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辉:面向未来的创新空间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空间规划 北京 上海 城市 住区 推荐 规划编制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智慧城市 大数据 工业 规划 国家 年会 空间 用地 特色小镇 案例 调查 深圳 美国 服务 交通 文章 融合 评估 行业 生态 城市规划 国际 如何 目标 产业 探索 基础设施 新技术 数据 活力 创意 智慧 创新 理论 平台 主题 自由 模式 报告 健康 美丽 开发 出行 宜居 居住 地铁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公众号 布局 研究 教育 公共服务 实验室 特色 系统 政策 互联网 汽车 共享 中国城市规划 开放 运营 活动 艺术 北京大学 行为 物联网 区域 办公
本文转发自微信公众号:南粤规划——2018年11月26日,应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邀请,我院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承办主题为“创新空间与空间创新”学术对话。北京量城科技有限公司CEO、清华大学博士后袁晓辉作题为“面向未来的创新空间”的主旨报告。*文章已经由作者本人审阅,供交流学习使用。

原文链接:袁晓辉:面向未来的创新空间

袁晓辉:面向未来的创新空间


北京量城科技有限公司CEO、清华大学博士后袁晓辉

一、创新和创新空间:从技术到市场


袁晓辉介绍,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2018年11月出台了一份针对关键新兴和基础技术和相关产品的出口管制框架,涉及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微处理器、机器人、物流技术、数据分析、脑-机接口、先进材料、监控技术等。这一方面限制了我国的技术引进,另一方面也算是为我们的创新指明了方向。这些领域是我国未来加强研发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

几个世界大国都早已设立优先发展的技术清单,但很有意思的是,每个国家选择的出发点和侧重点各不相同:日本选择技术领域的出发点是国家未来可能面临的危机,反映了日本国民的忧患意识,如灾难应对、生命健康、下一代基础设施;美国选择技术领域的未来感更强,确定优先发展太空探索、脑计划、精准医疗、先进汽车等领域;而中国则是稳抓稳打,更多关注于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智能绿色制造、绿色智慧城市、生态高效利用等领域。从方向领域的选择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同的国家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和选择有很大差异。

再来看独角兽企业,所谓独角兽企业是指估值10亿美金以上的初创企业。我们之前曾对比了中美两国的独角兽发展,发现虽然从数量上,中国的独角兽已经仅次于美国,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但从中美独角兽选择的行业领域来看,却有很大不同。我国的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商业模式创新领域,如电子商务、金融技术、互联网软件、地产、媒体社交等方向,而美国则有更多独角兽关注技术创新,出现不少大数据、医疗健康、网络安全、硬件方向的企业,甚至是像SpaceX这样的火箭技术公司。

SpaceX是一家由创始人探索太空的梦想来点燃的企业。从火箭技术到火星计划,这家公司整合了大量火箭发射、能源动力相关的技术,转化成可以民用和商用的火箭发射服务,形成了创新。创始人Elon Musk始终认为“人类应该是多行星生存的物种”,因此他成为推进这一领域创新的关键性人物。他把曾经服务于NASA的很多关键技术都转化为民用领域,包括可以支付的火箭体系,可以运载探索的卫星通讯系统等,甚至在这个领域带动了创新集群的出现。SpaceX的发展,可以说最核心的是企业家精神。

袁晓辉认为,许多国家都在推进创新,有很多独角兽企业冒出来,但为什么技术领域有如此大差别?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家更多关注市场创新,而技术创新不足?除了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差异以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家精神。大家都说中国科研的成果存在转化难的问题,也正是因为企业家精神的欠缺。因此,从技术到市场,隔着企业家精神。

二、创新空间的尺度:从微观到宏观


袁晓辉认为,创新空间是指能支撑和激发创新主体开展创新活动,能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生和扩散的空间体系。在创新空间中,产生创新行为或创新成果的概率或者潜力更高。

袁晓辉表示,以往的创新空间研究,忽略了创新空间的尺度问题,导致大家很难说清楚究竟是什么层面的创新空间,也缺乏从不同尺度对创新空间的引导。因此引入尺度的视角,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创新空间的话语体系,在理论探讨、规划编制和政策制定时能更有针对性。

