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创富背后的生态底色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城市更新 城市 广东 推荐 生态空间 规划 社区 生态保护 空间 深圳 广东省 工业 建筑 交通 国家 服务 生态保护红线 公交 方案 存量 发展战略 协同 生态 新技术 产业 实施方案 街道 如何 全域 智慧 活力 创新 平台 模式 总规 创意 绿色发展 小区 环境保护 治理 系统 保护 开放 2019年 城中村 管理 活动 共享 特色 开发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中国环境报的文章,摘录如下:

刘晶 李菁

南海潮头又东风。“深圳第一炮”炸响了深圳南山,40年移天换地,如今的繁华盛景创造了“南山奇迹”,“一廊、一城、一大道”三大示范工程更是带领南山迈向新时代,勇立潮头。

在南山的“逐富”之路上,一股“绿色”韧劲始终相伴而行,使之在2019年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后,又在今年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公告中榜上有名,成为广东省唯一同时获得两项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级殊荣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遍地开花。

“绿色经济”释放“绿色福利”

《深圳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南山区GDP突破6000亿大关,总量连续三年跨越千亿级台阶,位居深圳各区之首,稳居广东省区(县)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南山区建区30年,GDP增长78倍。在如此惊人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是如何保持“生态值”稳步提升?

要做到“两山”高位转化,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是关键。据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南山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山实施“科技创新 + 总部经济”双轮驱动经济发展战略。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作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当前,南山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蛇口工业区化身“南海意库”、医疗器械产业园,南油工业区改造为动漫基地,华侨城工业区转型创意文化园。截至目前,全区拥有上市企业17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0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0%左右。辖区万元 GDP 能耗和万元 GDP 水耗持续降低,走在全国前列。

“看得见高楼,也望得见山水。”这是工作在南山区粤海街道的吴先生给出的评价。据了解,南山区在守住经济命脉的同时着力营造绿色生态环境,构建绿色生活空间,为市民谋取“绿色福利”。

在寸土寸金的南山区,拥有公园数量154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6.0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53%。建成内伶仃岛-福田国家自然保护区、全市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华侨城湿地公园,将25.5平方公里土地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对生态空间实现了应保尽保。

全区轨道及公交站点实现500米全覆盖,公共交通100%纯电动化。建立九大垃圾分类分流体系,积极推动“无废城市”创建。目前,已建成全国首个垃圾分类智慧督导平台――“E嘟在线”,实现“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566个住宅小区完成达标小区创建。2019年,垃圾分类减量率达32.13%,居全市前列。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三大战役守护生态底线

一条13.7公里的大沙河由东往西串起了整个南山区。这条曾经“臭名远扬”的河流,如今已重新焕发活力,成为了南山区实至名归的“母亲河”。2019年10月1日贯通开放的大沙河生态长廊更是在城市中央构筑了人、水、城和谐共荣的生态文明图景。

河流就是一个城市的命脉。南山区深知这个道理,自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来,南山区就实施全流域系统治水模式,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完成993个小区、49个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实现全域河流脱黑脱臭,大沙河、后海河成全市治水标杆。

为做好治水提质工作,南山区还推进辖区重点河流支流清污全分离。以大沙河为例,开展老虎岩河、龙井河等支流治理,生态区清洁基流和雨水直接入河,日均释放清洁基流2-3万立方米,河流水质得到有效提升。

同时,强力拆除西丽水库水源保护区288宗历史遗留建筑、37宗违建别墅,铁桶式保护饮用水源,水库水质提升至Ⅱ类。启动大沙河5座调蓄池建设,总规模23.4万立方米,截流标准8-15毫米/小时,系统解决雨季特别是初小雨面源污染问题。

水质提升了,大气治理也没落下。自打响蓝天保卫战以来,南山区PM2.5连续七年下降,去年平均浓度降至24.5微克/立方米,优于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

“一直以来,南山区都按照‘控增量、减存量’的思路,实施大气污染全来源治理。近三年累计淘汰关停辖区低端企业69家。”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南山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当前,已在南山热电厂实施全市首个“热电联产”项目,每年减少1.1万吨重油使用。完成妈湾电厂烟气脱硝改造,SO2、NO2等污染物排放水平全球最低。辖区工业锅炉100%完成清洁能源改造。

在土壤治理方面,以“1+N”为模式,全面打好净土防御战。(即出台一个专项计划,协同开展多项工作。)目前,在全市率先建立危险废物全链条管控机制和医疗废物智慧监管平台。完成67个地块的城市更新备案工作,3平方公里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实现净土移交,全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一项项治理成绩犹如一个个果实,在这个金秋季节迎来了丰收。

多方参与共建“生态网络”

在深圳大沙河与深圳湾交汇处有一个特别显眼的“U”字小站,它就是创立于2017年的“沙河・尚”护河治水U站,是深圳首个“治水护水U站”。

据了解,南山区建立“知行合一”的公众行动体系,扩大公众参与,组织社区党委、养护单位、居民代表成立护河义工监督队,共同参与护河治水。截至目前,“沙河・尚”护河治水U站共计上万人次参与志愿者服务,服务市民超过10万人次。

“每月参与护河治水服务人次从初期不超过200人次到如今上千次,深圳市民爱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高了。”深圳市南山区生态环保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龚小森说。

为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南山区还开设“书记信箱”,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党代表联络站等,通过网络、电话、移动互联等传播载体,向市民开设多种反馈渠道。同时,在政府网站开设专门环保信息公开专栏,将环境质量、环评审批和污染源监控等信息全部公开,实现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率100%。

“要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效果,仅靠公众的力量还不够。因此我们在政府主导和企业服务方面都加大了力度。”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南山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政府主导方面,出台《深圳市南山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2025)》,编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压实各项任务。辖区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成立污染防治攻坚、“两山”创建等系列专项工作组,形成部门、街道、社区高效联动的创建机制。

推出“环评备案制”改革、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河长护河机制、开发“河务通”APP、完善常态化执法机制……南山区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基础。

在企业服务方面,实施企业自愿和强制清洁生产制度,推行企业“环保主任”制度,一边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一边压实企业内部环保管理职能。近3年共实施清洁生产52家,有效削减污染排放。

此外,成立由鹏瑞集团、华润置地等知名企业组成的“守护后海河”政企共治联盟,组织开展政企联合巡河等特色活动,增强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回看南山创造的系列奇迹,一幅幅“绿水青山绕城、金山银山筑城”的生态画卷尽显眼前,让人激情澎湃、豪情满怀。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深圳南山的“逐绿之旅”永不止步,“南山样本”将再谱新篇。


文章来自:中国环境报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深圳南山:创富背后的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