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保护、利用民国建筑?南京规划告诉您~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上海 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 推荐 总体规划 工业 社区 国家 规划 城市化 空间 调查 天津 方案 服务 旅游规划 建筑 融合 历史文化 交通 评估 如何 设计 国际 道路 南京 目标 街区 基础设施 产业 保护 活力 主题 开发 公共空间 街道 步行 展示 研究 特色 系统 博物馆 艺术 专题 办公 活动 开放 详细规划 规划局 风景 区域 文化遗产 技术 行政 环境
🔊 提醒:这是一篇2015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南京规划的文章,摘录如下:



  南京主城现存民国建筑数千处,经核实的民国优秀建筑有248处约320栋。其中相当一部分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有5项19处,省级有44项67处,市级有12项,另外还有一批民国名人故居正在申报为市级文物。

  在南京现有民国建筑中,位于东郊风景区的纪念性建筑群、官邸及体育建筑,本体及环境均保存完好,行政办公建筑、公共建筑、宾馆饭店、教堂等保护状况也较好,老城内民国建筑外观基本保持完整,内部有的已改造、有的已添加设施。


  但是,这些民国建筑对城市特色塑造、城市竞争力提升的作用远远未得到发挥,且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缺乏针对民国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具体措施,这些民国建筑处境不容乐观。

  如何充分保护、利用民国建筑,使之成为南京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探讨南京如何保护利用民国建筑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上海、哈尔滨、天津、横滨、京都、澳门等城市,他们是怎样保护、开发利用历史建筑的。


1、上海

  2002年7月25日颁布《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根据不同现状实施保护工程。


  • 对历史建筑统一挂标示牌展示。

  • 对一批历史风貌区进行功能置换,环境改造,立面出新,交通整治等改造措施。

  • 分四批公布的优秀历史建筑总数将达632处(2138幢),约480万平方米。



  • 多伦路区域拥有上海改造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石库门建筑。


石库门牌坊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虹口率先提出以鲁迅公园为轴心,以多伦路一带名人故居、文化遗址为内涵的“雅文化圈”构想。



  • 1999年,按照“修旧如初”的开发方针对外招商,向海内外募集“抢救文化遗产、保护故居遗址”基金、组织“与名人同行”为主题的九组文化名人雕塑设计方案、多伦路两端建具有石库门风格式样的文化名人街牌楼。建成后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成为上海难得的、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街道。



  • 多伦路社区总体规划38.8万平方米,容积率为2.05。多伦路社区将努力打造“Doland”品牌。在具体的业态功能分区上,通过旅游观光园区、设计经济园区、文化博览园区、时尚休闲园区和综合服务区五大功能分区来表现“Doland”品牌。




  • 该区域将集中展现以中共四大会址、瞿秋白等寓所为标志的革命历史文化;以永安里、柳林里和丰乐里等为标志性建筑文化;以鸿德堂、广学会和夕拾钟楼等为标志性宗教文化;以左联会址、中华艺术大学、鲁迅、柔石、丁玲等一批文化名人寓所为标志性海派文化;以设计经济、文化博览为特征的新经济文化和现代时尚文化等多元文化。


孔祥熙公馆


2、哈尔滨

  哈尔滨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是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 仍保持的方块花岗石铺砌的路面。街上集合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等仿欧式建筑,是最能体现东方巴黎特色的地方。1997年,哈尔滨市政府把中央大街定为步行街,中央大街成为哈尔滨现代的、历史的、文明的交织点。



3、天津

  2005年天津市颁布了《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依法对历史风貌建筑进行腾迁、整理、经营。



  经全市普查有854幢(133万平方米)反映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建筑被初步列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范围。其中2005年天津市政府首批批准确认的323幢历史风貌建筑,将嵌挂统一制作的历史风貌建筑标示牌。





  2006年天津还将陆续确认新的历史风貌建筑,全面完成854幢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图则的编制;还将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旅游规划,编制历史风貌建筑区的保护利用图则;继续开展历史风貌建筑的腾迁整理工作,从而促进历史风貌建筑的有序保护利用,展示天津特色资源。


4、日本横滨

  横滨是近代建筑较多且保护较好的城市之一。昭和58年(1983年)开始调查历史性建筑(因为当年有30余幢被拆除)。1985年开始制定对策,1988年开始执行“认定历史建筑物”的保护,并对其净化与亮化,使之成为城市的亮点。

