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规划师,用四年时间写了一封情书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地图 中国 北京 上海 城市 住区 推荐 城镇化 乡村 规划 城市化 工业 国家 空间 土地利用 用地 深圳 建筑 服务 文章 设计 城市规划 行业 生态 人口 发展战略 景观设计 国际 如何 规划设计 街区 道路 探索 创新 创意 理论 城市地图 保护 管理 地铁 布局 居住 研究 小区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博物馆 获奖 公共服务 欧洲 互联网 研究院 中国城市规划 北京大学 酒店 城中村

小编:今日为大家推荐一位规划师历时四年写成的一本书——《城归何处》


作者:李昊,城市规划师,专栏作家,摄影和旅行爱好者。

在这本书里,作者从各个角度对城市文明进行了评论,通俗地介绍了城市规划这个行业,让大家了解了其中的苦辣酸甜。作者介绍了中国城镇化历程中的各个侧影,介绍了自己对中外城市的游历与感想。

通过对近百个国内外城市的考察和游历、132张照片、30万字的记录,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份记录、一座桥梁、一封情书——《城归何处》。


《城归何处》——听一名城市规划师诉说时代的爱与愁
图文:李昊


我生在中原地区的一个小乡村。年幼时,有时在村里被我奶奶照顾,有时在镇上和我妈一起住。我妈在镇上的中学教书,有一段就找了个亲戚来帮忙做我的保姆。记得有一次,县城有人到镇中学家属院推销自制的饼干。这个亲戚买了一些给我。饼干的味道我已经记得不得了,但模糊的印象里记得她给我说过这样的话:“城里人和农村人就是不一样啊,农村人住平房,城里人住楼房;农村的人吃煎饼,城里的人吃饼干。”

许多年后做了城市规划师,回味起这句话的精辟。你看,这简简单单的话,就说明了城市区别于乡村的特点:物质空间的居住环境,社会空间的生活方式,可不就是楼房和饼干嘛。

后来,我和我妈作为“随军家属”,一起到了城市和我爸团聚。部队大院,就像一座城市一样,面积巨大,设施齐全,给了我和农村全然不同的感受,我也第一次感受到城市和乡村的区别。对我而言,大院是我童年的伊甸园,是塑造了我精神的理想城市。

再后来,我爸转业,全家搬到了省会。省城是个大城市,尽管与军营所在的小城一河之隔,但我却感觉却恍若隔世。我一下子被投入了城市的海洋,集体消解,个人的无所适从。大院文化的宏大叙事,开始转向为商品房小区的经济法则。

那时候我常常骑车自行车到处溜达,有时坐在马路边上,默默的和这个世界对话。少年的迷惑与懵懂,与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如影随形。后来我看到城市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的话,“人类通过重塑城市而重塑自身”,便想到那一段记忆。每一座城,都是人类对理想生活的追寻。

再后来,去上海和北京读大学,又出国、回国。一路走来,从乡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国际大都市。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化”。

亚里士多德曾说 :“ 人们来到城市 , 是为了生活 ; 人们居住在城市 , 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有无数的和我一样的人,都通过城乡间、城市间迁徙的切身的经历,感受到了城市化的脉搏。中国的城市化,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每年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就超过欧洲很多不算小的国家。有时候我会想,这么宏大的社会变迁,可能只有我们这代人才有可能经历。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这样的问题,我常常思考,却很难回答。我是一名城市规划师,每天都在图纸上设计一个个城市的蓝图,为城市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我也时常在理想与现实中纠缠,有时越看越不明白。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属于城市的时代。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在城市,我们的下一代,可能会更多的人成为城市人。我们把人生交付给一个个城市,而我,选择以这本书来回应这个城市时代。

这本书是一份记录


城市是个万花筒,我们看到最前沿的高科技也看到最触目惊心的污染;看到高尚也看到堕落,看到伟大也看到庸常。我们的城市,有着最高的复杂性,和无限的可能。金碧辉煌的大酒店,可能一路之隔就是蚁族聚居的城中村;财富榜单上的大人物和低收入者,可能每天都擦肩而过。欧美的城市几十年上百年能保持风貌不变,而我们的城市,可能过一个假期就能让你认不出来。当后人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一定会被这剧烈的变动所震撼。

刚工作那几年,有时候加班到深夜。站在单位的高楼之上,俯瞰城市的万家灯火和车来车往。有时候会想,无数的规划师们,把青春献给了堆积成山规划图纸。但最终,我们究竟为城市留下了什么?我们与城市达成了怎样的关系?

