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城市理论家眼中的城市化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地图 空间规划 耕地 城市 推荐 工业 规划 国家 城市化 长三角 用地 空间 土地利用 村庄 文章 国土 地下 交通 城市群 融合 农业 卫星图 生态 人口 城市肌理 如何 目标 单元 中心城区 基础设施 数据 规范 理论 管理 公共空间 自由 模式 报告 开发 行政区 居住 展示 研究 指标 系统 铁路 政策 联合国 边界 通勤 区域 行政 农村 收缩 城乡融合
🔊 提醒:这是一篇2015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在全球城市化发展新趋势下,批判城市理论家Neil Brenner提出城市化理论的九个命题。

一、全球城市化的趋势


1996年,鉴于世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联合国人居署宣告“城市时代”的来临。21世纪初,城市化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公共领域用于解释当前全球状况的元叙事。

全球建成环境——城市化的社会物质基础设施——直接促使全球大气、生物栖息地、地表土地利用、海洋状况发生深远转变,对于未来人类和非人类的生命形式均带来长期影响。

全球城市化表现出如下新特点:
首先,城市化的地理模式正展现出规模更大的新形态,这种形态渗透、横穿并最终打破了以往的城乡二元划分。

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曾经局限于历史中心城区,而今正在向外扩张,把过去的郊区边缘、绿地和农村变为“边缘”城市。在某些地区,城市化在更大的区域尺度上扩张,形成人口规模巨大、多中心的城市群。还有一些城市区域甚至合并成更大规模的聚落,称为“扩张型区域城市化(extended regional urbanization)”。


图1 全球夜空卫星图展示了城市化的地理模式,城市化超越城市、都市、区域和国土边界,达到全球尺度。

第二,纵观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国家、洲与省政府实施空间政策项目,促进横跨辽阔领土空间的跨国资本投资和城市发展。这种政策不仅着眼于传统的都会核心,还通过洲际交通廊道、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通信以及能源网络、自由贸易区、跨国增长三角洲和国家边境区域等形成广泛的积累和空间管制网络。


图2 欧盟设想的空间规划形式


图3 2011年南美区域基础设施整合地图

第三,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空间和管理的重构,城市社会斗争的新载体(vector)固化。当代都市成为社会政治动员所在地,类似于工业时代中工厂的作用。都市成为“公共空间”,全球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国家和重组帝国境况下集体行动的地域基础。

1960年代末期亨利·列斐伏尔提出的“城市权利(right to the city)”,成为许多社会运动、联盟、改革者和各种非政府组织的战斗口号。城市不再只是抗争政治的场所,而成为其主要筹码。重组城市状况被视为改变21世纪全球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结构和空间形式的手段。

上述趋势是多面的、不稳定的、甚至是对立的。城市空间对于全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与社会环境状况至关重要。纵观社会研究、政策干预和公共叙事,城市化建成环境和城市制度重构对于资本主义、政治乃至全球生态系统的未来均具有深远影响。但是,城市的特性到底是什么,依旧困惑着城市的社会理论分析家和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实践者。

二、城市定义的难题


1930年代末,芝加哥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刘易斯·沃斯提出城市的三大社会学属性:人口规模大、人口密度高和人口异质程度高。21世纪,城市似乎成为漂浮的能指:缺乏明确的定义参数、缺乏形态的一致性、缺乏制图的固定性。城市似乎可以用于指代无穷的的当代社会空间状况、过程、转变、轨迹和潜在可能。

城市无处不在,无所不是。如果城市的世界是指由交通通讯网络(包括航空路线、火车站和铁路、停车场和高速路和信息港和信息高速公路)连接起来的都市区域,那么有什么不是城市的?小镇、村庄和乡下也算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是的。如今城市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以城市通勤者、旅游者、通讯者、媒体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等形式出现。传统的城乡差别已经打破。

扩张的城市化过程产生了多样化的城市肌理,城市不再简单集中于少数节点或者局限于特定区域边界范围之内,城市交织于跨越整个世界的不平衡但是日益密切的网络之中。传统的城市定义无法涵盖城市新的形成过程,即便是最近的全球城市概念也不行。全球城市概念依然建立在城市单元的领土边界基础之上,尽管全球城市关注跨国的资本、劳动力和交通通讯网络。

因此吊诡的是,尽管当前城市具有前所未有的战略重要性,城市的定义却日益棘手。当代城市状况的普遍性使得定义几乎不可能。

当前城市理论领域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如果城市不再是某个特定的地方——某种独立、特殊、具有空间边界、包含特殊社会关系的居住类型——那么,城市理论作为一门学科,其存在价值何在?