而我们思考创新空间,不管是微观、中观还是宏观,都可以遵循从主体到行为再到空间的逻辑:到底有哪些人利用创新空间,创新空间当中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这个空间如何支撑他们产生这样的行为。

1. 微观尺度的创新空间


从微观尺度来看,创新主体可分为“创新源”和“企业家”两类。创新源包括高校、企业研发机构和科研机构等,他们往往围绕创新产品生命周期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中试生产、批量生产、市场推广,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比如组建团队、科学研究、技术实验、产品中试、市场调查、企业合作等;而企业家包括创新人才和创业者等,他们会围绕着企业成长生命周期,经历初创、加速、成熟、衰落或转型等各个阶段,每个阶段也会有组建团队、对接客户、人员招聘、产品生产等行为。因此,所有微观层面的创新空间都应该围绕这两类主体的需求和行为模式来构建。

(1)基于创新源创新行为的创新空间组织


基于创新源创新行为的创新空间组织,可以分为科学-技术-成果转化(Science-Technology-Innovation)、实践-使用-活动(Doing-Using-Interaction)和社会创新(Social Innovation)三种模式。

三种模式对应不同的知识类型和知识创新源,创新空间形成的特征各有不同。STI创新模式将形成围绕知识创新源的创新空间;DUI创新模式将形成围绕市场用户需求的创新空间;而社会创新模式将形成围绕社会问题集中区域的创新空间。

以大疆为例,创始人汪涛从香港科技大学毕业后到深圳选择了一个居民区,把他的实验室科研成果孵化出来。目前大疆的无人机已经占全球70%的市场份额。它是典型的科学研究、技术成果,再转化到产品的创新路径。

再以小米为例,从MIUI的发烧友论坛起步到形成小米生态链,不断接触用户,倾听用户的反馈,了解用户的需求,比如用户青睐高性价比的产品,企业就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供应链,提升技术水平,推动产品革新。

(2)基于企业家创业行为的创新空间组织


从创业过程来看,创业者对创新空间的选择会更多考虑各类资源获取的便利程度与办公空间租金之比的最大值。而创新空间的优化,在于激发创业动机,对接创业资源,降低创业成本,形成创业生态。

从企业家的视角来看,对创新空间的需求包括低成本(办公成本、居住成本),便利性(交通便利性、城市生活便利性),资源邻近性(是否靠近知识源、人才和客户),知识溢出(是否持续获得知识注入),社会环境(企业家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举个例子,华清嘉园被誉为“民间硅谷”,它是靠近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一个居住区,这里诞生了校内网、暴风影音、饭否、美团、酷讯、抓虾、美丽说、酷我、Face++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就是因为这个区域周边有很多资源,包括人才、技术、服务、地铁交通的便利性等。而且它的成本比写字楼低,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一个高性价比的创新空间。当然,随着近些年租金上涨,这里的创业企业数量也减少了不少,这是另外的问题了。

(3)微观尺度的创新空间类型


袁晓辉表示,微观尺度创新空间类型,包括实验室、孵化器、加速器、办公场所、生产场所、非正式交流场所等。规划师在进行空间规划时,可以参考典型案例,为使用者提供便利。

比如,创客空间是由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社群共同运营的工作坊,他们多关注计算机、机械、技术、科学、数字艺术或电子艺术等领域,他们能够在其中见面、社会化互动和合作。创客空间强调动手探索、培训分享、加工制造。

联合办公空间提供共同工作的空间,也是共同工作者的社群平台。与常规办公空间的差异在于,这些共同工作者多来自不同公司或组织,大部分是SOHO族、旅行出差者或者小型工作团队。联合办公空间强调日常办公、公共服务、分享交流。

企业孵化器是一种为初创型小企业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和一系列支持性综合服务,使其成长为成熟企业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企业孵化器包括多种类型,如投资促进型、培训辅导型、媒体延伸型、专业服务型、创客孵化型。企业孵化器强调企业运行、投融资、创业辅导。

