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根发芽: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公众参与及社区营造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城市更新 中国 北京 城市 推荐 规划编制 社区 工业 规划 城市治理 北京市 空间 调查 方案 建筑 历史文化 设计 人口 会议 协同 城市规划 国际 如何 街区 英国 探索 历史街区 规划设计 街道 保护 主题 创新 平台 公共空间 建筑设计 模式 试点 历史文化街区 居住 出行 展示 设计师 研究 教育 治理 特色 博物馆 研究院 开放 运营 艺术 活动 行为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人类居住的文章,摘录如下: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是北京市第三批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街区内几乎完整保存着自元代形成延续至今的胡同肌理,更有大量有价值的传统风貌四合院和名人旧居,是北京老城内重要的历史文化精华区。

在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中,规划公众参与成为连接政府与公众的桥梁,也成为激发社区内力、开展社区营造的手段和切入点之一。近年来,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开展了长期、全面、深入基层的规划公众参与和社区营造探索,试图以此为切入点推动历史街区规划实施和社会治理创新。我们以社会组织“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为平台汇集社会资源,开展了院落公共空间改善试点项目、胡同口述史编制、社区公约制定、“为人民设计”展览等空间改善项目和人文教育活动,推动了街区物质环境的改善与人文精神的凝聚。

触媒:史家胡同博物馆与街区保护规划

2010 年,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和英国王储慈善基金会(中国)以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史家胡同为试点开展了公众参与的“社区工作坊”,在收集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将史家胡同24 号改造为胡同博物馆。2013 年,史家胡同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北京第一个植根社区的胡同文化博物馆,被称为“文化的展示厅、居民的会客厅、社区的议事厅”,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居民的喜爱。

与博物馆建设几乎同时,2011-2012 年,我们受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东城分局委托,编制完成了《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街区保护更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引。在规划编制完成后,街道邀请我们长期跟踪街区建设,共同尝试以基层政府为平台“自下而上”地推动保护规划实施。

平台: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与责任规划师

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建立和保护规划的编制,为街区规划公众参与积累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和政府支持。在其触动下,政府、规划师、居民和社会人士开始积极探讨如何建立良性循环,推动居民和社会共同助力街区保护更新。因此,2014 年9 月24 日,街道办事处与我们共同推动成立了社会组织“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将政府、产权单位、居民和各种社会力量团结到一个平台上,共同参与街区建设。其中,我们规划院的规划师担任协会顾问和责任规划师,长期跟踪、参与街区建设。

作为长期跟踪、参与街区建设的责任规划师,借助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的平台,我们决定首先开展院落公共环境提升和社区人文教育工作。其中包括:

院落公共环境提升:以院落公共空间环境为切入点,紧密围绕风貌保护和民生改善两大要点,调集社会资源解决街区内的实际问题,推动规划实施落地。

社区人文教育活动:以文化教育活动为切入点,通过文化活动夯实街区保护更新的群众基础,同时挖掘社区特色、强化共同记忆、建立共同家园意识。

在试点项目的推动下,我们希望将历史街区硬性的规划实施与软性的社会治理相结合,在实现街区风貌与民生改善的同时,凝聚起内生的自治力量。

全过程公众参与的院落公共环境提升

院落空间是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物质环境重要且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加建增多,传统的四合院逐渐变成了大杂院。大量加建建筑和日常杂物占据了原有的院落空间,而仅存的公共空间不仅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通行、晾衣等多种需求,更出现了路面破损、排水不畅、蚊虫滋生等问题。

搭建协同参与平台

我们与街道社区共同筛选、现场踏勘,确定了8处邻里关系较好、改造需求强烈的院落作为设计对象。这些院落的规模、价值、居住条件各异,体现了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情况。入选院落大致可分为“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两种类型。“锦上添花”类是保护状况较好、历史文化价值较高,但亟待保护修缮的院落。我们试图以协会为平台争取专项资金和专业团队开展院落风貌的修缮保护,并以此为切入点营造更好的院落整体形象,保护并提升其风貌价值。而“雪中送炭”类院落则是典型的大杂院,居民改造呼声强烈。我们试图引入专业设计机构与居民共同探讨和解决有限空间内的合理利用、夜间照明、无障碍出行、排水、晾衣等民生问题。

我们以协会为平台召集了包括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在内的6 家专业设计机构,以志愿者身份负责8 个院落的参与式改造设计。

以参与式改造推动居民自治

物质空间的改善只是试点项目价值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循序渐进的公众参与,使居民观念随之逐步转变。

我们通过全过程参与式设计引导居民适应相互沟通、协商的工作方法,开始探讨身边的公共事务。设计过程中,每家设计单位均数十次入院与居民面对面深入沟通,并以每两周例会的方式开展设计师之间的交流讨论,不断摆正方向,形成改造方案。不仅如此,我们还结合北京国际设计周举办设计成果展和工作坊,鼓励居民积极参与讨论,与设计师共同深化方案。

