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陕西省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实践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 推荐 城镇化 规划 社区 公共服务设施 一体化 西安 建筑风貌 生态环境保护 特色小镇 空间 土地利用 工业 新型城镇化 建筑 交通 专项规划 设计 城市群 新区 服务 用地 农业 镇规划 人口 2020年 历史文化 协同 单元 生态 景观设计 街区 产业 协同发展 基础设施 陕西 道路 修复 历史街区 目标 探索 活力 创新 融合 规范 平台 展示 建设用地 住房 现代化 模式 居住社区 布局 详细规划 高铁 教育 环境保护 政策 居住 公共服务 产城融合 小城镇 系统 宜居 保护 供水 产业园区 管理 特色 开发
🔊 提醒:这是一篇2016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二是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三是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带来机遇,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机遇。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抓住小城镇快速发展的机遇,2011年起在全省启动了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建设,采取专项资金引导、土地指标支持、专业人才帮扶、目标责任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示范引领全省小城镇快速发展。重点示范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建设之初的44.7%增加到2015年的56.0%,吸纳进镇人口51.3万人。现将《陕西省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实践》印发各地,供学习参考。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陕西省委省政府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重大战略,提出了“建好西安、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优社区”的总体思路,特别是把特色小城镇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从2011年起,在全省启动了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经过5年的努力,初步探索出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就近城镇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一、发展特色小城镇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陕西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落后于全国步伐,特别是小城镇规模较小、设施落后、缺乏特色,是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短板之一,是陕西追赶超越的重点所在,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一)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新型城镇化要求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多年来,全省农业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房价高企和资源紧张,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后果。按照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到2020年,城镇化率要达到62%,约770万农民进城落户,如此多的人口进入大城市,既会加重“城市病”,也给政府解决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带来巨大的压力。从2011年起,陕西启动了特色小城镇建设,目的是按照“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水平相当”的原则,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建成富民宜居强镇,成为农民进城落户、创业的良好平台,促进农民就地城镇化,有效缓解城市的压力,提高全省城镇化率。

(二)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平台。加快城镇化特别是特色小城镇建设步伐,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群众过上美好生化新期待的迫切需要。2010年,陕西省城镇化率仅为46.5%,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县域城镇化水平仅为34%,基础设施滞后,承载能力不强,产业基础薄弱,有特色产业的镇不到20%,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不仅拖累工业化的进程,也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一个瓶颈制约。亟需通过建设一批基础设施环境良好,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健全,对产业和人口集聚具有强烈吸引、功能相对完备的小城镇,为农民提供低成本的城镇化选择,加快缩小农民收入差距和生活质量差距,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三)探索推动小城镇建设的科学方法。近10年来,陕西小城镇建设经历了从全面铺开到重点突破的发展历程。2006年,全省开展“千村百镇”整治建设工作,每年提升1000个村,100个镇设施建设水平和村容村貌。2008年,启动了“关中百镇”和陕南陕北各50个镇建设,省委、省政府给予每镇100万元的启动资金。2009年,省委、省政府又做出107个重点镇建设的部署。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城镇化有了一定推进,但各方面因素制约,小城镇整体规模较小,经济总量不足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改变,难以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需要突出重点,收紧拳头,集中力量,按照建设农民幸福家园的模式与标准建设重点示范镇,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带动旅游产业,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作为推进小城镇建设的两个抓手,为全省城镇化建设探索新路、做出示范。

二、陕西特色小城镇建设总体情况

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2011年3月,确定了31个重点示范镇,采取专项资金引导、土地指标支持、专业人才帮扶、目标责任考核等一系列措施,目标是建设成为县域副中心,成为农民进城落户和创业的平台,2013年7月又增加了4个沿渭镇,总数达到35个。同时,为充分保护历史遗存、传承传统文化,又确定了31个文化旅游名镇(街区),通过保护修复、打造特色、开发旅游、实现富民宜居,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35个重点示范镇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示范引领全省小城镇快速发展。

(一)多措并举,统筹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

一是资金引导,土地支持。省政府对省级重点示范镇连续五年给予每镇每年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并单列1000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对于31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从2013年到2015年,省上分批次给予每镇(街区)200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省级财政给予每镇每年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二是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按照建设城市社区和农民幸福家园的标准,紧紧围绕地域特色、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组织编制了重点示范镇的“一镇一模块”规划。对于8个沿渭省级重点示范镇,发挥渭河生态资源优势,做好规划模块设计、滨水景观设计,打造特色各异的渭河景观带。对文化旅游名镇(街区),突出历史文化、景观资源特色,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分类指导历史街区建设。

