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互联网+”开启土地监管新模式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自然资源 推荐 大数据 工业 规划 国家 空间 用地 生态保护 土地利用 国土 存量 生态 单元 道路 目标 产业 探索 数据 平台 保护 一张图 管理 模式 三调 开发 建设用地 布局 高质量发展 数据库 指标 系统 互联网 共享 区域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中国自然资源报的文章,摘录如下:

宁夏回族自治区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建成“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监管平台”,开启了宁夏土地利用监管新模式。今年以来,区自然资源厅推进要素跟着项目走,对全区80个重点项目全程监管,审批各类用地8.3万亩;聚焦全区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利用专项行动,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6270亩以及闲置土地3240亩。

立足“一张图”建设,加强“批、供、用”监管 

“长期以来,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主要依靠人工对大量数据表格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获取不全,统计精度不高、分析评价不及时,一定程度影响和制约了宁夏土地利用管理水平提升。对此,区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处的工作人员马建军介绍,只有综合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建成集批后监管、利用评价和地价监管为一体的监管平台,才能有效解决监管手段落后、效率低下等问题。

今年以来,区自然资源厅立足自然资源管理“一张图”建设,以加强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为重点,以实现土地利用精准化、精细化、适时化监管为目标,采用高分遥感、无人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成了集批后监管、利用评价、地价监测3个子系统,批而未供、闲置土地、详细评价等10个模块的监管平台。在此基础上,通过集成分析全区2010年以来建设用地“批、供、用”数据,构建标准统一、数据多源、系统完整的数据库,实现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网、地价监管专网等“多网合一”。

聚焦建设用地监管,盘活闲置低效用地 

平台建好怎么用?区自然资源厅利用监管平台聚焦开发区、重点项目节约集约用地以及盘活存量土地监测,综合运用信息推送、外业举证和督导督办等手段,实现对每一年度、每一时段、每一个县(市、区)、每一个开发区、每一批次、每一宗地“批、供、用”过程进行智能化监管,实时提供精准数据。

“我们通过这个平台发现工业园区有大量的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企业申请用地时,我们就鼓励企业消化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来解决项目用地需求问题。”马建军介绍,通过宁夏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监管平台,宁夏各地项目建设用地的批、供、用情况一目了然。

“通过智能监管发现问题后,我们进行工艺改造、厂房改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建设用地。如今仅土地建设使用费一项就为企业节省了1200多万元的支出。”宁夏金世纪包装印刷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该公司位于吴忠市金积工业园区,2018年因扩大生产规模需新增建设用地。区自然资源厅工作人员通过平台实时监测数据分析,认为吴忠市金积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率不高,建议园区管委会通过盘活低效用地,促进土地利用集约化。经实地考察,吴忠市自然资源局及园区管委会建议企业在原有土地上实施技术改造、增资扩产。项目改造中,公司将原来单层的三联跨产品库房、锅炉房等设施拆除,重新规划厂区进出道路,利用现有土地规划建设了两层生产车间。同时,优化空间布局和工艺流程,确保同一工序集中生产,土地利用更加集约高效。

今年,中宁天元锰业公司为新上电解金属锰项目提出了3500多亩的用地申请。区自然资源厅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深入企业了解用地情况。该公司自2011年以来共获批建设用地2.66万亩,用地面积已占中宁工业园区总面积的45%。通过平台实时监测发现,目前该公司尚有闲置土地5238.43亩,批而未供土地近1000亩,闲置和批而未供土地占总批准面积的23.4%,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可以满足企业用地需求。

强化适时监测评价,实施用地智能化监管 

据了解,区自然资源厅打造的全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监管平台通过构建智能化评价系统,可以实现对全区及开发区建设用地投入产出强度等多项指标进行全面、真实的测算、评价和考核。针对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情况,通过平台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应用和研判,对区、市、县“十三五”期间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下降指标定期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补齐短板。在监测平台的助力下,宁夏锁定了开发区远期控制面积和建设用地规模,优化了用地布局空间。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下降5.76%,超额完成国家4.5%目标任务。

宁夏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监管平台数据表明,全区5个国家级开发区中,银川经济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其工业用地产出强度是平均值的1.9倍。有了监管平台后,银川经济开发区针对入园项目生产需求,进一步建设标准化、定制化厂房,努力实现资源集中高效利用、满足个性化需求、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同时,集中打造的以轴承智造单元标准化厂房为主、投资商拎包入驻、共享销售为一体的轴承产业链及装备智造产业小镇,目前已建设65万平方米、200个智能制造单元,签约企业57家,年内入驻企业20余家,土地的投入产出率大幅提升。

“我们正在建的项目主要是钢化玻璃膜生产线,以及太阳能户外移动电源、智能蓝牙音箱等电子产品,总投资10亿元,投资强度是1250万元/亩,完全达到国家关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43.34万元/亩的标准。”宁夏中泓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湘波介绍,该项目的建设用地都是银川经济开发区通过收回闲置低效用地及厂房而来。

目前,宁夏实施建设用地智能化监管已初见成效,实现了对建设用地“批、供、用”全要素、全流程、全区域、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评价监管。下一步,区自然资源厅将充分运用国土三调成果和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适时更新数据库,畅通市、县渠道,利用实景三维加强对全区23个开发区建设用地的监管。同时,继续完善信息推送、外业举证和挂牌督办,深入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利用专项行动,强化开发区投资、产出强度等指标监测、评价和分析,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Upnews博客文章,摘录自:中国自然资源报网站,原文链接为:http://www.mnr.gov.cn/dt/dfdt/202008/t20200804_2535483.html。
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文章来自:中国自然资源报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宁夏“互联网+”开启土地监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