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导则》出炉,看看杭州未来乡村规划怎么编?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国土空间规划 乡村振兴 三生空间 上位规划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地图 村庄规划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空间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自然资源 耕地 城市 生态修复 国土空间 多规合一 推荐 杭州 规划编制 城镇开发边界 美丽乡村 总体规划 乡村 通知 浙江 规划 导则 精明收缩 乡村规划 控规 国家 产业发展 空间 生态保护 土地利用 乡村振兴战略 用地 村庄 服务 方案 开发边界 耕地保护 专项规划 国土 设计 历史文化 农业 生态保护红线 修复 生态 融合 评估 人口 会议 全域 空间规划体系 单元 如何 街区 产业 目标 基础设施 探索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中共中央 国务院 规范 创新 村庄布局 平台 模式 保护 实用性村庄规划 建设用地 管理 村规划 总规 公众号 村庄规划编制 美丽 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 布局 数字化 研究 开发 基本农田 治理 试点 公共服务 2019年 详细规划 文化保护 历史文化保护 政策 特色 规划局 永久基本农田 共享 指标 区域 行政 土地综合整治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城乡关系全面重构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新变革的大背景下,乡村地区规划建设进入新阶段。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时提出“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5号)等文件也对村庄规划的地位层级、规划内容深度、规划实用性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为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文件要求,积极输出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先进经验,全力打造杭州美丽乡村升级版,全面推动城乡区域共同富裕,规范“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按照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要求,结合杭州市乡村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了《杭州市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目前已正式发布。《导则》自2019年8月启动编制,市、区县(市)两级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共同开展了村庄规划试点工作,以试点探索为基础,有效支撑《导则》的编制与完善。

《导则》共分四大章节,主要包括总则、引导与要求、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乡村单元)规划。在市级层面,明确了规划体系、乡村单元、村庄分类、减量提质、留白兼容等总体要求,基于杭州特色和发展实际,提出特定地区、特色风貌以及未来乡村规划引导。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杭州乡村地区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乡村单元)规划的编制要求。《导则》的特色和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01、打破“单个村编规划”传统,有条件的村一起编规划,面向共同富裕,乡村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在“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要求下,村庄规划任务“艰巨”,不仅要营造干净整洁便捷的农村人居环境、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还要保障生态安全格局和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落实,支撑全域生态修复的实施。

为此,《导则》提出村庄规划必须打破传统以单个村庄为规划对象的固有路径,创新“单元管理”思路,搭建全域管控下的乡村地区单元规划工作框架,将联系较为紧密的村庄、具有联动发展基础和条件的村庄划为乡村单元,形成乡村地区基本网格,作为村庄规划的基本单元,进而在规划上引导乡村从“单打独斗”到多个村庄“抱团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设施共享、流量统筹,构建乡村地区共同富裕单元。并提出了空间共谋、生态共保、产业共促、设施共享和多元共治五大乡村单元规划要求。

02、区县村庄布局规划、乡镇村庄布局规划+村庄(乡村单元)规划,共同构成乡村地区规划体系

《导则》明确提出杭州乡村地区应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乡村单元)规划。

村庄布局规划是统筹乡村地区资源配置与发展的统领性规划,通过区县(市)村庄布局规划和乡镇村庄布局规划两个层级规划落实。区县(市)村庄布局规划是区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区县总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区县总规的专项篇章,有条件有需求的情况下,也可作为区县总规的专项规划。

其中,区县(市)村庄布局规划主要明确乡村地区发展目标与规模、统筹乡村振兴空间格局、优化村庄布点、明确村庄分类、创新政策保障等规划主要内容。乡镇村庄布局规划重点落实上位规划要求,指导村庄规划编制,是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要篇章,原则上不单独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具体包括统筹划定乡村单元,明确乡村单元功能定位、指标传导,深化底线与分区管制要求,优化村庄布局及设施配套等主要内容。

村庄(乡村单元)规划则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应以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依据,以乡村单元为规划范围,重点深化落实上位规划对乡村地区的建设管控要求,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布局,着力改善村民人居环境,加强村域用地管控,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促进现代农业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科学有效引导村庄高质量发展。

03、多规合一,编“能用、管用、好用”的规划,因地制宜,村庄规划内容模块选择编制

村庄规划注重实施性和落地性。村庄规划不是一哄而上,要按需编制;不是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为此,本次《导则》编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便是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空间底板,结合过去各个部门在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对村庄规划内容进行整合与模块化设置。各地村庄规划编制可根据村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实际需要,按照能用、管用、好用的实用性村庄规划要求,简化、深化规划内容。

《导则》研究确定村庄规划内容可分为基本内容和选做内容。基本内容包括现状分析与评估、发展目标与指标、底线管控与用途分区管制、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布局、图则管控等内容。在基本内容基础上,《导则》还提出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产业发展引导与空间布局、安全韧性和防灾减灾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景观风貌与设计引导、近期行动方案等其他选做模块,各单元可结合村庄发展实际,因地制宜确定村庄规划编制内容与深度。