三、批判城市化理论的九个命题


1.城市是一种理论建构。城市不是一个给定的场所、空间或物体,城市作为一种思想、表征、想象或者行动的划分,只能在理论抽象过程中产生。这一抽象过程决定了“我们如何界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具有何种属性”,为研究城市建成环境和社会空间重构各个方面提供结构性框架。因此,概念化的问题乃所有城市研究的核心,影响着城市研究者如何把元叙事、规范政治研究、经验数据分析和干预策略连接起来。

2.城市研究的场所与对象存在争议。自从20世纪早期城市社会学成为一门正式学科以来,城市的概念分类一直是社会科学激烈争辩和分歧的话题。城市研究的发展不仅累积了“在城市化空间内的”和“关于城市化空间的”具体研究,而且包括对城市理论特性(社会的和空间的)的种种论述。过去的百年间,城市研究领域许多重大进展就发生在对城市问题本质的理论切入上。
3.大部分城市研究并没有在理论层面上进行反思从而界定城市研究的场所与对象。二十世纪大多数的城市研究,都把城市和城市空间作为实证上一致的、清楚的研究场所。主流的实证研究并不能解释其历史地理状况的可能性,他们预设了城市研究的理论前提假设却未对其进行审视。只有明确研究的前提假设,并将其置于系统分析和进一步修改的条件下,城市研究的批判反思性才成为可能。

4.传统城市研究对城市与非城市空间进行二元划分。城市研究一直把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居住空间类型,与公认的非城市空间具有本质区别,例如郊区、小镇、农村乃至荒野。无论是芝加哥社会学派、主流土地经济学家、中心地理论家、城市人口学家、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还是全球城市理论学者,他们可能都不同意这种区分的基础,但在分析过程中,他们却直接或间接把城市特殊性与其他地方的社会空间状况进行对比。


图4 地理学家BrianJ.L.Berry用简单的实证指标(农业用地比例)来描绘城乡边界的互动


图5 Terry McGee用“城乡融合区”(desakota)的概念来描绘亚洲城市与非城市空间的不平衡边界

5.对居住地类型的关注(名义属性)必须由对社会空间过程的分析(本质属性)所取代。城市研究者着眼于城市作为一种居住地类型,诸如城市、城市-区域、都市、大都市带,与之相对的是郊区、农村乃至荒野地带,是时候放弃这种只对城市名义属性进行的研究。为了把握空间分异的生产和不断的转型,城市理论应该把城市本质属性的研究置于首位,亦即研究产生现代资本主义多样化的景观的过程。

6.需要一套新的社会空间分异术语。资本主义的地理仍处于剧烈的分化中:当代城市化过程尚未显示出超越不均衡空间发展和区域不平等的迹象。然而,为了理解全球城市重构模式,我们需要一套新的社会空间分异的术语。当代的空间差异不再表现为城市-农村差距,而是通过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爆炸式的发展模式表现出来。因此,已有的关于居住空间的本地方言和社会科学术语,仅仅是下一步研究工作的起点,需要在强调资本主义永恒变动的社会空间形成过程的框架下证明是否有效。

1999年,依托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立的ETH Studio Basel,致力于城市研究,研究成果之一瑞士的“城市肖像”正是对这种方法的开创性应用(见图6)。图中描述的不同区域并非封闭的领域或独特居住地类型,而是在工业、劳动力、政治制度和环境重组条件下互相对立而又互相联系的社会空间过程的体现。这一“城市肖像”既是过去城市重构的结果,又为未来城市发展可能路径提供了空间框架。


图6 ETH工作室绘制的瑞士城市景观中采用五分法(都市区、城市网络、安静区域、阿尔卑斯度假区域、阿尔卑斯休耕地区)来取代传统的城乡二元分类。

7.多样化社会空间景观下城市效应继续存在。对城市效应的批判性解构是批判性城市理论的核心,在全球城市化背景下,日常认知地图和创造性破坏的世界景观的鸿沟日益扩大,这一任务显得尤为紧迫。

