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打造湾区亲海亲水旅游项目概念性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北京 城市 国土空间 推荐 城镇开发边界 乡村 生态空间 规划 公共服务设施 工业 武汉 国家 海南 生态环境保护 天津 空间 用地 生态保护 土地利用 一带一路 京津冀 方案 村落 建筑 服务 开发边界 新区 交通 文章 城市群 国土 农业 修复 融合 设计 评估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 雄安新区 湾区 发展战略 全域 协同 会议 国际 道路 中心城区 目标 产业 基础设施 协同发展 活力 智慧 创意 创新 平台 主题 雄安 保护 模式 管理 绿道 健康 美丽 现代化 展示 开发 建设用地 三条控制线 布局 高质量发展 研究 治理 综合体 公共服务 以人为本 基本农田 旅游发展 博物馆 特色 系统 政策 专题 环境保护 共享 永久基本农田 运营 文化遗产 艺术 乡村旅游 酒店 民宿 区域 边界

天津市打造湾区亲海亲水旅游项目概念性规划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深度融入京津冀大生态格局体系,重现亲海亲水生态场景,重构亲海亲水空间格局,重塑亲海亲水旅游产业形象,打造国际一流湾区亲海亲水旅游项目,现制定如下概念性规划方案。

一、背景意义

(一)对标世界湾区发展路径,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双中心的战略举措。以东京、纽约、伦敦等世界级大湾区为标杆,重点聚焦高端服务业,促进文旅等产业的高附加值服务环节集聚,显著增强天津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国际服务枢纽和文化交流门户功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

(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落实重大国家战略的有效抓手。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以潮白新河、海河、独流减河等三大水系为切入点,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突出蓝色海湾、河海联动功能,发挥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作用,显著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能力。

(三)破解天津现实瓶颈制约,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生态倒逼产业结构优化,以消费升级倒逼产品和服务供给结构升级,重点围绕“一基地三区”城市定位、现代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的融合、生活性服务业“五化”发展,依托河、海、湿地“3+X(旅游元素)”等资源,加快构建“旅游+”全产业链,全面推进服务业提质升级。

(四)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心工程。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初心”,大尺度实施338公里蓝色海湾修复、875平方公里湿地自然保护、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等重大生态工程,做好规划“留白、留璞、留蓝”,落地建设一批城水共融、人水相亲的标杆文旅项目,打造一批彰显城市文化底蕴和生态品质的旅游精品线路,显著提升天津城市“青和力”。

二、主要问题

(一)工业名城标签对城市旅游品牌形成长期遮蔽效应。天津因河而生、向海而兴。中国北方最大港口城市和工业名城已成为天津的城市标签。虽有“滨海之名”、但无“亲海之实”,近水不亲水,亲水认知错位导致亲海亲水旅游休闲品牌不自信,长期束缚天津旅游城市的高质量创新发展。

(二)市场传播力度不足和精准度不高限制名城旅游打造。拥有山、河、湖、库、海、湿地等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及近代史迹、名人故居、风貌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元的人文资源,但缺少核心旅游产品,既无法满足本地居民的休闲旅游需求,也未能在京冀晋蒙豫等市场获得广泛认知,亲海亲水印象和水城形象亟待破题。

(三)龙头项目缺失遏制旅游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具备亲水临海的资源条件和地域特征,但围绕海洋、河流、湿地等水系资源尚未形成具有城市识别能力的龙头项目,旅游产业要素聚合能力和融合能力差,亲海亲水旅游城市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不强。

(四)体制不顺和保障不足限制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和集约化发展。受历史原因和各种客观因素影响,现有旅游园区管理在土地利用和权限归属等方面尚存在一定模糊空间,产业集聚程度低、单兵作战特征明显,保障旅游产业和旅游企业做大做强的宏观环境尚待改善。

三、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指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围绕“一基地三区”、五个现代化天津和美丽天津建设总体目标,突出天津河、海、湿地等生态资源禀赋和运河文化、民国风情、工业文明等人文特质,把亲海亲水旅游产业作为推进绿色生态价值转化的重要路径,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高蓝绿空间规模,厚植生态底色,通过既有旅游项目品质提升、新型旅游场景塑造、精品线路打造和服务环境优化,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国际一流的亲海亲水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树立大生态保护理念,打通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关键路径,下好生态大棋,做好河海文章,构建“山水林田湖海”生命共同体,回归田园都市风光,实现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双重需求,以促进人民精致生活为根本目标,统筹旅游项目布局、旅游产品开发、精品线路设计与公共服务配套,着力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体验感和获得感。

坚持市场导向。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机制和企业运作,发挥好政府在规划引领、项目统筹等方面的作用,引入和培育国内外大型企业作为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和运营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

坚持统筹发展。全市一盘棋,坚持全市域统筹、全部门联动和全产业融合,高起点、高标准做好顶层设计,将“一张蓝图”绘到底,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通盘考虑项目的基础条件和可行性,分期分批滚动开发。