 


5、日本京都

  京都是历史名城,对明治维新(1868年)以来的“洋风建筑”妥善保护、并加以利用,保持其活力。



6、澳门

  澳门殖民地建筑及宗教建筑较多,成为澳门建筑文化的主旋律,2004年委托东南大学建筑系开展澳门近代建筑评估。并作为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技术文件。澳门近代建筑于2005年9月正式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圣若瑟修院圣堂

大三巴牌坊


 相关城市经验的启示


 1、制定相关保护条例,使保护历史文化建筑有法可依。

 2、统一制作历史风貌建筑标示牌。

 3、对历史风貌建筑择优整治展示,使之成为展示城市历史、传承文化的标志性景点,并成为城市旅游业持续增长的助推器 。

 4、对历史文化建筑进行普查,建立保护名录,分批分期公示。



  为保护历史,塑造文化特色,南京提出“一疏散、三集中”、“一城三区”的战略,进一步保护老城,使相当一部分民国优秀建筑得到保护。

  以“显山、露水、见城、滨江”为总体目标,通过老城环境整治,改善城市环境,体现文化内涵,凸显历史风貌,充分展示南京独特的文化魅力。一批民国建筑也得以保护和展示,被赋予了新的活力。



保护利用南京民国建筑的五个方法


找出来:扩大保护范围,将非文物民国建筑找出来,扩大展示利用范围。

保下来:采用多元化的保护措施,有效保护民国建筑精华。

亮出来:整理民国建筑周边环境,建立标示系统,充分展示历史文化资源。

用起来:将民国建筑组织到现代生活中,发挥其文化艺术价值。

串起来:将分散的民国建筑串联起来,形成合力,放大历史资源优势。




 保护利用南京民国建筑工作原则


1、保护优先

 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扩大保护范围,除严格保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外,将保护范围扩展到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文物保护单位民国建筑。全面保护民国建筑,防止民国建筑的损坏与灭失。


2、突出重点

 指集中展示,在城市中心区,在已整治出新的地区,在民国历史轴线沿线对民国建筑进行集中展示。


3、综合整治

 与拆违结合,与广告整治结合,与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与亮化、绿化结合,与设立标牌、标志结合。


4、分类、分步、分期实施

 按照民国建筑的类别、实施的紧迫程度和难易程度,分专题、分步分期实施 。


5、配套推进

 在保护和展示的同时推进民国建筑文化内涵的挖掘,旅游产品的包装等工作。




 南京民国建筑展示利用的思路


 增加民国建筑的公共性、开放性、可达性、识别性和活力。


 具体包括:

1.整治民国建筑及周边环境,显露历史

2.建立历史资源标识系统,解读历史

3.设立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描绘历史

4.适当转变内部使用功能,融合历史



南京已采取的民国建筑保护行动


  近20年,南京政府及专家、学者对南京民国建筑给予了高度关注,进行了多次普查,编制过多轮保护规划和研究。

  1)1988年,东南大学与规划局、文物局合作进行近代建筑普查,并出版《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南京篇》一书,共收集190处建筑。(至今已拆除51处)

  2)1998年,南京市规划局组织市规划院编制《南京近代优秀建筑保护规划》,共确定134处建筑为优秀建筑。(至今已拆除13处)

  3)南京市规划局组织编制《南京颐和路民国时期公馆区历史风貌保护规划》、《梅园新村地区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等一批民国时期建筑的保护规划,确定了保护范围、保护内容。

  4)2002年,局与东南大学合作开展《南京近代非文物优秀建筑评估与对策研究》,确定42处保护建筑。(至今已拆除3处)

  5)2003年,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确定了老城“文化之都、活力之都、宜人之地”的总体发展目标,同时对老城历史文化资源一一做了梳理,其中挖掘了大量民国名人故居、使馆建筑。

  6)2003年南京市规划局开展了覆盖老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老城内的历史文化资源编制了保护名录和保护图则,将保护与更新的理念落到实处。