8.城市化的概念需要系统革新。城市化的概念是研究全球城市过程的关键工具。但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首先改变影响至今的城市化的概念:以城市为中心,地方主义的方法论和以人口学为主导的传统。这种传统方法把城市化等同于特定居住地类型的增长(城市、城市区域或都市),镶嵌于广大非城市或农村景观之中的地域上分离、有边界的、自给自足的空间单元。这种方法使用单一人口标准,例如人口规模门槛、人口密度梯度,来划分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化被简化为在国家边界内,人口密集地区(即城市)的相对和绝对增长的过程。联合国采用这种标准,自1970年代以来开始发布世界城市发展水平报告,由于世界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于城市之中,因此宣称“城市时代”的到来。尽管这种理解的确能够反映全球居住地系统的人口变化维度,但无论在实证层面还是理论层面都是有局限的。从实证上说,不同国家对于城市居住地标准的定义千差万别;从理论上说,缺乏对城市特性的一致性、反思性和历史性的概念界定。与之对比,二十世纪城市理论几个边缘化或地下的传统为城市化理论的复兴提供了有用的概念要素和制图方向。战后只有少数城市理论家讨论城市化地理超越城市、都市和区域的可能性,在当今全球城市化条件下,它们将激起强有力的学术共鸣。


图7 目前关于城市时代的概念基于一个有问题的前提假设,即主要从增长的城市人口水平上来理解城市化。


图8 1970年代早期,Constantinos Doxiadis假想的世界城市化图景,认为全球由大规模的居住带网格联系在一起。

9.城市化包含两个辩证交织的过程——集中与扩张。城市理论一直从集中角度考察城市化——在一个广阔、低密度的领域内人口、基础设施和投资在少数特定区位的高度集中,尽管集中的尺度和形态随时间不断变化,但研究者始终按集中这一基本的社会空间趋势来定义城市化。很少有研究关注产生集聚的前提条件以及集聚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空间组织和生态环境状况转变的影响。这一转变体现在密集交织的劳动力、商品、文化形式、原材料和营养的流动中,既从集聚中心向周围辐射,同时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展开,反作用于中心。在这一扩展至世界范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集聚不断形成、扩张、收缩和变形,这一过程永远处于与其他地区的密集关系网络之中,包括传统上认为不是城市的地域,例如边远地区小规模或中等规模的城镇和村镇、农业-工业地区、跨大陆交通廊道、跨洋航线、大规模能源管道和通讯基础设施、地下资源开采、卫星轨道,乃至整个生物圈。城市化包括集中和扩展过程,两者辩证地交织在一起,彼此互为前提、同时相互作用。

这一命题表明必须把集聚的条件和发展轨迹与跨越整个世界的大规模领土重组、劳动力、商品、原材料、营养和能源流动和资源获取联系起来。许多一般认为与城市状况无关的社会环境的转变实际上与城市集聚的发展节奏密切相关,包括农业经济管道、石油、天然气、煤炭开采景观、跨洋基础设施网络、地下管道和卫星轨道等。因此,无论它们的行政区划、社会空间形态、人口密度和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位置如何,这些空间必须被视为扩展的世界范围内城市肌理的一部分。内爆(集中与集聚)和外爆(城市肌理的扩展,地方之间空间连接度的加强、领土和尺度)的辩证关系是二十一世纪任何关于城市化的批判性理论的分析框架、实证视角和政治前景。


图9 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的演化,城市化的集中程度显著增加——如伦敦长期空间演化所示。


图10 城市化的集中过程体现为大规模聚居地内与周边工人的流动


图11 城市聚落的发展取决于日益增加的密度和世界范围的交通基础设施,这实际体现了扩张型城市化。


图12 城市化的扩张领域受到不断提高的区域间流动性影响,正如图中不断蔓延的“高可达性”的亮黄色区域

(图中最亮的部分表示到达大城市中心时间少于1天的地方,暗色部分表明越来越长的旅行时间)


图13 广阔的海洋也是扩张型城市化的战略领域——通过海底缆线基础设施、运输航线与海底资源开发系统实现。


图14 扩张型城市化还被推向了地球的大气层——地球表明上空密集的轨道卫星网络与太空垃圾

文章来源:微信号:ECGB China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批判城市理论家眼中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