创业咖啡馆以咖啡馆的业态为基础,围绕创业主题集聚资源和对接资源,为创业者提供办公空间和创业服务。创业者以一杯咖啡的成本,得到一天的免费开放式办公环境,及其他创业服务。创业咖啡馆强调咖啡餐饮、公共分享、资源对接。

2. 中观尺度的创新空间


袁晓辉表示,在中观层面,创新空间组织主要是围绕产业集群的创新行为和创业生态网络的互动需要来进行。

(1)支撑产业集群创新行为的创新空间组织


在产业集群这个层面,创新空间的组织可分为基于科学的分析型集群、基于工程的综合型集群、基于艺术的象征型集群。按照知识和创新类型的不同,针对这几类产业集群的创新空间选址存在较大差异:分析型产业集群选址(如生物医药产业)可位于城市相对独立的区域;综合型产业集群选址(如智能制造业)应更加靠近客户和供应商;象征型产业集群选址(如798创意园区)多在个性化,能激发审美感受的地区。

举例来说,基于科学的分析型创新空间,典型案例是日本筑波科学城。筑波科学城从1963年建设开始,就严格按照产(尖端技术产业)、学(大学和研究机构等研究设施)、住(宜居舒适的城镇)的规划理念进行建设,形成了商业和服务设施布局合理、居住条件宜人的城镇,在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日本31%的科研机构、40%的科研人员和50%的国家研究经费,是日本最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但是筑波科学城研究成果无法转换为产品、企业的衍生数量少、吸引的高技术企业少、产业规模小。2008年筑波的产值仅占到日本GDP的0.2%。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筑波的产业化不成功,但在科学研究方面却非常突出,从2000年到现在,这里平均每年都有诺贝尔奖产生。在这些诺贝尔奖的基础上,远期的未来筑波是否会诞生出颠覆式的创新,我们不得而知。因此对创新空间的评价,我们也应该关注创新空间的发展目标和时间维度的预期。

基于工程的综合型创新空间,典型案例是纽约硅巷。硅巷的崛起起源于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和23街交汇处的熨斗大厦,属于创新城区的范畴。进入这些城区的企业不是需要大空间的制造业,如生物医药等,而是类似互联网等不需要太大空间的企业。纽约硅巷在短短十年时间里发展起来,应该说跟纽约良好的城市设施和文化基础密切相关。规划采取的策略包括(1)调整用地。对6000多个地块进行了规划调整,将制造产业用地调整为居住、商业或混合用地,从而适应新的产业需求和经济发展。同时,进行保障房建设。(2)“数字纽约”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数字纽约”计划和区域光纤网络的搭建,为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吸引互联网企业的入驻。政府还通过多个官网网站为在硅巷创业的团队提供资源平台,共享区域内的基础设施资源,分享创新服务资源。(3)减免税收。为企业提供优惠税收政策,如房产税减征5年计划、免除商业房租税、曼哈顿优惠能源计划。

(2)基于创业生态网络行为的创新空间组织


从创业生态网络行为的组织来看,大学、大企业、政府为创业者提供了差异化的创业孵化服务,共同作用形成区域创业生态系统。因此创新空间应从加强创业者互动和交流的角度来构建,去促进不同孵化器中的创业者产生更多分享和合作。

(3)中观尺度的创新空间类型


从中观尺度来看,创新空间的类型可分为科技新城、科技园区、大学园区、科创园区、特色小镇、科技楼宇。这六类空间在规模尺度、用地类型、人群构成、地理区位等方面都拥有各自的特点。

袁晓辉总结,研究上述中观尺度的不同类型的创新空间,需要思考几个问题:一是选址上是向城市内行走还是向城市外围行走;二是创新空间的收益上是注重近期效果还是远期收益;三是创新空间的文化上是以创业文化还是学术文化为主导。这些都会影响创新空间发展的定位。