三是项目带动,加快建设。坚持把项目带动作为推进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抓手,按照《陕西省重点示范镇标准(试行)》,分别制定了35个重点示范镇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街区)三年及五年建设目标,将建设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建立项目库,按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先行的原则合理安排建设时序,逐月开展项目督查,确保小城镇建设项目快速推进。

四是创新体制,激发活力。35个重点示范镇所在的县(区),通过下放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成立公用事业管理办公室,选派两批技术干部挂职副镇长,在8个沿渭镇设立副县级管委会,设立镇级财政等措施,激发了重点示范镇内生动力。

五是夯实责任,严格考核。省委省政府明确设区市人民政府对“两镇”建设总体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是建设融资责任主体,各镇人民政府是实施责任主体。建立了“月通报、季讲评、半年观摩、年终考核”的工作推进机制,每年评出10个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先进镇,年终给予每镇100万元奖励,形成层层有责、上下联动的积极的工作氛围。

(二)多点突破,特色小城镇建设成效初显

五年来,紧紧围绕经济强镇、人口大镇、魅力小镇的目标,省级各部门整合项目,捆绑资金,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行动,上下联动,多点突破,合力推进,特色小城镇发展迅速、实力增强、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凸显。

一是镇域经济快速发展。陕西省特色小城镇结合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建成了一批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聚集区、生态循环经济区、城镇化拓展新区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重点示范镇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1年的88.8%增加到2015年的95.0%,人均GDP 73226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建设之前的7064元上升到目前的11378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

二是承载功能明显提升。特色小城镇建设依托生态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老区环境整治和新区模块化建设同步推进,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35个重点示范镇完成投资479亿元,镇区面积累计扩大68.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达到36.5%,人均道路面积平均达到17.2平方米,供水普及率平均达到92.8%,燃气普及率平均达到48.5%,公厕密度达到平均每平方公里2.6个,建设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站)55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6.9%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60.4%以上,学校、医院、文体中心(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相继投用,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城镇人口加快集聚。重点示范镇建设坚持集中城镇化、就地城镇化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真正融入城镇,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各重点示范镇以各类产业园区为载体,吸引更多的人进城落户、就业、创业、置业,吸纳进镇人口51.3万人。35个重点示范镇镇域常住人口平均值为5.1万人,远高于全省镇域常住人口平均值1.4万人。目前,35个重点示范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建设之初的44.7%增加到2015年的56.0%,年均增长2.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城镇化率0.7个百分点。

四是旅游小镇雏形显现。文化旅游名镇按照“规划引领、保护修复、完善功能、开发利用、突出特色、宜居富民”的总体思路,着力构建名镇传统“形态”、传承多元“文态”、打造宜居“生态”、丰富旅游“业态”。截至目前,31个文化旅游名镇累计新建项目978个,完成投资81.9亿元,建设步入快车道,旅游效应日益显现,年均实现旅游人数1500万人次,旅游收入50亿元。

五是示范引领效果明显。2013年,省政府为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变“拉车”为“推车”,省上跟踪指导考核一批市级重点镇,按照省级重点示范镇的理念推进建设,年终评出8个成效显著的镇,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一次性奖励每镇600亩土地增减挂钩指标和600万元。此项政策市县反响强烈,纷纷抢抓机遇,制定措施,强力推进,各市共确定市级重点镇119个,一大批市级重点镇设施功能不断完善,镇区环境明显提升,政策综合效应明显。

(三)陕西特色小城镇建设几个特点

一是一体化规划,做到管控有力,突出特色。按照“规划建设一体”的总体要求,提出将镇区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融合,实行镇村一体化规划。充分发挥一体化规划的龙头引导作用,强化规划的严肃性、管控性,35个重点示范镇利用省测绘局的航拍技术监测重点示范镇规划工作。按照农民居住相对集中,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的要求,运用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方法,依托老镇区,选择集中连片用地,规划建设功能分区合理、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的综合服务新区模块,明确了基本功能定位、产业支撑、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等内容,明确制定了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各类住房项目等新区建设的模块规划和量化指标。新增加的沿渭河4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做好规划模块设计、滨水景观设计,打造特色各异的沿渭景观带。文化旅游名镇深入挖掘和充分体现地域风貌特色和文化内涵,制定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化到每一个街巷、每一栋建筑。

二是精细化建设,做到要求明确,有章可依。陕西省委、省政府依据相关规范,制定了详细的建设标准,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改造、住房建设等5个大类、29个分类严格规定了建设实施标准。按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先行的原则合理安排建设时序,逐月开展项目进展排名,确保小城镇建设项目快速推进。对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坚持进行分类推进,对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的镇,加大旅游开发投入,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产业;对人口规模小,历史文化遗存分散、交通不便的镇,以保护修复为主。

