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去哪了?南京最全年俗大揭秘!重拾记忆中的温暖……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推荐 江苏 历史文化 福建 全域 南京 江苏省 主题 特色 获奖 艺术 活动 联合国 文化遗产
🔊 提醒:这是一篇2017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南京规划的文章,摘录如下:



一岁又一岁,一年接一年

随着2017农历新年的临近

不少人又要为过年奔忙起来了

但身边总少不了一些长辈的唠叨

“过去我们过年要准备......”

而唠叨的背后,伴随的是旧风俗的逝去。


这些即将成为历史的过年习俗,

南京人,你还记得多少?






南京人的过年习俗

-
-


请灶王爷
逢春节之前,老南京人都要送灶。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灶台,皇家的或做官的是阴历二十三送灶,老百姓就是阴历二十四送灶,家家户户要请灶王爷,就是贴灶王爷的贴画。到了除夕晚上再把画翻过来,还要再请一次灶王爷。
-
-
-
-


掸尘扫地
除夕又叫大年夜,是最忙的一天,掸尘扫地,做年饭,贴春联。大年初一到初五之间,不准倒垃圾。如果要扫地,必须从门口往屋中心扫,最后还得将清理的垃圾、杂物暂时存放在门背后或隐蔽的地方,以免把“财气”扫了出去
-
-
-
-


贴春联
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比如家有丧者,头年贴紫色春联,第二、三年贴黄色春联并加贴横批和“天庆”。天庆是镂空成花纹的长方形红纸,贴在门楣上,一般贴五张,然后贴横批。
-
-
-
-


熬年守岁
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
-
-
-


拜年
春节拜年时,南京人讲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
-
-
-


火盆取暖
年初一到初三,是大年,除夕夜是辞旧迎新,南京人过去要用火盆取暖,火烧得旺旺的,表示“兴旺发达”。这类“节目”已逐渐淡薄了,如今普遍用空调、取暖器。
-
-
-
-


爬城头
正月十六爬城头,也是有的,而今多是爬中华门城堡、台城、武定门一带了。正月肚里油多、爬爬城头,活动活动可以助消化去疾病,正所谓“走百病”。不过,今天老人重视保健、锻炼,“走百病”早已不限在正月十六了
-
-
-
-


元宵猜灯谜
元宵节观灯猜谜,按照南京的老传统。听见街上传来“娃娃出来玩灯、不要你红、不要你绿,只要你一根洋蜡烛”的吆喝声,孩子们便会统统提着灯笼出来玩。不过现在猜灯谜倒是不多见了,恐怕只有在夫子庙等一些景点才有 。
-
-


南京人的过年食物俗


炒什锦菜

南京人过年一般都炒一样素菜叫“什锦菜”。以冬腌咸菜为基础,配以胡萝卜、金针、木耳、冬笋、白芹等十多种素菜,重油炒成。


做蛋饺
南京人过年喜欢做蛋饺,是以鲜虾、猪肉或牛羊肉为馅料,用蛋皮包成的饺子。摊制蛋皮的难度很高,不仅耗费时间,还需要耐心和技巧。


烧大鲢鱼
一条大鲢鱼是老南京人不可缺少的年夜菜之一。鲢鱼烧熟后放在长长的盘子里,隆重地摆上桌子。因为鱼余同音,象征着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宽裕年年有余。


煮福寿汤
也称羹,大年夜,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共吃福寿汤。福寿汤是取“红枣、福建莲子、荸荠、天生野菱,合而煮之”,取意“洪福齐天”


饮屠苏酒
老南京人往昔初一早上必饮屠苏酒。日升之时,面向东方“自少至长次第饮之”。年少的先饮,年长的后饮,取旭日东升,蒸蒸日上之意


吃汤圆
初一清晨,南京人家家户户必食汤圆或者年糕,寓意为高高兴兴、团团圆圆,年年高。一般是吃糯米粉搓的圆子或年糕。汤圆的馅心有白糖、枣泥、芝麻等


糖茶元宝蛋
进入腊月,老南京人早晨均喝“糖茶”,有客人来的话,还会另外加一颗元宝蛋。寓意新的一年甜甜蜜蜜,万事如意。糖茶里面还会还会放一个欢喜团。


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秦淮灯会

(秦淮区)

  “老南京”有句俗话:“过年不到夫子庙观灯,等于没有过年;到夫子庙不买盏灯,等于没有过好年!”虽然年年看灯,年年都是看的人头。但夫子庙灯会依然是南京人最重要的民俗之一!



  今年,第31届中国·秦淮灯会再次如约而至!以“灯”为媒、以“会”为介,让灯会走上城墙、走入外河、走进街巷,串联整合秦淮全域旅游示范区内的旅游历史文化资源!