所以我也想下记录城市化的侧影,记录下面对城市变迁的人的故事。

这些年走访了一些衰败的老工业城市。那里随处可见破败的方盒子般的筒子楼,以及被报废机器和杂草占据着厂区。但在没落与乏味的意向之外,那里依然不乏日常生活的诗意。在街边饺子馆里热气腾腾的小饭桌上,能汇聚厂区几十年的风云历史。在菜市场的大白菜和葱姜蒜之中,隐含了城市变革讯息的密码。即便是倒闭工厂的职工宿舍,只要还有人居住,那便是一座活的博物馆,记录了城市变迁的鲜活历史。不变的方言、民俗和家长理短,凝练了市井的魅力,维系了城市的的人文生态,使得人口外流、经济下滑的城市并未彻底的在社会学意义上崩溃和瓦解。

而在走在创意经济和互联网大潮前沿的深圳,在灯火辉煌的高楼大厦背后,住在城中村里的“三和大神”们,则用充满着“丧”的方式,虚度时日。他们颓废、无助的日常生活,同样是这座效率至上、充斥着金钱与机遇的城市的一部分,是时尚街区的另一面。他们用逃避来反抗无助的命运。

在这个缺乏诗意的时代,最能打动人的却依然是诗意,那种寻常生活不经意闪现、直抵人内心深处的诗意。写的关于城市的文字越多,越想去记录普通人,追寻他们生活中的些许闪亮。我为自己的随笔集一开始策划的名字——《城市时代的爱与愁》,也是希望能够表达对城市的一种情感,而这种情感注定落脚在城镇化大潮中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身上,我们能从他们的际遇上,探寻到时代变迁的隐喻。

这本书是一座桥梁


城市不是从天上掉下来,而是按照规划师们的规划一步步建设出来的。城市规划师是一群“神秘”的人,他们就像是城市时代的萨满,掌握着城市发展、演变的密码。

但城市规划这个行业,却是个小众行业,从业人员不多,受众面窄。曾参加过一个高端酒会,在场遇到的人,只要一听说我是城市规划师,就都马上显示出强烈兴趣,一边递上名片一边问我:“城市规划是什么呢?听起来很高大上啊!”我略微解释之后,接下来便是接受质问的时间:“北京那么堵,是你们的责任吧?”“城市里雾霾这么重,你们怎么解决?”“那个哪哪的立交桥,简直是迷宫啊,每次开车都迷路啊。”“地铁太拥挤了,你看怎么办?”“我家那一片房子都盖得那么丑,是不是你们行业审美不行?”这种前后态度的落差,让人尴尬。

一般在向其他行业人员解释城市规划时,规划师往往说的头头是道。但对方却无动于衷:“哦,啊,哈,这样啊......”。可一旦有了城市问题。第一个被骂的就是城市规划。为城市发展操碎了心,结果成了“背锅侠”。

但是,城市规划确实关系到普通老百姓的方方面面。城市里应该修多宽的马路,新建有多少居住区,买菜的菜场有多大面积,家附近是否有中小学,小区里应该配套什么类型的设施,楼盘为什么有这个高的容积率,地铁会不会通到单位附近,老城区该怎么保护,新城区的建筑应该是什么风格,刚修好的道路为什么还天天挖沟……不管你知道不知道,这些和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都关乎城市规划。看上去规划无所不包,“管天管地管空气”。这工作,自然听起来很“高大上”。互联网公司里,一个团队绞尽脑汁可能也只是设计一个小应用。而一个年轻的城市规划师就能设计一整个城市。只见他能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大手一挥,几十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数百万人口的城市就被设计为模型和蓝图。

但实际上,别看城市规划师们干着指点江山的宏图大业,但他们也终究是一个个普通人。他们每天都在做着规划城市的事情,但也被城市安排的明明白白。很可能白天在市长书记面前侃侃而谈城市发展战略,晚上回到出租屋的隔断间。

打开城市规划的成果,能看到一张张酷炫的鸟瞰的蓝图。但在那之下,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对于这座城市的每个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居住、就业、拆迁、安置、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就是其人生的全部。按照官方的定义,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而我们日常生活的琐碎,以及个人命运的际遇,其实也都与这张规划蓝图分不开。此外,这个行业还有个名词,叫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就是让大家知道,让大家说话。

因此,我希望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搭一座传播与沟通的桥梁。让城市规划师向社会诉说城市建设的密码,让我们互相交流城市生活的期许。

这本书是一封情书


我对城市规划的兴趣,源自于对地理和地图的喜爱。这些年,每当有人问我专业和职业选择时,我总是劝他们: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人这一生,除了睡觉之外,最多的时间,都是花在在工作上。怎么能将自己的生命,浪费在不喜欢的事情上?那岂不是和不喜欢的人过一辈子一样难受?