04、未来乡村,分城郊融合、集聚建设、特色保护、精明收缩和整治提升五种类型

构建村庄分类评价体系。杭州市乡村面大量广,拥有近2000个行政村、7000多个自然村,发展基础与发展路径均有所差异。因此,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科学合理有效的村庄分类与分类发展指引成为关键。导则将全市行政村分为城郊融合、集聚建设、特色保护、精明收缩和整治提升五种类型,即将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村庄分为城郊融合类,将具有特色保护资源的村庄分为特色保护类,将发展态势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村庄分为集聚建设类,将位于生态保护红线核心区内、受灾害风险以及大型设施影响较大的村庄分为精明收缩类,对于其余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分布、不受底线管控要素影响、发展方向和前景暂时难以判断的村庄,分为整治提升类,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提出有针对性和侧重点的规划要求。

明确村庄分类规划引导。村庄分类是为了更好地引导资源投放与村庄发展,因此分类与村庄规划中的指标投放、村庄建设边界划定、设施配置等均是相挂接的。《导则》首先明确了集聚建设类村庄的总量引导,原则上集聚建设类村庄比例不宜超过村庄总数的20%,这些村庄是后续资源投放的重点,包括机动指标原则上向集聚建设类村庄倾斜,适度保障集聚建设类村庄建设边界规模等。其次,《导则》在编制具体各项村庄规划内容的技术指引时,均结合分类做了差异化的规划要求指引。

05、以减量撬动流量,以流量保障增量,未来将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有序引导乡村精明收缩

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产业进村、人口回村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乡村用地需求。然而,乡村地区的用地粗放、人均指标大、建设用地布局混乱等现状又难以忽视。面向未来,乡村地区仍将长期面临人口深度老龄化、超少子化等趋势。如何在保障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下,有序引导乡村精明收缩,盘活乡村土地资源,是本次《导则》编制时重点考虑的命题。

精明的收缩不以消灭乡村为最终结果,而以发展乡村为根本目的,从收缩中寻求发展。因此《导则》提出,在村庄布局规划中应充分回应减量提质要求。在区县层面通过村庄分类与行政村布点工作明确精明收缩类村庄;在乡镇层面则应在镇域范围进一步优化自然村或农村居民点布局,有条件的乡镇可深化至建设用地图斑,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明确新建、保留、拆除、等规划要求;在村庄规划层面,应严控增量、适度减量、调活流量,合理布局建设用地,实现以减量撬动流量,以流量保障增量。主要为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减量提质落地。鼓励在区县层面提出闲置土地盘活、分红入股等减量的相关政策配套设计,激发市场动力,确保精明收缩任务有序实施。

06、做好“留白”,刚弹结合动态数智管理,打造杭州“空间智治”数字化改革的乡村样板

作为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的规划深度应与城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对标,做好自上而下的刚性管控要求。但另一方面,考虑到乡村发展的不确定性、乡村建设管理与城市的差异性,规划同时也应留有与农村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适度管理弹性。因此,《导则》提出村庄规划的规划深度上,应做到刚弹结合、动态适应。

刚性管控,强化法定图则管控。应与控规相对应,采用“法定图则”管理模式,通过图则明确乡村地区国土空间的保护与开发管制要求,深化细化管控要求。《导则》制定了“单元——区块——地块”三个层次的图则。单元图则重点落实刚性底线、用途分区及管制要求等;区块图则以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生态保护与修复、农村居民点建设等为主导分区,明确各类空间规划意图及设施配建要求等,对标控规中的街区图则;地块图则对新增或改变用途的用地,在开发建设强度、设施配建要求、风貌引导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弹性适应,做好留白与用地兼容。村庄规划中的弹性机制是对规划权威性的重要保障。《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5号)一文中也做了规划“留白”机制的引导。因此,《导则》结合村庄开发建设的实际需求,从“指标留白”、“功能留白”、“用途兼容”、“点位预控”四个方面提出乡村规划中的弹性管控方式。

动态调整,为不确定性预留接口。对于村庄分类,《导则》明确提出要加强村庄分类动态管控,除部分有强制性要求或受底线管控的村庄以外,其他村庄分类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和调整。对于乡村单元,针对单元边界调整的需求,建立动态维护机制。对于村庄规划调整,明确了规划修编和规划局调两大方式及程序启动条件。

数智赋能,实现乡村空间数字化治理。目前,杭州乡村单元划分的阶段性方案已纳入市域“空间智治”平台,未来将以乡村单元网格为底板,结合各地村庄布局规划、村庄规划的推进,不断完善乡村地区人口、土地、设施等现状信息,以及村庄分类、村庄布点、管控底线等规划信息,逐步构建起乡村地区“规划编制——规划实施——规划监督”全流程的数字化治理体系,打造杭州“空间智治”数字化改革的乡村样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浙江国土空间规划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杭州市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导则》出炉,看看杭州未来乡村规划怎么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