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一:掌上城市设计——城市++设计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城市设计 地图 城市更新 中国 城市 推荐 杭州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规划 工业 城乡规划 空间 年会 案例 用地 深圳 建筑 方案 地下 卫星图 设计 城市规划 融合 城市肌理 住房 会议 园林 如何 街区 道路 基础设施 探索 街道 理论 主题 公共空间 报告 展示 步行 健康 竞赛 布局 数字化 博物馆 欧洲 互联网 专题 中国城市规划 共享 通勤
11月24日-26日,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杭州召开。本文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文一在专题会议十“品质营造·共建共享”上进行的特邀主题报告,题目是“掌上城市设计”。朱文一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他的四个城市++作品,并提出手机时代掌上城市设计的新原则。

原文作者:朱文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Part 1 城市++


在城市++的理念下,广场、街道、公共建筑以及纪念建筑等等城市空间,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城市空间,体现出多种层次的复合与虚拟空间的结合。

案例一 HELSINKI STEPS 赫尔辛基古根海姆博物馆设计


不仅仅是广场,还是“广场+(园林+建筑)+ 虚拟空间”。

2015年芬兰赫尔辛基的古根汉姆博物馆竞赛方案,选址在城市中心区的海港码头。港湾空间与街区空间的走势形成45度方向。方案把整个赫尔辛基老城与场地融成一体考虑,将博物馆设计为广场+,架空于海上,仅占现状用地2200平米,为城市增加十倍的广场面积。博物馆突破以往古根汉姆博物馆的形态定式,是广场,又是桥梁和新的观景台,符合欧洲老城城市更新、增加公共空间的需求,并且在手机的卫星地图屏幕上看到这样的方案有很强的识别性,这就是广场+。

案例二 WATER-LINE 水线纽约可支付住房提案


不仅仅是街道,还是“街道+基础设施+游泳池建筑+虚拟空间”。

有可能游泳上下班吗?答案是肯定的。2017年在纽约设计了一个叫水线的方案,畅想未来通过游泳来解决通勤拥堵问题。

水线选在工业大道的上面,连接曼哈顿CBD的办公区和北边的高档住宅公寓。工业大道路面较宽,机动车道中间有绿化带。设计利用中间的绿化带增加了一个城市游泳池带。白领们每周都要花时间游泳、健身,水道能够使游泳与上下班结合。工业大道的水线一共4公里长,将采用非常成熟的水族馆技术,增强游泳者与城市街道的对看关系,泳池下面还有胶囊住宅、更衣室等。这种街道基础设施的再塑造,把公共设施变得更加公共化,这就是街道+。

案例三 PLAN O 加哥奥巴马图书馆竞赛方案


不仅仅是公共建筑,还是“公共建筑+桥梁意象+图书馆+虚拟空间”。

奥巴马图书馆的竞赛方案位于芝加哥的一个三岔河的地段,方案构想了一个连接三岔河的圆环,同时可以是公共人行天桥、展廊和图书馆。方案突破了在三岔河一侧的地段范围限制,把所有展示功能以外的功能都设置在地下的覆土建筑,圆环以纯粹的公共展廊形式出现。这个是图书馆建筑既是公共建筑,也融合了桥梁的意向,连接了城市原来被河道隔开的部分,并在虚拟空间里能很清晰的识别,这就是公共建筑+。

案例四 HALO——光环 悉尼伍重纪念场馆设计竞赛


不仅是纪念空间,还是“纪念空间+滨水景观+游泳池建筑+虚拟空间”。

2018年为纪念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丹麦建筑大师约翰·伍重诞生100周年,设计竞赛方案做了一圈淡水游泳池以及两侧步行道供人游览行走。游泳池的水相对平静,从航行的船上可以看到悉尼歌剧院的倒影。纪念建筑不一定是纪念碑,是有实际功能的公共空间,同样庄重肃穆。游泳池突出了悉尼歌剧院的地标性,又尊重原来地标的主导地位,并融合健康城市生活方式的功能。从卫星图上可以清晰看到这个景象,这就是纪念空间+。

Part 2 虚拟空间——数字时代建筑学


虚拟空间时代已经来临。建筑学的数字化技术、数字化设计都发展得相对成熟,而数字化生存才刚刚开始。手机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对设计方式的改变呢?