三是特色化建设,做到文化传承,风貌显现。陕西是中国十三个封建王朝建都地,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2013年全省启动了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后,各镇抢抓机遇,迅速启动了历史遗存修复、综合环境整治以及配套设施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加快现代建筑改造,名镇传统街区风貌显现。为了切实做到对文化传承不留遗憾,全省遴选90余名专家开展一对一指导,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特色,逐步形成了红色教育、宗教历史、自然生态、边塞风光等特色城镇雏形。

四是系统化推进,做到产城融合,协调同步。重点示范镇按照 “加快建设新区、改造提升老区、整合镇域社区、发展产业园区”的工作思路,四位一体,同步推进,着力提高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按照城市社区的模式创新管理,把为民服务、便民服务延伸到居住社区。按照“一镇一业、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思路,把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载体,依托特色优势,明确产业定位,不断打造和延长产业链。以农产品加工、能源转化、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为重点,培育了一批市场前景看好的主导产业;引导重点项目和工业、教育及养老等项目向园区布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协同发展,构建了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各具形态的发展格局。

五是动态化管理,做到科学评价,有效激励。为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陕西实施项目化管理,将建设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建立项目库,按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先行的原则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制定目标责任考核措施,由省政府对各镇的建设情况进行考核,逐月开展项目进展排名,实行动态化考核,形成比进度、争排名、重效果的良性竞争氛围和考核奖励机制,推进特色小城镇镇项目建设实施。考核采用听取汇报、民主测评、实地查看等多种形式,对重点示范镇建设实施“月通报、季讲评、半年观摩、年终考核”的工作推进机制,每月对各镇工作情况进行汇总排名,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对考核成绩靠前镇的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提拔使用。从2014年开始,各镇1000万元专项资金留下300万元,实行“以奖代补”;从2015年起,省委省政府集中每镇剩余的300万元专项资金,对各镇实施分层次奖励,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争先创优、奋力赶超。

六是制度化创新,做到政策一致,服务均等。重点示范镇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来吸引聚集群众,使进城农民能够享受与城市一样的服务和生活。全面放开户籍限制,已登记为城镇常住户口的进镇农民和申领居住证的流动人口,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待遇。加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将进镇农民工子女纳入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范围,免除学杂费。将进镇群众纳入了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享有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9%,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3%。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实现了应保尽保。建立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275个,劳动力培训人次较2011年建设之前增长91.8%以上,经过就业培训实现就业人数增长57.7%,确保进镇群众“进的来、稳得住、能致富”。

三、下一步工作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全面落实新型城镇化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陕西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引,把特色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全省小城镇发展上水平的引导性工程,推动农民就近城镇化的民生工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样板工程。

一是强化示范特色。继续按照集中力量、择优培育、突出重点、逐级推进的原则,抓好35个重点示范镇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到2020年,将重点示范镇打造成为县域副中心,将文化旅游名镇打造成为文化内涵厚重、建筑风貌鲜明、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并着力打造一批市级特色小镇,培育出5个左右镇级市。

二是打造空间特色。充分发挥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省打造两大小城镇集聚带:渭河沿线小城镇集聚带、秦岭北麓小城镇集聚带,以及十一个小城镇集聚区:彬长能源基地小城镇集聚区、铜川工业走廊小城镇集聚区、帝王陵大遗址保护小城镇集聚区等十一个小城镇集聚区。

三是凸显地域特色。针对关中、陕南、陕北三大地理单元自然特点,对三大区域小城镇进行分类指导,构建鲜明地域特色小城镇。在关中地区,主要依托关中城市群辐射带动小城镇建设,并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大遗址保护。陕北地区以产镇融合谋求发展,依托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并彰显陕北小城镇黄土文化、红色文化特色。陕南地区小城镇与陕南移民搬迁、保障性住房相结合,重点打造陕南古镇旅游品牌,推进小城镇全面发展。

四是营造文化特色。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地域文化差异显著,应在小城镇建设中体现。关中应凸显古朴浑厚特点,体现汉唐建筑风貌,陕北应以黄土风情为主线,凸显厚、旷、豪、淳文化特点,陕南应凸显巴蜀、徽派等风貌特点,与山水空间相呼应。

五是夯实产业特点。具体包含农业生产基地型、工业发展带动型、物流集散带动型、移民搬迁聚集型等多种类型。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官方:陕西省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