我从小就喜欢地理课,喜欢对着城市的地图涂涂画画。甚至看到地图就兴奋,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和对喜欢的女生的心动高度类似。在中学时的晚自习上,每当被题海压得喘不过气时,我会望着漆黑的窗外神游,从到降雨最多的乞拉朋齐,到极寒之地奥伊米亚康,从马尼拉的热带气旋,到乌兰巴托的寒冷空气,这些地图册上的城市,给予了我对于未来的幻想。我知道,有无数的城市就在远方。

后来读了大学后才知道,能够画城市地图的,是城市规划专业。尽管我读了个和城市规划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但还是从兴趣出发,一路兜兜转转最后终于进入城市规划行业。城市规划不仅仅是用地图来观察和研究这个世界,而且更要用地图来改造我们居住的城市。

城市规划既是我从事的工作,也是我观察世界的窗口。在面对城市的时候,我不可能不饱含热情。这本书不是理论读物,而是献给城市的一封情书。书中有评论,有随笔,有戏谑,有游记。这些多样的内容,就像城市的要素一样丰富一样。我知道很难说完美,但我希望文字能足够真诚。

与我而言,文字记录了我这些年的欢乐与理想,困顿与忧愁。我曾写过无数的关于城市的文字,里面不乏妄语或谎言,但我把内心最想说的话,都留在这本书里了。

近百个国内外城市的考察和游历,132张照片,30万字的记录,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份记录、一座桥梁、一封情书。

从具体内容上看,简单的说,这一本城市文化类的大众读本。全书有四个板块:第一部分是从各个角度对城市文明的评论;第二部分是城市规划这个行业的通俗介绍,你会了解其中的苦辣酸甜;第三部分是中国城镇化历程中的各个侧影;第四部分是对中外城市的游历与感想。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意义、有用和有趣。你可以在家里躺在沙发上随手翻看,在加班累的时候撇上两眼,或者是旅行时打发候车的时间。这里没什么深奥的专业知识,对城市感兴趣的人士,都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思考。

本书可以成为一场认识城市的漫游。你也可以通过它开启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嘿,我们的城市,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城市规划并非高高在上,也不会隔行如隔山,反而就在我们身边。

E·B·怀特这样评价纽约:“我不想替纽约辩护,许多人定居这里,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而不是面对现实,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稀罕的馈赠。”

纽约如此,我们的一座座城,莫不如此。我所在的这个超大城市,也是千万个命运的集合。在冰冷的钢筋丛林中,散布着无数颗柔软的心。夜色里的都市灯火通明,每一扇窗,都见证了一个人生活。总有人在深夜里哭泣,但更多的人还是挣扎起来继续奋斗。

没有什么比共情和理解更重要的了。我希望这只言片语,能够这个急剧变革的年代,给予城市中人们的灵魂些许安慰。

谨以此书,献给每一位热爱城市的人。

【 大咖推荐语 】



石楠(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


李昊的《城归何处》令我感动和兴奋,想起了几句话直抒胸臆:借一双眼睛,让你知道世界的精彩;偷一颗心,让你体会城市时代的爱与愁。

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青年规划师李昊基于人文视角,用专业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追寻城市魅力,并积极与大众进行对话。这本书是城市规划师对于自身职业的一次创新性探索,也飙到了其对于城市浓厚的人文关怀。

李迪华(一席演讲者,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


“专业而不脱离生活,充满理性也不乏真情实感,平常却能唤起人的共鸣和思考。李昊是一名致敬生命故事的记录者。”

郝景芳(雨果奖获奖作品《北京折叠》作者):


“城市规划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实在是很难有人写的好。李昊的这本书非常难得,十分有趣。他以城市规划师的视角,审视全世界的城市,把专业知识和体育、音乐、电影、娱乐、市井生活结合在一起,有了许多有滋有味的妙趣。相信会是很多人喜欢的一本书。”

梁鸿(《中国在梁庄》作者,乡土文化学者):


“这本书记录下了城市变迁大时代中感性、细腻的一面,从普通人的视角去观察城市化大潮下的个体命运。它是一本面向公众传播城市规划的人文读本,也向每个市民表达了城市规划学的诗意。”

徐腾(一席演讲者,“奶奶庙”网红):


写城市的书多半比较无聊,但是这一本似乎应该除外。相比于要么构建一个宏大的经济体系、要么追溯虚幻的悠久历史,这本书把自己设想成一位陪你走街串巷的小伙伴,告诉你哪些体系和历史如何聚焦成一处处可被感知的细节,而我们和城市的关系,已经全部隐藏在了这些细节之中。

【 作者简介 】



李昊,城市规划师,专栏作家,摄影和旅行爱好者。


热爱写作,沉迷于阅读城市,游走各地,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找寻城市的诗意。撰写大量城市研究、城市文化与城市旅行类文章,为《中国国家地理》、《新周刊》、《世界遗产地理》、凤凰网、中华网、新华网、澎湃新闻、文汇等多家媒体撰写专栏或供稿。曾获穷游网微锦囊大赛等奖项,并被Lonely Planet、西班牙大使馆、爱尔兰旅游局等推介。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这名规划师,用四年时间写了一封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