2.1 万能视角优先


虚拟的数字时代对建筑第一个影响是万能视角优先。在Google公司2005年推出谷歌地球后,我们可以用手机轻而易举看到上帝视角,开启了全新的顶视角优先的建筑城市体验,颠覆曾经在街道上以人的视角体验建筑与城市的方式。万能视角优先对于建筑和城市设计意味着什么?是第五立面形象的重要性,建筑的总平面图变成了效果图。

2.2 扁平化设计


智能手机上的图像特点是小。掌上城市设计强调其建筑屋顶设计,应考虑智能手机小屏幕卫星地图上的建筑体验。

我提出城市地标扁平化设计五原则:


原则一:突出二维效果

原则二:追求极简风格

原则三:注重字体排版

原则四:创造象征意蕴

原则五:巧用图底关系

原则一:突出二维效果(2-Dimensional)


指城市地标建筑屋顶设计采用二维图案的形式,拒绝体现阴影、透视、渐变等维效果、景深的设计。在手机地图中,城市所有建筑都被“扁平化”为屋顶。二维平面这样的简单形式,反而能够凸显城市地标的标志性。例如,2015年我在印度昌迪加尔城设计的知识博物馆,就是二维码的平面形式。

原则二:追求极简风格( Minimalism )


指城市地标建筑屋顶设计采用方、圆、三角形等简单几何元素,追求单一、纯净、简洁的构型,拒绝使用复合形式。复杂的建筑形体使城市形象变得模糊,在智能手机方寸之间的卫星地图上则变得更加难以辨识,在这样的情形中那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往往脱颖而出。例如,下图中日本东京的一个博物馆设计,实际上采用全地下建筑,是广场+的挖掘。采用极简设计,入口在广场的中间,展现日本园林中枯山水的意向。

原则三:注重字体排版(Typographic)


指城市地标建筑屋顶设计采用文字排版等作为建筑形式要素。恰当的字体选择及其精美的排版可以使城市地标在智能手机卫星地图上变得容易识别,在虚拟空间中,万能视角下的建筑屋顶不仅成为优先的建筑体验,而且可以作为建筑正立面、主入口形象。这个Plan O的奥巴马图书馆方案,就把奥巴马和图书馆等等的名字都放在了建筑的第五立面表皮上,能够从卫星地图上看到这个建筑的名字。

原则四:创造象征意蕴(Symbol)


指城市地标建筑屋顶设计为象征某种精神或议题物质载体。成功的城市地标通常都具有其丰富的象征意蕴。而在伟大的城市中,也必然会产生体现伟大象征意蕴的城市地标。然而大部分既有城市中,具有象征意蕴的城市地标都是以凡人视角为先导设计的。那么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卫星地图上,也就是在万能视角下如何创造具有象征意蕴的城市地标呢?这是一项全新的课题。这是一个立面改造方案,在屋顶上做了一个水族馆,象征地球变暖,用来呼吁人们重视地球变暖的方案。

原则五:巧用图底关系(Figure-ground)


指城市地标建筑屋顶设计通过巧妙的构想和布局,重塑和提升场地及其周边的“图底关系”,进而凸显城市地标。在欧洲传统城市中,城市街区的图底关系非常清晰,即使在智能手机卫星地图中的城市中,也能体验到欧洲传统城市呈现的、美妙的“图底关系”。但在大多数现代城市中,混乱的“图底关系”导致城市空间无序、城市地标消失,成为“失落的空间”。这是在深圳CBD设计的方案,探索了整体的小街坊空间形态的同时,又是新的形态,跟周边城市肌理的图底关系形成鲜明对比,空间秩序完全不同,通过图底关系来突出城市未来CBD的景象。

Part 3 总结


万能视角建筑学之掌上城市设计,不仅是屋顶优先,第五立面优先,而是从万能视角到鸟瞰视角到凡人视角的全方位建筑与城市体验及其设计。不仅要考虑实际建造,而且还要顾及虚拟空间特别是智能手机小屏幕上建筑体验;不仅要考虑实际的周边环境而且还要其在虚拟空间中的关系。

吴良镛先生提出中国人居科学理论,强调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位一体意识,横跨理、工、文、艺学科门类,打破设计壁垒、融通设计领域。希望今后的城市设计方案都能够实现跨界融合,在不同学科和专业上进行多层次的交互。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朱文一:掌上城市设计——城市++设计