(三)总体目标。修复自然、生态、文化、遗产之美,打造湾区亲海亲水旅游项目,彰显天津“津沽泽国、北国江南”古韵新风。坚持塑造国际一流旅游品牌、彰显国际一流旅游文化、完善国际一流旅游功能、创新国际一流旅游服务、创造国际一流旅游效益,创造性地解决天津亲海亲水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树立亲海亲水旅游城市新标杆,为世界级城市群亲海亲水旅游品牌建设贡献天津智慧和天津方案。

(四)阶段目标。(1)起步阶段(2019-2022年):精品突破,格局搭建。重点海域综合整治基本完成,水系环境修复、国土空间绿化取得显著成效,2-3条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精品旅游线路推向市场并取得多重效益,湾区亲海亲水旅游空间和项目体系初具雏形。到2022年,天津市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5亿人次,实现年旅游综合收入6000亿元人民币。(2)完善阶段(2023-2025年):重点夯实,全域展开。域内河、海、湖、库、湿地等水资源得到全面有效治理,一批重点项目和若干条精品线路打响国际市场,湾区亲海亲水生态空间格局和全域旅游目的地体系基本形成。到2025年,天津市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5亿人次,实现年旅游综合收入10000亿元人民币。(3)示范阶段(2026-2030年):全面引领,创新超越。大绿野趣、蓝绿交织、水润天津的亲海亲水生态空间格局全面建成,天蓝、地绿、水清的淀泊风光得以重现,国际一流的亲海亲水旅游品牌、文化、功能、服务和效益目标全面实现。到2030年,天津市年接待海内外游客7亿人次,实现年旅游综合收入15000亿元人民币。

四、空间布局

(一)空间结构。塑造“一湾三廊”的亲海亲水旅游空间格局。其中:“一湾”为横贯338公里海岸线的世界海洋文明度假湾;“三廊”为北部潮白新河乡村休闲廊、中部海河文化休闲廊和南部独流减河生态休闲廊。

(二)空间战略。一湾突破,南北隆起,中间协同,河海联动。

“一湾突破”:依托大神堂渔村、中心渔港、航母主题公园、中新生态城滨海旅游产业园、东疆湾生活区、原滨海浴场等核心资源,打造渔家生活、文化体验、运动休闲、康养度假四大功能板块,构建“全季、全时、全业”旅游产品体系,支撑世界海洋文明度假湾率先突破。

“南北隆起”:依托北部的潮白新河水域空间及两岸的潮白河湿地公园、特色文化村落等核心资源,构建通达北京副中心的乡村旅游廊道,打造集田园观光、自驾休闲、乡野度假等风情于一体并彰显天津新农村建设成就的精品项目线路。依托南部的独流减河和大清河水域空间及北大港湿地公园、团泊湖湿地、光合谷温泉城等核心资源,构建直通雄安新区的生态旅游廊道,打造集研学科普、生态休闲、温泉养生等于一体并彰显天津生态文明建设新成就的精品项目线路。

“中间协同”:依托海河水路空间及两岸丰富的工业遗存、历史风貌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上连中心城区,中衔绿色屏障,下接滨海新区,直通渤海湾,发挥上通下联优势,深入挖掘并彰显民国风情、运河文化、津派文化、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等城市特质,打造集文化体验、生态休闲、遗迹缅怀、水上观光、会展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级风华水岸。

“河海联动”:实施河海、湖库、湿地等生态工程,构建“共保共治、共建共享”大生态保护格局,通过重大旅游项目布局、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和交通设施联通,推进水系与文脉交融,实现“一湾”与“三廊”的生动有机衔接。

五、精品项目线路

重点围绕“一湾三廊”空间格局,落地布局一批彰显天津“3+X”特色、具有国际品质的标杆旅游项目,打造沿渤海湾的世界海洋文明度假、北部潮白新河乡村休闲、中部海河文化休闲、南部独流减河生态休闲等四条高品位精品项目线路,形成南北呼应、东西贯通的国际一流亲海亲水生态休闲旅游项目线路体系。

(一)世界海洋文明度假精品项目线路:滨海风景长卷。重点围绕“海洋+X”主题,建设“三中心四岸线一小镇”。依托中新生态城滨海旅游产业园的妈祖文化园、国家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等资源,丰富军事娱乐、会议会展业态,植入酒店度假、文化体验、研学科普等功能,打造“世界海洋文明体验中心”。依托东疆湾沙滩景区、邮轮母港等资源,丰富赛事运动业态,植入免税购物、美食休闲、海上观光等功能,打造“国家海洋休闲运动中心”。依托海滨浴场等资源,植入温泉度假、养老养生、医疗保健、冰雪运动等功能,打造“国际娱养温泉度假中心”。依托大神堂渔村、牡蛎礁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大大神堂渔村的改造提升,引入民宿客栈、海上垂钓、渔家美食等业态,打造“海式生活”国际休闲小镇。依托东堤公园、东疆公园、保税区临港湾、海滨浴场南侧等四段岸线,为市民免费提供长度为21公里的公共亲海亲水休闲岸线。