灯会主题:

“金鸡迎盛世·花灯耀古城”

亮灯时间:

2017年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六)

亮灯地点: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内庭,亮灯仪式约20分钟。当天公园闭园。

灯展时间:

2017年1月28日至2017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八)

延展时间:

2017年2月15日至3月31日

  

跳五猖

(高淳区)

  跳五猖是在古代神灵出巡、祭祀的基础上衍变的一种古典民间舞蹈,据考始于西周。高淳定埠保留了这一活动形式。“五猖”是指木、火、金、水、土五行的五方神官,亦称五方帝君。传说这五路神,各自司护一方平安清泰职责。



  跳五猖由五个人戴猖神面具,着神袍,扮五位猖神,掺入土地、城隍、僧、道、役卒多人组成。五猖神手执刀、剑、鞭、锤、叉器械,作巡视状出场,随后是朝拜四方、布列方阵、踩碎步、跑穿插,展臂翘腿,前倾后仰,跑圆场。舞蹈动作粗犷狂放,配以浑厚凝重的大锣大鼓大喇叭,气氛极其热烈。


  这种活动要若干年才举行一次,定埠村又地处偏僻,很少与外地艺术交流,至今保留了原始古朴风貌。1956年参加了江苏省舞蹈会演,得到专家的赞赏并获奖。高淳的跳五猖已选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并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目录。



大马灯

高淳区

  大马灯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目前仍在高淳东坝、固城两地流传。大马灯在造型上比一般马灯的道具马型高大,是由两人组合表演一匹马。两人互相受到牵制,表演时难度较大。




  东坝大马灯代代相传,训练有素。只见那令旗指处,阵法不断变换。由跑单穿、双穿、布阵列队、信马由缰,到围阵对敌,七马昂首长啸,奋蹄奔腾,俨如疆场弛骋,将假马演成栩栩如生的真马。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最后以“天下太平”四字列队收场。在场观众仿佛身临古战场,惊喜交加,叹为观止。



打社火

溧水区

  南京溧水区柘塘镇,至今还流传着“打社火”活动。相传五代南唐时,柘塘镇东南一公里处建有一座大山庙,供奉着“祠山大帝”。所以每年从除夕开始直至元宵节,柘塘镇各村村民都要到大山庙去敬香,同时安排“打社火”活动。



  逢年过节,在“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锣鼓不响,庄稼不长”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下,社火演出队沸沸扬扬、浩浩荡荡,将喜庆之日变成“狂欢节”,而溧水的“社火”以打鼓庆祝为主,打鼓时采用的技巧全国独有。


  柘塘“打社火”所用的鼓直径有70-80厘米,要由两人用肩悬空扛起,击打时需摆起马步,控制平衡度。据说在狂欢的“沸点”,打鼓之人会在众人的吆喝中,将鼓抛过头顶或甩向前方,然后再用肩膀顶住,嘴中吼着唱词,连续击打鼓面,显示出男性的好胜和征服力量。



龙舞

栖霞区

  栖霞龙舞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舞蹈,属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在道具制作、阵图变化、动作套路等方面,大致划分为“南、北”两大派系。其中,栖霞龙舞类属南方龙舞,但栖霞龙舞既有江南精巧纤丽的特色,也具有北方龙舞古朴刚劲的风格,堪称南方龙舞中的一支独立分支。



  栖霞龙舞的形态十分丰富,既有滚、盘、腾、游、窜等基本动作,也有跳、卧、交、绞、旋等难度动作,队形上则有独舞、对龙、四龙、大小龙、手龙、鼓龙、组合群龙舞,还能做高难度动作的表演;除此之外,栖霞龙舞还保留着最原始的龙舞形态之一——柴龙。这种龙造型古朴,演员众多,展开来足有40米长,是南京地区的“民俗活化石”之一。



打神鼓

江宁区

  江宁民间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每年春节,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八为打神鼓的日子,正月十三上灯,按照上一年排好的顺序有一人家接灯,从土地庙接回神鼓主持操办。


  打神鼓一般有三五人组成,凭着借用的汽油灯照明,依次到百姓家打神鼓,打鼓时又念又唱,一家一家地接着传唱。打神鼓的歌词词义主要是倡导人们行善事、做好事。



留左吹打乐(留左大鼓)

六合区

  相传隋末唐初,大将罗成率罗家军屯兵百万在现在的六合区留左村、留中村和留右村地界内。由于罗家将士亲民爱民,骁勇善战,每次打胜仗回来当地百姓便吹吹打打到军营中犒劳将士。久而久之,那些表达军民鱼水情的隆隆战鼓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乐曲,留左大鼓也慢慢成形。  



  留左大鼓长盛不衰,后经历代传人的不断挖掘整理,由中国民族打击乐学会副会长裴德义再创作,现在的留左大鼓已经今非昔比。2002年,长芦民间提灯表演团成立,重新编排了现在的留左大鼓——《普天乐》。该乐曲共分4曲,112件打击乐器在全曲中轮番表演,特别是26只鼓中有一面直径2.2米、高1.8米、重340千克的大鼓,被称为“金陵第一鼓”。



江浦手狮舞

浦口区

  江浦手狮舞,道具即是用竹片以麻布和彩丝装裱成狮子模样,在狮子前胸和小腹下撑以木(或竹)棒为舞狮者的手柄,单人舞于手中,人数可多可少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

  


  此舞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为当时驻守在永宁地区的太平军战士健体、强身及与民同乐时用。太平天国失败以后,此舞便保留下来,为当地百姓在节日之时庆典、娱乐时用。


  江浦手狮,无论是从其历史角度还是文化角度来看,都具有巨大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其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和表演情趣已突显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在架构精神桥梁、对外文化交流、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传承发展价值。


来源:南京日报微信号  






文章来自:南京规划

您现在看到的是 Upnews (规划头条)博客文章,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年味去哪了?南京最全年俗大揭秘!重拾记忆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