3. 宏观尺度的创新空间


袁晓辉表示,在宏观尺度上思考创新空间,要以城市或区域为尺度,思考战略层面的选择,而不需要再去关注空间的成本问题,因为城市当中肯定有低成本和高成本。我们更需要的是关注外围环境,如制度环境、空间环境、全球和地方的连接;关注大国之间的科技实力较量、贸易战对抗,以及非洲国家崛起等外部因素。

宏观尺度的创新空间营造,也是一般城市政府可以重点考虑的策略有四个方向:政策推进,品牌建立,文化培育和环境营造。

在品牌建立方面,东伦敦的技术城是一个范例。伦敦作为一座在世界城市网络中领先的国际大都市,依然注重自己线上品牌的塑造,在东伦敦的发展中,专门形成官方网站呈现它所有的创业企业、创新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便利。

在环境营造方面,要更加注重城市第三空间的塑造。第三空间是人与人、人与城市真正产生互动的场所。我们曾借助大数据,从交流开发指数、生活品质指数、娱乐活力指数、文艺气质指数、教育氛围指数等方面对北京、上海和深圳几个区域的第三空间进行了评价。数据表明北京朝阳区的第三空间品质最高,深圳南山区、北京海淀区分居第二、第三位。

在宏观尺度上,还要从群体视角对创新空间进行反思:一是在文化上,有没有共同认可的价值主张;二是在生态体系上,大公司与小公司的关系如何;三是在对外联结程度上,外部知识资源如何与本地对接。

最后,袁晓辉总结,从微观到宏观,尺度不同,创新空间的策略也应有很大不同,策略作用的范围也有很大不同。

三、未来城市的可能:从过去到未来


袁晓辉表示,畅想未来城市的可能,需要从关键技术、主流文化、组织关系、城市形态这4个维度,分析前工业城市、工业城市、信息城市到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目前来看,未来的关键技术可能包括AI革命、人工智能、无人驾驶;主流文化包括人本思维、生态观、文化观、创意化消费;组织关系包括网络为核心、即时生产。

我们要思考,这些新技术、新变化是否对应一种新的城市形态?是否空间的距离会逐渐消弥?新的城市结构需要适应新时期的技术变革和文化演化。

关于未来城市形态的发展,袁晓辉提出了十大假设:

一是线下实体城市智慧化;

二是线上虚拟城市逐渐成型;

三是线下实体空间与线上虚拟空间融合发展;

四是实体城市形态取决于城市已有基础和人们面对面活动的需要;

五是线下实体城市核心为体验、交流、服务;

六是线上实体城市核心为娱乐、购物、文化;

七是精神文化层次的互动交往增多;

八是无人驾驶交通广泛应用,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降低;

九是线上活动时间超越线下;

十是线上城市的重要性增强。


对于未来,袁晓辉认为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平台的崛起和自由职业者的增多。淘宝网店、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搭建出现,为个体进行了强大的赋能。未来还可能出现软件服务平台和硬件制造平台,有个人或团体对接这些平台,接触到消费者,因此也会有更多的联合办公出现。

二是两级分化的社会结构。有可能出现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占据两边、中等收入者呈线列的M型社会结构。互联网给很多人赋能,让人们追求自我实现,但也有另外一部分人会被机器人取代自己的职业。我们要思考,这些人未来会是创新空间的主体吗?如何挖掘他们的创造性?城市如何为他们提供服务?

三是开源、创业、共享、创意决定未来。我们要重新思考创新空间的价值和内涵,包括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包括创作空间和生产空间,包括休闲空间和服务空间,也包括邻近空间和远方空间,我们需要去思考AI、互联网、3D打印、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新技术对空间有什么影响,也需要重新评估未来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联结关系。而支撑所有这些思考与判断的,是我们的价值观,是我们希望看到一个怎样的城市,希望过一种怎样的生活。

袁晓辉总结,从过来到未来,重要的是,我们已经看到足够多的可能性,并为这些可能性做好了准备。而在此之中,尤为关键的是,我们想要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未来?

欢迎探讨,演讲人联系方式:xiaohuiyuan100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袁晓辉:面向未来的创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