  7)2005年,南京市规划局会同南京市文物局开展覆盖全市域的“南京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建库工作”。整合南京历史文化资源,并纳入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通过大量的规划与研究掌握了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得一批有价值的民国建筑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得到保护。但是,鉴于历史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保护工作尚处于“死保”的状态,是一种被动式的保护。


保护利用南京民国建筑对策措施


  1、拓宽保护与利用的思路,采用多元化保护措施,变“死保”为“活保”。根据民国建筑的历史、艺术价值和保存状况,采用不同的保护方式。


  全面保护——对保护历史价值较高、遗存状况较好的民国建筑,参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实施全面保护;


  部分保护——对建筑立面艺术价值较高的民国建筑,保护其具有特色的建筑外壳,建筑内部结构可根据新的功能要求,在不危害建筑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整修、装饰。

产业技术纪念馆


  局部保护——保留关键的构件,保护能反映民国建筑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构件,在不影响历史资源点整体风貌的前提下,可对建筑立面进行调整,在不危害建筑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整修、装饰;

横滨海上火灾大厦


  风貌更新——对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一般,但能延续历史文脉、对所处地段景观、环境氛围贡献较大的民国建筑,可按照原有风格重新建设。


  2.整治民国建筑的周边环境,拆除插建、搭建,使周边建筑、街道等与民国建筑有机融合、协调。




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整治


  3.立面整治:拆除民国建筑立面上的遮挡广告,整治出新,恢复民国建筑的外观原貌。


  4.与城市功能提升相结合,通过道路拓宽、绿地建设等将民国建筑展示于市民。

拉贝故居

汇文书院钟楼


  5.在民国建筑周边尽量安排绿地、广场等开敞公共空间,打通民国建筑面向公共空间的视线通道,使民国建筑得以充分显露,并做好夜间亮化展示。

新街口邮局


  6.建立标识系统,标明位置,并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介绍说明各民国建筑的历史沿革和文化艺术价值。


  1)在重要的民国建筑前开辟展示空间,设立说明牌,讲述民国建筑的历史沿革、文化艺术价值和相关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情况;

命名牌

说明牌


  2)在城市主要干道和传统街巷沿线选择展示点,设置地区历史标识牌和指引牌,叙述本地段的历史沿革,指示周边民国建筑方位。

指示牌


  3)将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和民国建筑集中地区开辟为民国建筑重点展示区,在展示区内设置讲述南京城历史变迁的说明牌、南京民国建筑分布图、民国文化旅游线路等,充分展现和叙述南京城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魅力。

城市尺度指示牌

历史文化资源展示系统规划图


  7.将有特殊历史意义和艺术、技术价值的民国建筑,开辟成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或有展览空间的小型公共建筑,在赋予资源点一定使用功能的同时详细介绍历史。


  1)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设置系列历史博物馆,如总统府近代历史博物馆、梅园新村纪念馆、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等。


总统府


  2)按照不同专项设立系列艺术、民俗展览馆,如颐和路公馆区近现代优秀建筑博览群等等。

颐和路公馆区


  3)系列历史名人纪念馆,如傅抱石、徐悲鸿、拉贝等等历史名人纪念馆。

傅抱石纪念馆

徐悲鸿纪念馆


  8.结合城市重要活动空间的功能组织,适当选择部分民国建筑,在保持外观原貌及环境尺度协调的基础上,转变内部使用功能,形成富有特色的场所空间。

1912休闲区图示

南京1912街区有5栋民国建筑


  9.建立民国建筑旅游线路。


  现状南京民国建筑众多但相对分散,应按照不同主题、采用不同方式串联,形成合力,放大社会影响力。利用城市道路和旅游线路串联。选择合适的道路如中山大道、汉口路-学府路等串联沿线的民国建筑。按照不同主题形成民国官邸文化、民国外交文化、民国科教文化、民国工业文化、民国革命文化等等不同主题的旅游线路。扩大南京民国建筑文化在国内甚至国际的影响。




微信原创整理;材料来源于南京市规划局“南京民国建筑保护规划初步方案”(2006年2月)。版权归南京市规划局所有。

欢迎转发本图文,转发需注明“来源:微信(微信号:)”字样,未注明将视为侵权。


↓↓扫描或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关注!



文章来自:南京规划

您现在看到的是 Upnews (规划头条)博客文章,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如何更好的保护、利用民国建筑?南京规划告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