考题。

回顾中国人均碳排的变化,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从1960年的1。2吨/人·年到2016年的7。2吨/人·年,增加到6倍。人均碳排放量增长1960——1964年,1979——1983年,1996——2000年,2012——2016年分别经历了几波周期性下降。

全球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随着城镇化的人越多,人均碳排也在升高。如果将全球国家划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类,同样的城镇化率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数据要远高于发达国家,而中国碳排数据更加突出。

中国到底哪里在碳排?

如果分别从2010、2015、2020年三个断面来看,碳排放密度与中国城市极其相关。

总体来看,城市市民碳排放量大体相同,造成差异的就在于第三产业不同的布局配置。

碳中和发展不是“短跑运动”,需要精准方案、需要数字测试、需要不懈努力。

需要依托智能技术,对家园、城市、区域、国家不同层面进行智能治理的长效维护,呵护地球生命。

近期,基于CBDB城市大数据库对各个城市进行了精准的预测。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新区规划设计优化技术”中,架构全球城市绿色设计智能平台。

(1)实时计算设计方案的碳排、碳汇平衡,科学辅助碳中和城市设计布局优化。

(2)从国家层面、片区层面、项目层面的碳排和碳汇进行平衡和跟踪。

(3)在平台上调整建筑形态、建筑层数、建筑类型都可以实时计算碳排、碳汇。

结语

碳中和发展要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同时,在新时代生态文明背景下,以科技动力策源,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智能碳中和道路。

站在2021年,面向2030年,我们需要快速精准找到碳中和的发展曲线,展现中国的能力和实力,完成历史使命,作出中国人作出对世界的贡献。



您现在看到的是 Upnews (规划头条)博客文章,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吴志强:中国的碳中和道路不是直线而是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