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 为何成为企业家之城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北京 上海 城市 推荐 工业 浙江 城市化 空间 案例 服务 苏州 行业 人口 设计 国际 产业 保护 理论 自由 中心城市 居住 现代化 铁路 活动 风景 区域
🔊 提醒:这是一篇2013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任何一种政治意向,任何一个政府,都不能控制上海的发展。这个城市首先随着商业的发展而发展,然后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这种发展主要得益于其居住者的首创精神。”这是经济史学家白吉尔在分析上海城市的崛起时提出的观点。沿着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白吉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价值判断:第一,民国初年上海这座城市的高速发展,主要动因是市场的自由发展,即一座现代化大都市的崛起,从来都是一种来自于市场的自发秩序,而不是政府的计划与设计。

这既是一种基于历史和常识的经验判断,也是对古典经济学城市化理论的案例证实。第二,上海作为一个自由经济的城市,它在人力资源要素的意义上,主要得益于人口向上海的大量迁徙,这些新兴的移民,构成了上海的一种城市精神,而这种与自由经济有关的商业精神,正是经济学理论体系非常重视的“企业家精神”,即上海这座远东城市从民国初年开始,进入了一个企业家精神茁壮成长的年代。正是这种企业家的精神,推动着上海朝着市场化的经济体系快速迈进。

按照威廉配第的城市化理论来分析,企业家之所以能够在民国初年的上海普遍成长,惟一的解释,是上海这座城市能够为企业家的经营降低交易费用,使得企业家的套利率大为上升。相关的要素细分,是可以清晰地呈现的。

首先,上海的自然要素,比其他的沿海城市适合商业的发展。上海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海港城市,而且连通着幅员辽阔的内地市场,众多的支流如苏州河,向来是黄金航道,它们连着黄浦江,而黄浦江的上游连通着悠远的长江,甚至是中国最富庶的内地,下游则通向开阔的大海。至少在航运的层面,中国几乎再也找不到上海这么优越的条件了。

第二,上海著名的租界,事实上不仅外国侨民居住在上海租界,企业家的居住与商业活动,也主要以租界为中心在运转。基本情况是,当一名创业有成的企业家拥有了一定商业规模与市场的影响力,他们都会选择把企业的主要场所放在上海租界,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能够有效躲避当局的敲诈与勒索,更重要的是能够寻找到国际性的商业机会,拓展自己的企业视野。这意味着租界不仅提供给上海企业家安全保护,还提供给他们市场空间。显然,这也是中国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

第三,上海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移民城市,这意味着上海能够给予所有有梦想的人们一个平等的自由发展的机会。离开自己的家乡,去上海,不需要任何手续,只需要带着自己的梦想,这种只有在西方自由城市才具有的市场景象,民国初年的上海,也完全具备。太多有商业梦想的人们去了上海,在那里流血流汗,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上海成了梦想家的大舞台,成了企业家的大舞台。这一切,都取决于上海作为一个移民城市的包容气度。

第四,大量的移民在上海这座大都市创业,带去了中国传统的商业精神和市场精神,其中最具有价值的是地方自治传统和家族自治传统。事实的确是这样的,真正本土化的中国企业家,在上海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工商区域,这些区域有的是以行业作为纽带,有的是以企业家们的籍贯作为纽带,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传统经验的市场自治组织。这是中国传统价值和现代化市场精神的有机结合,来自地理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各种要素,构成了不同形态的市场,进而构成了上海自由市场的丰富性。

立足于这样的市场分析,我们就有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资料,来还原民国初年的大上海的企业格局。

先看上海金融企业的分布。

如果说晚清金融企业的发展,是一种松散式的,小规模的市场自发态势,那么民国初年的金融企业,不仅在数量上迅速增长,而且在规模和质量上,更是气象万千。大型现代商业银行方面,基本构成了中外银行之间的竞争态势,共有54家大型银行在上海租界高速发展,外滩成为银行的集中地带,不仅所有的外资银行在这里生意兴隆,有2家中国人开办的银行也在外滩占据了一席之地。除了外滩,宁波路和北京路也是金融密集的地方,尤其是宁波路,就是因为上海很多银行家都来自宁波而得名。

相比这些大型的商业银行,钱庄的规模显然要小一些,但钱庄的数量,却多出了很多。一直以来,钱庄都是上海传统金融机构的主要形式,一部分围绕外滩成立,一部分设立在南市老港区。这里一共有96家钱庄,其中69家在公共租界,25家分布在南部郊区。同理,上海的钱庄也是从浙江的宁波开始出现,之后慢慢迁到上海,业务范围也从过去的浙江慢慢拓展到了全国各省之间。进出口贸易是钱庄从事金融信贷活动的主要业务范围,一方面是外国银行向进出口贸易提供投资,一方面是钱庄事实上是外国银行和中国批发商人之间的中介。这意味着,上海钱庄从一开始就参与到了国际贸易之中,而且从一开始就与外国的大型银行机构形成了业务上的合作。因此,从晚清到民国初年,钱庄对整个市场自由交换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

再看上海的运输服务企业的分布。

当金融企业发达,作为金融和工业之间的中介,运输服务企业的发达,就是一种必须,一种理所当然。资料显示,一共有48家运输公司在这个时候为整个上海市场起着中介作用,主要的运输通道,是铁路运输,因此,这些公司都设立在火车站的附近地段。靠近北区一带,大量的运输公司都设立在公共租界之内,而在南区,也就是火车南站所在地的南郊,也集中设立了一批运输公司,只是这些公司的规模和市场影响力,远远小于北区。

因为运输公司发达,因此货栈的建设,就随之而来。包括大名鼎鼎的怡和洋行、太古洋行在内的外国公司,以及著名的轮船招商局,当时当地就在浦东的空地上建造了6个大型的货栈。不过由于横隔黄浦江,大多数货栈还是选择建造在公共租界之内,或者是法租界里。这么做的目的,是要通过商品库存和进出口贸易投资的互动之中获得可观的担保抵押金融支持。也就是说,很多货栈经营商并没有太多的周转资金,而上海已有的中国金融机构暂时无法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因此必须要通过外国的大型运输公司、贸易公司向他们提供投资。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货栈的建设,就不仅仅是上海作为一个大型的流通港口必须具有的商品流通特征,而且集中反映出了民国时代以上海为中心城市的国际贸易特征。很多外资企业通过投资货栈,既切入到了运输贸易之中,也切入到了上海的商业地产业之中。开始是外国人这么做,接着是中国的本土企业也跟随效仿。一时间,上海的商业和运输,以及地产业的兴隆,在整个远东地区,属于绝对第一。这正是十里洋场遍地黄金的风景之一。

作者:苏小和来源:腾讯大家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上海滩” 为何成为企业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