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四方佛手湖当代艺术湖区:20多个国际顶尖建筑师作品聚集地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自然资源 城市 推荐 江苏 空间 用地 苏州 建筑 美国 服务 方案 交通 地下 设计 南京 生态 融合 会议 园林 国际 单元 道路 探索 建筑设计 平台 公共空间 江苏省 自由 保护 展示 美丽 设计师 布局 居住 开发 特色 开放 酒店 艺术 区域
🔊 提醒:这是一篇2016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24位世界多国建筑师在南京浦口共同设计营造了‘南京四方当代艺术湖区’,不仅过去有了‘亚洲版’,从此也有了‘世界版’。”《纽约时报》为它发过长篇报道。《华尔街日报》更夸张,租了小飞机360°无死角拍。哈佛、麻省理工、哥伦比亚大学的建筑学院更是院长亲自带队,整个学院组团来参观。感觉整个建筑界都疯了。

四方当代艺术湖区项目耗费十年,征集并建造了超过20位国际顶尖建筑师和艺术家的作品,打造出了一片集功能性建筑和多种艺术展示空间为一体的建筑生态。这里毗邻美丽的佛手湖和老山森林公园,让建筑师和艺术家能够在一片宁静,并且充满灵性的环境中施展他们各自的实践。

接下来小编带大伙进去尝个鲜,欣赏一番这些非典型性建筑之美。

理念:

1)诠释场地的自然之美;

2)保护山脊上的森林资源,使道路融合在地形之中;

3)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发扬山地开发的独特风情;

4)保护场地现有的植被和地形;

5)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

四方当代美术馆
斯蒂文·霍尔

四方当代美术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青山绿水环绕的佛手湖畔,四方当代美术馆由美国著名建筑大师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设计,比邻24座建筑大师的杰作,为公众呈现了亚洲乃至全球独一无二的艺术人文景观。

美术馆充分发掘视角转换、空间层次变化以及广阔薄雾与水域的自然优势,展现出中国早期绘画深邃交错的神秘空间特色。

美术馆是由一些平行的透视空间组成,花园墙由黑色混凝土竹模板制成,这样馆身就像一个轻质量体悬浮在花园墙之上。

通过首层展厅笔直的电梯通道,会进入二层蜿蜒的空中展廊,二层展廊悬浮在高空中沿顺时针方向展开,在到达观赏南京城远景的最佳视角处终止。

水榭
阿尔伯特·卡拉奇

别墅完全横跨于水面,是一个长方形的坡屋顶木构房屋,如中国园林中的水榭一样,创造了一个和谐的观赏与被观赏的节点,成为整个展区精彩的景观。

整个建筑分为三个部分:平台、木框架、屋顶。平台高于水面约1.5米,由木框架柱子支撑在水面以下的混凝土基础上。在平台的南端有一个坡道连接湖边的陆地,作为别墅的入口。

屋面是覆盖陶瓦的大屋顶,由一组直纹曲面组成,在中部卧室的屋面向外伸出很多,用以遮蔽阳光,保证居住空间的私密性。两端起居空间部分的屋面略微上翘以获得开阔的视线。

除了陶瓦屋面和水下的混凝土基础,整座房子的结构和围护体全部由木材建造,包括大的木梁柱、木板条以及各种地板。

三合宅
王澍

这个三面围合一面开敞的建筑,在形态上保持建筑与空间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不仅在于建筑本身,也体现在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上,是设计者对于“中国房子”范型的一次具体的操作。

这是一座对生活方式有独到思想的房子,空间不断流通,整个房子的基本状态是“睡着了”,建筑师引入的“席居”生活制度,让房子与居者似乎同为“梦游者”。

房子中间围着一方浅池,水波、睡者、房子互相荡漾。温暖的目光看着周围世界的流衍。

材料方面使用了产自苏州的水磨清砖贴面以及切割打磨的大青砖等传统材料。最神奇的是,竟然有一棵树穿破屋檐,却又觉得与房子无比和谐。

六间
艾未未

“六间”在语言上将建筑的功能和形体分解还原为基本的构成元素——-由相同体量构成的标准独立单元和连接这些单元 ( 6x6x6的立方空间 ) 的通道走廊。

在六间建筑中,这些独立单元完整地处在整齐有序并相对分离的状态。相同尺度的空间在不同的区域和时间中完成不同的功能利用。建筑南立面距道路10米,东北面对景致优美的山谷和湖泊,东南面有充足阳光和开阔视野。

