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旅游产业发展重点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城市 自然资源 规划 推荐 一体化 设计 可持续发展 交通 京津冀 服务 生态 新技术 会议 产业 历史文化 协同发展 协同 基础设施 智慧 可持续 平台 旅游发展 健康 政策 布局 互联网 公共服务 共享 活动
🔊 提醒:这是一篇2016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旅游业作为能够促进区域联动、推动公共服务衔接、加快消费集聚的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旅游产业的协同应成为重要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推动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关键是实现旅游产业链的整合,让京津冀旅游产业中的各种资源、要素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合理分配和组合,使产业结构达到最优化。

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区域旅游产业链整合政策制定。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京津冀三地多次召开旅游协同发展工作会议,确定并完善细化了协调机制一体化、市场营销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规划布局一体化的举措。今后还应进一步深入合作,加强顶层设计,为三地旅游产业链的整合提供有效保障,推动分工合作,防止同构性、同质化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无缝对接。


京津冀旅游产业链整合,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其中交通必须先行。应进一步推进京津冀交通基础设施在规划、建设和技术标准等方面有效对接,加快构建一体化大交通。同时要统一京津冀三地交通运输信息服务标准,实现区域旅游无障碍化通行;大力推进景点之间的无缝对接服务,使游客充分体验一站直达的轻松惬意。

因地制宜,形成复合型旅游产品。


京津冀三地旅游资源相互联系又各有特色。作为文脉相通、山川相连的旅游区域,京津冀无论是人文资源,还是自然资源,合则互补共赢,分则割裂整体。因此,在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要有全局观念,因地制宜,通过“黄”(皇家历史文化)、“蓝”(海滨旅游)、“红”(红色旅游)、“绿”(生态旅游)、“俗”(民俗旅游)之间的多种结合,形成复合型旅游产品,带动区域联动发展。

加强休闲服务体系建设,延伸旅游产业链长度。


我省境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城市旅游发展却相对薄弱。应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整体接待水平,加强休闲服务体系建设,延伸旅游产业链长度,提高产业链价值。同时,相关服务企业应在此过程中不断整合壮大。例如,京津冀的餐饮企业可以对其上游企业(农产品种植、加工企业等)和下游企业(运输企业、销售企业等)进行整合,使其向上游拓展,向下游延伸,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打造京津冀旅游信息共享平台,推进“智慧旅游”。


京津冀三地应在各自旅游网的基础上,尽快打造统一的“京津冀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将旅游资源全面整合,持续推进智慧旅游。智慧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等方面的信息,让人们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

建立健全运行机制,维护产业链健康发展。


产业链的运行机制主要有利益分配机制、风险共担机制、竞争谈判机制、信用契约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监督激励机制等六种。建立健全京津冀旅游产业链的运行机制,促进产业链各节点企业间加强沟通合作,有助于京津冀旅游产业链的健康运转,推动京津冀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京津冀旅游产业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