我们希望居民在项目的讨论中逐渐转变观念,认识到公共事务的决策需要平衡个人利益和集体共同利益,“有舍才有得”。因此,每个院落施工前,我们都召开了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动员会。在信息对称、开诚布公的讨论中,居民开始意识到要实现院落环境改善的公共利益,每家每户都需要做出适当的退让和牺牲。

在前期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居民开始意识到主动参与改造、营造家园的必要性。因此在施工队进场前,居民自己动手清除了院内绝大部分杂物。在施工过程中,每当遇到问题时,社区、居民、设计师、规划师、施工队亦在现场召开协调会,以共同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建立起合作意识。

主体工程结束后,我们在居民家中进行项目总结并共同制定“小院公约”。在前拐棒胡同4 号院,居民就提出应“邻里相互关爱,遇事有商有量”、“维护门前卫生,绝不新增私搭乱建”的小院公约。我们希望在物质环境改善之余,形成院落内部的长效自治维护机制,实现良性循环。

实施效果与长效维护机制

在近两年的不断推进下,8 处试点院落除一处因故中途取消外,其余7 处院落已全部实施完工。在政府多渠道资金支持和规划师、设计师、居民、社工的共同参与下,院落内的有价值建筑得到有效修缮,闲置违建被拆除,必须保留的室外物品被放置在具有储物和夜间照明双重功能的订制储物柜内,居民也开始在院落空间内种花、种菜,原来破败的院落空间换了新容颜。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完工后,如果缺乏必要的机制设计,院内往往会再次出现杂物堆砌、加建横生的状态。因此,我们在制定“小院公约”的基础上,与居民共同选举小院管家,多方筹资建立院落维护基金,鼓励居民开展自治组织的公共空间维护工作,激发居民责任感,促进院落和谐发展。

凝聚社区精神的人文教育活动

在推动物质环境改善的同时,责任规划师也配合街道、社区推进人文教育活动,开展了胡同口述史调查、社区公约制定、北京国际设计周“为人民设计”展览3 项活动,尝试带领居民认识社区、挖掘共同记忆、塑造家园愿景、建立公民意识,逐步培育社区自治组织的雏形。

胡同口述史调查凝聚共同记忆

自2013 年起,我们开始依托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和史家胡同博物馆开展胡同口述史调查工作,试图通过口述史的收集与整理强化居民共同记忆,发掘社区能人。项目设立之始,我们组织史家胡同年轻居民和大学生志愿者共同在社区内采访老人,收集院落口述史。2017 年,我们与史家社区合作发起了“老照片工作坊”项目,在史家胡同博物馆内帮助居民扫描家中老照片,借机请居民讲出照片背后的家庭故事。2018 年,我们利用市规划院多年积累的东四地区历史照片举办小型展览,调动居民分享对街区的共同记忆。这些口述历史资料不仅强化了居民之间的情感连接,也为我们收集到大量宝贵的街区历史与风貌细节,给未来街道风貌整治等规划工作提供了重要实证。

社区公约凝聚家园共识

社区公约制定活动由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和居委会共同主办,我们运用公众参与技术协助主持、组织。在胡同茶馆圆桌会议上,居民热烈探讨胡同中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改进建议。在讨论过程中,居民自发倡议制定“胡同公约”。经不断讨论深化成型,由居民代表撰写成文并翻译成英文。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我们将公约在胡同内正式展出,并举办了隆重的签约仪式,让居民对社区充满了归属感、自豪感,培养了居民的共同家园意识。胡同公约也成为居民之间相互监督的行为准则。

“为人民设计”展览汇聚合作伙伴

为进一步宣传“自下而上”的街区更新理念,我们连续3 年举办了以“为人民设计”为主题的北京国际设计周展览。展览采取多方合作、共同参与的策展形式,内容包括协会成果展示、社区营造研讨和丰富的艺术文化活动。一方面,我们试图利用展览展出协会工作,让当地居民了解街区内规划实施与社区营造的最新动态;同时,我们也借助设计周平台面向社会宣传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保护更新模式,尝试吸引更多有志于此的社会资源和力量投入其中。

结语

通过几年的实践积累,我们推动了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实施,初步凝聚起社区人文精神,开始探索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街区微更新模式。我们将规划公众参与和社区营造相结合,不仅整合各级政府资源,更逐渐培育起社区内生力量,汇集起多方参与名城保护的社会力量。

近两年,我们也开始与街道合作运营史家胡同博物馆,并推动成立了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社区培育基金。我们相信,随着资源的汇聚和平台的健全,越来越强的社会合作和社区自治机制将为城市更新提供巨大合力,形成落地社区生根发芽、推动街区自主生长的创新城市治理之路。

本文刊载于《人类居住》杂志 2018年 第 2 期


文章来自:人类居住

您现在看到的是 Upnews (规划头条)博客文章,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生根发芽: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公众参与及社区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