“六间”的整体由清水混凝土建造。基本的几何形体明晰和富有变化灰色、无修饰的建筑在绿色环境中和谐、平静。

“六间”的大面积的玻璃窗为夏季室内创造了可开敞的空间,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该建筑设计师艾未未,乃著名诗人艾青之子。

归隐
周恺

可说是一种愿望,一种意境的追求,嵌入山水,融入自然,找寻一份超脱都市的寂静,平实,则是强调以平实的手法,和单纯的形态与环境契合,与自然共处,并在顺应地势的同时围合出自身的一小片天地。

别墅和谐地融入自然环境,体形顺应山势,突出于道路平面的简洁折板门廊连接其下覆盖的楼梯间,人由此入,拾阶而下。

建筑师不愿他的作品对其他建筑产生遮挡,而用屋面覆土的做法“消失”,以一己之退让换芳邻之展现。

别墅的内部空间具有一定的非确定性,可与相邻的院落、光景进行新的组合。作品运用了两类材料的构件:一是砖混部分,一是天然材料部分。

光盒子
戴维·艾德加耶

别墅由一实一虚两个立方体组成。实体部分是一个从基地上架起的60米细长箱体,横亘在小溪前面,内部空间沿着箱体的长向直线排开:门厅、厨房、餐厅、起居室、工作室以及位于三处夹层空间卧室和起居空间。

夹层部分的地板结构是船底形,形成房间缓坡状的独特地面,对于底层也不会因为夹层底板的存在而破坏空间的连续性。在箱体的中部,面向道路的位置是一个人工种植的矩形竹林,形成了一个虚的立方体,其后是别墅的主入口。

作品对于自然光线的处理方式很独特,整座房子就像一个精密的光的容器,外墙除了两个起居室开有大玻璃窗,分别朝向建筑北面和东面的空地,其余部分只有像舷窗一样的小方洞。

主要的自然采光来自布满屋顶的带形天窗,对应内部空间的变化,天窗的宽度和间隔各不相同,阳光透过天窗投下许多细细的光带充满整个室内,随着时辰和四季太阳高度的变化,这些光带缓慢移动,像日冕一样精确记录下大自然的周期变换。

建筑的基础是一排间隔5米的圆柱,将上部“U”形的混凝土管状结构托起,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基地自然地面,外墙表面为纯净的黑色,做法是在混凝土结构部分外嵌本地出产的黑色石板条。

架空的地面,纯净的外形,谨慎的开窗,内部精确的光线,建筑以一种宁静和克制的态度,创造了建筑和大自然之间的新的平衡。

碉堡
张雷

沿着基地等高线的平均坡度,六间卧室分为三个台阶顺应地势迭落,它们之间通过台阶串联在一起,使得设计有了一目了然的平面布局。

每两个一组并置的卧室顶面形成三个高差1.5米的平台,分别作为起居、餐厅和书房三处开放性的公共区域。别墅公共与私密性的关联便以一种辩证的依存不假修饰地展开。

公共区域的构成既有不同标高的卧室顶面作为地面,也通过外围连续的木质外围护结构来组织,和传统木结构不同的是它弱化了屋顶和墙面的差异,并且通过小尺度的结构单元的运用和组织,巧妙的解决了顶面和墙面的采光问题。较小的结构杆件也节约了材料和建造成本。公共区域透过木质隔扇与周围茂密的林木相邻,享受在自然中生活的意趣。

别墅采用与基地红土相同色相的小模板混凝土,外围木结构则与周围树林一样有着内在的质朴。

佛手

路易斯·曼西拉

基地是一片被丛林环抱的宁静开阔“空地”,形成这种“空地”感觉的是别墅平坦的地板和屋顶板。平面自由的形状由内外两层边界划分完成:内部的边界是连续而透明的,包含着极细的钢柱结构,外部边界由垂直排列的竹质板条构成,形式来自于竹子屏风。别墅内部是宽度以及光线连续变化着的带状空间,这样一来建筑是模糊不定的,甚至从室内就能感受到从属于外部环境的特质。