近期突破项目:亚特兰蒂斯酒店综合体、中国免税购物港城综合体、临港水晶湖(二)乡村休闲精品项目线路:潮白河风景长卷。重点围绕“河、湖、湿地+X”主题,建设“一条自驾道、两大休闲度假区、五个文化小镇”。依托潮白河河堤,实施水系治理、道路拓宽、景观美化等提升工程,植入房车营地、休憩驿站、摄影写生、观景平台、特色民宿等业态,打造十里一景、水景相融的京东第一自驾风景道。依托东丽湖、小七里海、东丰台等资源,植入亲子休闲、养生度假、水上运动、湿地观光、健康养老等功能,打造东丽湖度假乐园、东丰台国际健康城。依托耶律各庄村、李宦庄、盆罐庄、木窝头等重点村落和长芦汉沽盐场,植入观光博览、非遗体验、民宿客栈、文化演艺、亲子研学等业态,打造辽金文化重镇、渔业休闲水镇、陶艺民俗美镇、农耕体验集镇和盐田摄影小镇。

近期突破项目:京东第一自驾风景道、东丽湖度假乐园、木窝头农耕体验集镇(三)生态休闲精品项目线路:独流减河风景长卷。重点围绕“河、湖库、湿地、温泉+X”主题,建设“一小镇、两园区、三基地”。依托小卞庄古村落,植入拍卖展示、艺术家工作室、艺术民宿、电商售卖等业态,打造常青藤国际艺术小镇。依托万亩稻田、特色果蔬等资源,植入农耕体验、瓜果采摘、有机美食、亲子互动等业态,打造稻香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台头农业公园。围绕北大港湿地、团泊湖水库外围可建设用地,植入研学科普、户外拓展、写生摄影、湿地探秘等业态,打造观鸟研学基地、青少年户外拓展基地。

近期突破项目:北大港观鸟研学基地、团泊湖青少年户外拓展基地、常青藤国际艺术小镇(四)文化休闲精品项目线路:海河风景长卷。重点围绕“河、海+X”主题,建设“一带三坐标”。依托文化遗产、工业遗迹等资源,串联国家会展中心、国家海洋工业创意园、葛沽民俗文化小镇、海河万国艺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丰富海河观光、夜间演艺等业态,植入亲民惠民、文创体验、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等业态,修复中部绿色生态屏障功能,保持原汁原味生态原貌,打造彰显津派文化的海河双城休闲带。依托富民公园、二道闸、彩带公园,建设展现天津新风貌的国庆彩车、海河锦鲤跃龙门、共筑海洋梦等三大新地标。

近期突破项目:“滨海新貌”国庆彩车、海河锦鲤跃龙门、共筑海洋梦三大地标,国家海洋工业创意园六、运营模式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机制、企业运作,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坚持面上推进与点上突破相结合,分期、分批、分类对项目进行滚动开发。由我市以旅游业作为主营业务的国企作为载体,与各区(功能区管委会)共同出资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旅游开发经营实体公司,再根据项目性质、开发时序积极寻求与国内外大型旅游开发集团的投资合作,通过控股、入股或经营权转让等多种形式,拓宽融资渠道、拓展资本来源,推进项目落地。

七、综合配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统筹做好综合配套设施服务与各种旅游发展元素的布局。重点加大旅游交通的组织与优化,规划建设滨海云轨、跨海大桥(东疆港区至滨海旅游区)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沿精品线路、水系廊道和滨海岸线,建设高品质风景绿道、骑行道和步道,开通一批旅游专线巴士,加密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完善配套游船码头、低空飞行停靠点,优化公共停车场、旅游标识、厕所、观景平台、房车营地、旅游咨询点、游客集散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在独流减河口、永定新河口等区域规划预留渔业码头,保留更多自然岸线,显著提升游客体验。

八、保障措施

(一)营销保障。加大对旅游宣传营销的投入力度,实施精准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宣传营销策略,聘请高水平知名专业机构制作专题旅游宣传片、旅游LOGO、旅游微电影等宣传材料,强化在主流电视台、报纸、门户网站、旅游专业网站的投放力度,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APP等新型媒介进行营销创新,全面打响天津旅游品牌,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营销新格局。鼓励市场资本参与城市旅游品牌营销与宣传,构建多元化的市场营销体系。

(二)组织保障。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建设湾区亲海亲水旅游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对整体工作进行统筹推进,研究相关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三)体制保障。对标海南、武汉等地区,对旅游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推行旅游警察、旅游市场监管局(所)、旅游巡回法庭等新模式,切实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有效保障游客权益,做到让游客“放心游、放心购、放心吃、放心住、放心行”。

(四)技术保障。加强对天津市打造湾区亲海亲水旅游项目的研究力度,对支持政策、主要做法、绩效评估、影响因素等开展专题研究。建立与国际知名科研院校、专业机构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组建专家技术团队,为湾区亲海亲水旅游项目提供持续、稳定的智力支撑。



您现在看到的是 Upnews (规划头条)博客文章,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天津市打造湾区亲海亲水旅游项目概念性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