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铁城市”?武汉怎样打造“地铁城市”?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空间规划 北京 上海 城市 推荐 乡村 一体化 社区 规划 武汉 生态环境保护 新加坡 空间 产业发展 用地 案例 土地利用 服务 交通 地下 融合 生态 设计 轨道交通 人口 国际 如何 道路 目标 产业 保护 公共空间 模式 开发 宜居 出行 居住 地铁 布局 研究 公共服务 综合体 系统 环境保护 运营 通勤 区域 办公
🔊 提醒:这是一篇2016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

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的发展目标。如何助推城市升级?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编制的“地铁城市”规划给出了答案。


一、修了地铁就是地铁城市?NO!三大特征衡量 “地铁城市”


“地铁城市”,顾名思义,前提条件当然是要有地铁。那么,有地铁的城市就能叫做“地铁城市”吗?看看我国的“首堵”北京,已运营的地铁线路长度527km(2014年)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可是“摊大饼”的圈层蔓延与地铁廊道脱节、地铁站周边规划建设缺乏整合、道路拥堵愈发严重……种种问题告诉我们,北京不能算是“地铁城市”。

那么,什么是地铁城市呢?根据我们对东京、香港、巴黎等国际上公认地铁城市的研究,只有地铁与城市功能融合发展的城市才称得上是“地铁城市”。具体来说,地铁城市有三大特征:(1)以轨道交通作为骨架支撑多中心的城市结构和综合交通网络结构;(2)依托轨道交通走廊和轨道枢纽建设集聚居住和就业;(3)以轨道站点位核心,进行商业、商务、文化、交通等复合功能的地上、地下一体化紧凑开发。


二、为什么武汉要打造地铁城市?为经济更为民生


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陈伟副总工介绍,建设地铁城市不仅仅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支撑,更是关系市民通勤出行、会友娱乐、购物休闲的方方面面。

一是将城市大格局和功能结构“捆绑”在轨道系统之上,通过直接、紧密联系出行地和目的地压缩城市“时空”距离,以轨道枢纽作为核心功能产业和密集就业岗位的触发器,围绕轨道站点的高密度、高复合建设,赋予轨道网如人类“大脑突触”一般的生命力。

二是将市民的“衣食住行”全面捆绑在轨道系统之上,建立以轨道为核心的就业、出行、购物、休闲生活模式,在实现了“轨道交通,从不堵车”的基本功能之后,更是将轨道站点打造为“地铁城市”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快节奏的通勤族搭乘轨道交通、爱时尚的购物族集聚轨道综合体、慢生活的“文青”享受轨道文化、求安逸的“银发”乐享轨道上社区服务……

三、如何打造地铁城市?三大策略告诉你路在何方


1、城镇一体化:从“拳头”到“指头”

东京通过轨道交通引导新城发展,实现城市功能重构;轨道交通引导哥本哈根城市按照指状形状发展;轨道走廊引领上海多中心发展,实现区域一体化。这些案例告诉我们:依托多层次、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由“拳头”向“指头”延伸,实现特大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网络化演变是特大城市发展的根本出路。

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老大”,应以全新的区域空间战略视角思考全市的空间布局,跳出主城,从区域层面讨论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框架,重视轨道发展走廊和交通枢纽在城市空间布局中的引导作用。一是在都市区范围内城市的主导发展方向上选择交通区位突出的枢纽节点,培育承担外向型区域对接和辐射职能的城市次区域中心;二是依托轨道和产业发展板块形成服务水平较高的新城中心。值得注意的是,真正有集聚效应的次区域中心不是很多,重点选择极少数有综合交通优势的新城向次区域中心培育,不要“天女撒花”,要打破传统六大新城均衡的发展思路。



2、一线一珠串:左手城市右手区域

东京主城区65%的用地位于站点周边500m范围,89%的用地位于站点周边800m的范围;香港约70%的人口和80%的就业岗位在轨道站点500m范围内;新加坡有90%的居住人口在站点500m范围。不难看出,居住人口和就业岗位在轨道站点周边形成了明显聚集,轨道线网串联着高强度的轨道站点镶嵌在城市的自然环境中。主城区轨道站点地区追求“三高”(高层商务办公、高端商业、高效率的设施配套),新城区站点地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功能完善,以保证城市生态环境和宜居效应。

届时,武汉市主城区将加大轨道沿线人口和就业的集聚,形成用地与轨道契合的发展模式。在轨道沿线及站点周边用地开发中,促进商业、商务及公共服务用地集聚,增加就业岗位,完善配套设施,使居民的“衣食住行”紧紧围绕轨道站点。在新城地铁小镇的打造中,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便利的公共交通吸引人居住、就业,打造都市乡村,使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的见水,记得住乡愁。



3、一站一中心:从”2D“到”3D“

轨道站点不仅仅是客流疏散的交通节点,更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多种要素和商业、商务、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多种功能高度复合化的城市场所。东京通过对车站空间与城市功能、空间的立体融合,成功打造了东京中城、六本木之丘、东京站等多处富有震撼力的城市形象,塑造出高品质城市工作和绿色生活的城市亮点。

根据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30年武汉将建成217处换乘枢纽,如何结合轨道枢纽站构建全新的城市功能核心和亮丽的城市名片将成为地铁城市建设的关键。借鉴东京、香港站城一体化的开发理念,将城市功能与用地布局的平面“2D”形式转变为依托轨道枢纽站点,地下、地面和地上“3D”空间协调发展、立体融合的开发模式,促进城市三维式拓展和资源集约化利用。同时,注重站点“微循环”精细化设计,注重出站口的绿化环境建设,并通过高水平的开发项目留出更多开发空间,为城市“造景添绿”。



总结一下,武汉现在就像一架载满燃油的大飞机,只等修好跑道,即可一飞冲天。武汉正在抓住轨道和城市同步建设的机会,缩小与国际城市的差距。当然,很难说地铁城市的建设就一定能让武汉成为比肩伦敦、纽约、巴黎和东京的“世界城市”!但至少,大建设从硬件上给了武汉迈入全球城市第一方阵飞跃的翅膀!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什么是“地铁城市”?武汉怎样打造“地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