别墅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居住空间的,这样可以使功能更加灵活多变。公共空间如厨房和起居室,设置在临近入口的位置,可以获得自然通风与采光,旁边设有一个小的洗手间和衣橱。卧室的设置既适用于一个家庭居住,又适用于由单个人组成的小群体。四个卫生间服务于四个房间,也可以用作为四个卧室,两个工作室两个卧室,以及其它的组合方式。设备及储藏用房单独设置在别墅外面场地上。

睡莲
马休斯·克劳兹

基地狭长、平缓的坡地沿着小溪向湖面展开,别墅依平行等高线平面展开成折线带状空间,通过形体的处理,协调了坡地、水体和道路。

屋顶略高于旁边的道路,是一个水生植物的种植园,在平坦的地板和顶板之间的是其带状内部空间,完整而连续,分别嵌入带卫生间的卧室、厨房和贯通到屋顶花园的庭院,其余部分自然形成起居和交通空间。

屋顶种植园池底在卫生间的上方有六个圆形天窗,形成独特的采光效果。屋面板比地板的面积要大,起着遮蔽日晒的作用。除了局部的承重墙、平台和入口,建筑的外围护是完整的透明和半透明玻璃表面。建筑的基础是一系列垂直等高线的肋形短墙,轻轻将上部的结构托起,当中的两条短墙之间设置了设备房。

在建造方面,作品将使用小模板(木板条模板)现浇混凝土建造结构主体部分,室内地板铺条石,宽度与天花板上留下的模板印记相对应。

低缓的外形,晶莹剔透的玻璃外墙和屋顶种植园使得建筑宛如漂浮在林海中的一片绿叶。

矶崎新

国际会议中心根据地形特征布置在自然环抱的山谷之中,通过将拥有大会议室和拥有中会议室及办公室的两栋细长条的主体建筑与山谷轴线正交布置,确保了建筑内部向山谷轴线方向的视线畅通。两栋主体建筑在端部通过屋顶标高在半地下层的中间设施连接,该中间设施内部设有多功能厅,屋顶则作为露天平台使用。建筑整体由一面低曲率的弧形墙围起。

两栋主体建筑之间设置了中庭,并配置了大面积的水池以提高景观效应。建筑周围和上方均可通过步道连接,即可加强和周围建筑的往来联系,又为屋顶展陈的开展以及休闲散步提供了可能。

舟泊
马蒂·沙那克塞那豪

舟泊,一艘驶进深山绿林里停泊着的巨船。它是一栋主要用于度假居住的别墅。面向湖泊的一面全是玻璃,采光好到爆。如果你以为外墙粉刷的是绿漆,那就错了。它的墙体是由绿色青铜构成,和背后的山林完美融合。

折房子
刘珩

这里的山与水有着可望不可及“模糊”的暧昧,他想象中的房子应该像一张很长的“纸卷”折成的四维空间,从山路迂回着“走进”水中,山水由此形成了“可望又可及”亦模糊亦清晰的关系。

用清晰去实现这个模糊,是一个更加模糊的事。用文字“说”一个房子再由建筑师“做”出来,这房子必将是个有趣的误差。

原舍酒店
刘家琨

接待与餐饮中心用地被定在基地中心地带的一条山脊上,靠近尺度巨大、公共标识性极强的大坝,而且规模加大,更增添了公共车库的内容,而用地面积却与其余几个面积小几倍的公共建筑一样,用地紧张,密度加大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以此规模最大的功能性建筑占据显赫位置,四方无所依傍,顶部被俯瞰,使项目复杂度增加,姿态困难。

接待中心是展区规模最大的建筑,建筑师采取「一分为二,化整为零」的策略弱化体量,与整个展区建筑的尺度协调一致。

「一分为二」是指将接待与餐饮中心的公共部分和客房部分分别作隐蔽和显现两种处理。其中将面积难以细分,因而体量无法细小化的公共部分(如大堂、餐厅等)设置在山洼处,使一半的体量几乎消隐。

「化整为零」,是将布置在山脊部分的客房作小体量切分。当足够数量的近似单位组合在一起时,自然就得到聚落形态。

这个方案真正的意图是:针对当下中国的大量资源,针对遍布乡镇的广普性产品做些探索——试图用黑色、白色、灰色的水泥产品构筑一个当代的、中国的聚落。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南京四方佛手湖当代艺术湖区:20多个国际顶尖建筑师作品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